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之日,微博上就流傳著幾張運行Yun OS的魅族MX4,這除了使得魅族與阿里巴巴的關系顯得更加路人皆知之外,更另手機發燒友興奮的是MX4的Yun OS ROM指日可待;就在運行Yun OS 的魅族MX4公布半月之后,微博用戶@Ubuntu 團隊在微博上發布了運行Ubuntu系統的魅族MX的照片,這再一次豐富了魅族MX4的ROM數量,然而在魅族努力建造Flyme自有ROM的同時,這么多不同類型ROM真的還有吸引力嗎?豐富刷機資源還能夠成為打動用戶的賣點嗎?
今非昔比的刷機熱情
早在2010年左右,Android版本還停留在2.0時代,各家手機廠商的自有ROM十分簡陋,無論是功能還是審美都比較粗糙,但是得益于Android系統的開放性,不管是做ROM,還是刷ROM都十分容易,也是令用戶樂此不疲的事情。
在Android 4.0之前, Android一直都是扮演著iOS系統追趕者的角色,系統本身的缺漏,使得卡頓、功能缺乏、界面粗糙十分普遍。在這樣的現實基礎上,不少從事軟件工作的個人利開始修改、制作ROM,在那個以論壇為核心的時代,這些只是出于樂趣而無私奉獻的 ROM制作者被封為大神,一個ROM的誕生往往能帶來無數熱情粉絲。再此之后一個個 ROM制作者開始抱團形成團隊,在分工的基礎上合作完成一個ROM的制作,在國際上有 CM這樣的世界性團隊,在國內也有MIUI這樣的ROM團隊。當然這其中也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產業鏈,有的是為后續硬件鋪墊,下了一盤大棋;也有的是通過接受捐贈,但苦于國內捐贈氛圍薄弱,更多的ROM制作者是通過植入軟件盈利,甚至有的是在ROM中植入后門程序,以增加灰色收入。
當時的刷機對于普通用戶而言也是一件技術門檻比較高的活,加之并沒有今天這樣繁多的刷機工具,刷機更加顯得神秘,會刷機似乎也是技術宅們得意的本領,而無數小白用戶,也沖著刷機能改善運行速度,帶來更多功能,帶來更多美觀的界面而義無反顧的投入刷機大軍之中,整個市場的刷機熱情極為高漲。
明日黃花的刷機市場
正如前文所說,刷機的興起除了一部分發燒友的折騰精神之外,對于大部分用戶而言是現實所迫,糟糕的原廠ROM,極差的用戶體驗,使得不刷機不行,但是在進入Android 4.0時代之后,一方面是Google本身強化了Android系統的建設,在流暢度和功能性上有了不小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各家廠商都開始意識到軟件實力的重要性,紛紛法發力自家ROM建設。
現如今的Android系統已經成為Google的核心業務之一,Google對其投入可謂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以最新的Android L為例,在延續前代流暢穩定的基礎上,已經開始突出規范設計語言Material Design,讓Android系統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多色卡片設計,使得系統的層次明顯加強,Android用戶再也不必羨慕iOS整齊劃一的用戶界面了。在功能上,引入更加先進的ART模式,結合此前「黃油計劃」使得Android系統卡頓狀況日益好轉,在現如今的主流Android機之中,卡頓已經基本消失。一丑二難用的局面一去不復返,大部分用戶已經沒有了刷機的必要,更何況刷機本身也十分麻煩,資料的備份、導入,ROM的選擇,機器解鎖等等,都令一般用戶不再熱衷于刷機。
運行Android 5.0的Nexus 5
作為Android系統中堅力量的手機廠商也日益重視軟件建設,加強了自有ROM的建設。在國外品牌中,HTC的Sense、三星的Touchwiz 都十分成熟;在國內,以小米的MIUI為排頭軍,華為的Emotion UI,目前也升級至3.0版本,在完善功能性建設的基礎上,將界面設計放在了重要的位置;OPPO的Color OS,雖然還有著模仿痕跡,但是好歹提供用戶一個流暢、穩定的操作環境,像這樣的還有聯想的Vibe UI、vivo的Funtouch OS,錘子的Smartisan OS,魅族的Flyme OS。這些ROM都是基于Android系統進行深度定制,憑借廠商的力量,無論是在功能上,還是審美上都有著遠強于私人團隊的進步,而且基本上都建成了從主題到應用商店的完整生態圈,用戶粘性已經形成,用戶刷機熱情與需要驟減。
搭載Color OS的OPPO N1
開放與封閉的交叉點在哪里
和其他市場行為的滯后性一樣,商業刷機市場的火爆是近兩年才開始出現,相比較用戶的刷機需求已經慢了一拍,加之廠商也逐漸收緊對ROM的控制權,通過底層BL鎖等形式限制第三方ROM的刷入,那么繁多的ROM市場和工具該如何生存?顯而易見與廠商形成合作關系更為靠譜。
作為世界范圍內最牛的Android系統定制團隊CM,近日傳入被Google收購的傳聞,這并非CM第一次與正規軍產生交集,數年前CM團隊的創始人就被三星招入麾下,后因理念差距,又再次回到民間團隊;而就在近年,CM還和OPPO、一加達成了合作,為其推出定制版ROM,或是用于增加噱頭賣點,或是用于打開海外市場,總之CM走越來越正規化的道路已成定局。
使用CM的一加手機
在國內也有著這樣的例子,原本專注千元機ROM的樂蛙團隊因為獲得與諾基亞合作的機會,為其少有的Android機器定制了ROM,使得其名聲大噪,但苦于諾基亞被微軟收購,停止了Android生產線,樂蛙與諾基亞的合作也告一段落,不過這并不影響樂蛙的商業化進程,反倒是為其今后的成長增加了籌碼。
樂蛙OS 6
系統作為手機的靈魂,統領著手機硬件,這樣的產業制高點必然成為各廠商的爭奪之地,作為市場補充力量的第三方團隊更應該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究竟是扮演廠商的競爭對手還是合作伙伴,究竟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這些都是值得去思考的問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