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還是先來介紹下屏幕的構成。一般來說,屏幕是由四部分組成的:蓋板、非集成式傳感器、顯示屏、機身。其中,傳感器又是由感應器和傳送器兩個組件組成的,這兩個組件共同負責處理手指按壓屏幕時所產生的靜電。
而對于超靈敏觸控技術來說,從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屏幕的組件由四個減少到了三個,也就是說傳感器和顯示屏集成在了一起。
而從采用超靈敏觸控技術的屏幕集成式傳感器的拆解圖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原本都在顯示屏上方的感應器和傳送器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傳送器變成了顯示器的背部,而感應器變成了顯示器的正面。
這樣做的目的在于能夠提升信噪比,信噪比的提升就意味著屏幕觸摸靈敏度得到了提升。這同相機在低照度條件下拍攝的原理一樣,這種情況拍出的照片會出現很多噪點,這些噪點是由光學傳感器隨機產生的,而類似的事情也會發生在觸摸傳感器上。因此,提高信噪比有助于觸摸傳感器捕捉到更弱的觸摸信號,比如來自指甲甚至帶著手套操作時的觸摸信號。
其實,超靈敏屏幕所帶來的改變不僅僅局限在靈敏度的提升上,集成式傳感器的厚度要比常規電容屏薄1毫米,吸收的光也要比非集成式傳感器少得多,簡單來說,這就意味著提供相同光照時,手機所消耗電量要少得多。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