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9 月 2 日,在鳥巢西北角那個被稱為「折扇」的國家體育館副館內,國產手機廠商魅族完成了從一個小眾品牌走向大眾的蛻變。在 1799 元的價格中,魅族為 MX4 塞進了雙 4G、聯發科旗艦級八核心 SOC、領先業界的 2070W 像素攝像頭和航空鎂鋁合金材質,并且將國產手機原本 1999 元的基線,勇敢地拉低到了 1799 這個檔位。
1799 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業內引爆,MX4 在 24 小時內預訂量超過了百萬,短短 3 天預訂量破 300W,不到兩周這個數字竟然翻了幾番。要知道,魅族的銷售模式并不是類似小米純粹的互聯網模式,1799 的價格既要保證線上渠道開支還要滿足線下 800 家專賣店的利潤需求,這個挑戰無疑是極大的。做為黃章出山引入投資后的第一款手機產品,魅族要盡可能的大量鋪貨走向大眾,1799 元的 MX4 背負著極其重要的使命。
這臺被寄予厚望的魅族 MX4 到達筆者手中已有半月,作為一位魅族老用戶,我在 MX4 身上同時感受到了熟悉與陌生,為什么會這樣?且聽我娓娓道來。
外觀篇
傳承與進步
從 MX 一代開始,魅族使用前黑后白的機身設計已經過了三個年頭,在這三年中,「熊貓機」的設計儼然成為了魅族的品牌符號,如同 iphone 用戶的小白耳機,對品牌傳遞與推廣的好處不言而喻。但是,好景不長,紅米手機等一系列國產千元機將前黑后白的機身設計普及開來,給了消費者一種「熊貓機=廉價」的印象。這對以 MX 系列作為旗艦品牌的魅族來說,無疑是不利的。所以,我們在 MX4 身上看到了徹底的改變。
機身的正面延續了 MX 系列手機一如既往的簡潔,一塊 5.36 英寸分辨率為 1920 x 1152 的夏普 IPS 屏幕占據了正面 80% 的面積,上下面板的收縮和極窄邊框技術的加成,使得 MX4 的屏占比非常之高。
魅族為 MX4 屏幕加入了一個名叫「屏幕點膠懸掛」的技術,在脆弱的屏幕玻璃與堅硬的金屬邊框之間加入一層緩沖膠墊,可以在手機跌落的時候起到緩沖作用,最大程度的保證屏幕玻璃的安全。其實這個技術很好理解,08 年北京奧運會的「金鑲玉」金牌,金屬與玉石之間的粘合也是使用了某種固態膠水來做緩沖。仔細觀察 MX4 的屏幕與邊框的銜接處,可以明顯看到一層膠水的隔斷,用指甲按壓可以感受到柔軟的觸感。膠水呈灰黑色,與屏幕的黑色有明顯差異,如果調色改為同屏幕一致的黑色,隱藏在黑色屏幕和灰色金屬邊框中,一體感會更好一些。
「富有靈性」的圓圈 home 鍵,在屏幕下方依稀閃爍,同 MX3 一樣,這顆圓圈 home 鍵,被賦予了返回(上滑)和回到主頁(點按)的功能,不僅如此,在最新的 Flyme 4 中加入的「語音助手」也為其賦予了新的用途即長按呼出語音助手(這個功能在設置中可以設置為長按熄屏)。
在消費者眼中,魅族的設計和做工在國產手機中始終是位居前列的,MX4 雖然在定價上相較上一代 MX3 低了足足 700 元,但做工用料卻絲毫沒有縮水,MX4 的中框部分采用了航空鎂鋁合金的材質,在煮機網之前的文章中也曾對這種材質做過簡單的科普,鎂鋁合金是指以鎂為基材,摻雜了金屬鋁。其優點在于輕,密度只有 1.8,且強度更高,更易吸收沖擊力,相較之前的不銹鋼,鎂鋁合金材質的中框更堅固,更輕,更易上色。正是因為這樣,MX4 相較以往有了更多顏色的版本可供選擇。今年是智能手機的金屬年,小米、華為甚至被稱為「萬年塑料」的三星也在最近發布的新品中采用了金屬元素,在這場以金屬為名的競爭中,魅族站在了前列。
從整機看來,MX4 金屬中框的覆蓋面積相比 MX3 大了很多,CNC 將邊框切削成一個弧面,與后蓋的弧度一線相連,而且由于表面更換為啞光處理,手感對比 MX3 有了很大的提升,且不會留下指紋。天線部分的隔斷分布在機身兩側、頂部和底部兩邊,揚聲器與送話器的孔洞也用了全新的排布。邊角處同樣采用了金屬倒角的工藝,突出了整體的金屬質感,顯得十分精致。
按鍵部分由之前的塑料換成了與邊框一樣的鎂鋁合金,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雖然 MX4 屏幕增大到 5.36 英寸,它的按鍵布局卻沒有改變,電源鍵已然停留在頂部,這樣的處理是否妥當,是值得討論的。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