該標準的目的是定義Linux文件系統的標準路徑,使得開發者和用戶可以在合理的位置找到需要的東西。
Linux的文件布局的大體想法是將文件和目錄分為如下3組:
對運行Linux的某一特定系統唯一的文件和目錄,例如啟動腳本和配置文件。
可以在運行Linux的不同系統之間共享的只讀文件和目錄,如可執行應用程序。
可以在運行Linux或其他操作系統的不同系統之間共享的可讀可寫的目錄,如用戶家目錄。
FHS定義的頂級結構包含一些必須存在的子目錄和一小部分可選的目錄。
/bin:包含可以被root用戶和普通標準用戶使用的二進制文件,它們都可以在單用戶模式下運行,即在其他一些目錄結構還未裝載的情況下也能單獨運行。例如,核心命令如cat和ls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當然也包括命令sh。
/boot:這個目錄下放置的是啟動Linux系統時所需要使用的文件。這些文件通常都比較小,文件長度不超過100MB。
/dev:這個目錄下放置的是映射到硬件的特殊設備文件。例如/dev/hda將映射到第一個IDE磁盤。
/home:非必需。用于放置用戶文件的目錄。正常情況下每個用戶都會在這個目錄下有一個于他們的登錄名相同的子目錄,而這個子目錄就是他們的默認登錄目錄。
/etc:這個目錄下放置的是配置文件。在/etc目錄下最有名的文件可能就是passwd文件,它包含系統中用戶的信息。其他有用的文件有fstab(列出分區裝載選項)、hosts(列出ip地址和主機名的映射關系)、httpd目錄(包含Apache服務器的配置文件)。
/lib:這個目錄下放置的是基本的共享函數庫和內核模塊,特別是哪些在系統啟動或系統位于單用戶模式下需要用到的文件。
/media:這個頂級目錄用于包含裝載可移動媒體的其他子目錄。其目的是消除不必要的頂級目錄,如/cdrom和/floppy。
/mnt:這個目錄只是用來方便用戶臨時裝載一些其他的文件系統。
/opt:軟件廠商在向系統中添加軟件時會用到這個目錄。這個目錄主要開放給第三方廠商使用。
/root:非必需。這個目錄下放置的是root用戶使用的文件。
/sbin:這個目錄下放置的是通常只能由系統管理員使用的命令,以及在系統啟動時或進入單用戶模式時需要使用的命令。命令fsck、halt和swapon等就在這個目錄中。
/srv:這個目錄放置站點特定的只讀配置文件,目前還未被普遍使用。
/tmp:這個目錄下放置的臨時文件。系統通常會(但不總是)在啟動時清理這個目錄。
/usr: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二級文件系統,在這個目錄下,通常將包含除在系統啟動時獲進入單用戶模式所需要的文件以外的所有系統類的命令和函數庫。它包含許多子目錄,如/bin、/lib、/X11R6、/local。
/var:這個目錄下放置的數據是會經常改變的,如用于打印的隊列文件、應用程序的日志文件和郵件隊列目錄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