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isan T1
生來驕傲的錘子手機,交上來的第一份答卷和羅永浩其人一樣充滿了爭議性。我們看到了它在外觀上的精細和那種強迫癥一樣追求完美的對稱,也看到了它的 OS 里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和處處隱藏著的小彩蛋,但也無法否認,正是某些過度的追求造成了妥協 。
多幾個老羅這樣的人,多幾款特立獨行的手機,哪怕是在所謂的標桿測試中表現不佳,但至少,咱們也不必整天對著同質化的產物數著配置打哈欠。這個市場不缺乏規矩的遵守者和追隨者,缺乏的是更多敢于打破規矩的人。老羅帶著他的錘子手機闖進這個圈子,一些改變正在悄然發生,即使未明方向。
小米 4
縱觀現有的國產 1999 元的同價位產品,小米手機 4 表現出了足夠的氣勢,依舊超值,依舊發燒,你即便是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待這款產品,你依然會被其均衡的表現感到驚訝,因為小米在硬件上經過這幾年積累,已經走向成熟,這也是為什么說小米手機 4 是成人禮之作。系統體驗上,MIUI 早已贏得了大眾市場的口碑,全新的 MIUI 6 已經在路上,它無疑將讓小米手機 4 更加優秀。只是,相比過去讓人尖叫的震撼,少了點喧鬧和話題,回歸到了理性的市場,小米手機 4 相信依然會成為國內市場賣得最好的智能手機之一,但從產品的驚艷度來看,我渴望能夠看到更多精彩。
一加手機
在做工、用料、配置、拍攝這些比較“硬”的指標上,一加手機的確可以算是業內的翹楚,而在國外,基于和 CM 的合作,一加給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非常好的,得到的反饋也是褒獎居多。可惜的是,并不出眾的外觀設計,以及表現一般的系統,硬是讓一加停在了某個節點上。“開放,大而全,其實也意味著拋棄了個性”,好產品并不是僅依靠堆砌硬件推起來的,仍舊需要良好的系統和軟件支撐,而軟實力競爭和格調養成均是當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重中之重,如果想要和“內外兼修”的“友商”們一決高下,一加或許應該盡早重視到這一點。
OPPO N1 Mini
可旋轉的攝像頭依然是這部機型的最大特色之一,早在諾基亞時代,這種扭轉式攝像頭已經并不陌生了,但是在全觸控時代,這種設計基本已經再也沒有出現過了。不過 OPPO 很巧妙的發現了這個功能完全可以依然采用,并且能滿足現在很多消費群的自拍需求,既然前置攝像頭對于空間的局限性太大,那就直接前置和后置通用即可,也能解決了前置攝像頭的雞肋畫質,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解決方案。
但如果你想要一臺拍照不錯,同時自拍也有些要求的手機,還要要求外觀精致并且使用體驗不錯的話,N1 mini 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嗯,再換一個思路,如果你準備送妹子一個自拍神器,你會發現 N1 mini 還是頗為親民的,算上還能打電話玩游戲的話, N1 mini 可以說是良心作了。當然了,N1 mini 有沒有神器的號召力就是另外一說了。女人的世界,男生好難懂的。值不值你說了算。
LG G3
說實話,有些功能細節真的是需要你去體驗才能感受到區別。舉個簡單的例子,LG 在虛擬鍵隱藏這個功能,是完全可以由用戶去單獨進行定義,比如,有些沿用 iphone 界面設計的應用,或者一些游戲,我們可以單獨設置它為隱藏虛擬鍵,如此一來,進入這些應用時虛擬鍵默認就是隱藏的。
至少對于我來講,5.5 英寸的高屏占比以及優秀的手感成為了這幾天玩著它最欲罷不能的吸引之處。另外,LG G3 還有一個非常具有優勢的地方,那就是屏幕。5.5 英寸的屏幕加上 2K 的分辨率,細膩得你不知道說什么好,并且 LG 在色彩方面的表現其實一直以來都在行業上享有名譽。
榮耀 6
華為自從有了海思處理器以來,旗下產品一直不顧外界的看法,堅持全線產品使用海思處理器。這也引來了不少發燒友的吐槽,同時也被媒體所不看好。
正如前面我所說的,海思處理器一直不被看好,而這一次,華為從發布會現場的諸多內容傳遞,都彷佛在傳遞著一個信息:我們就是要堅持自主研發,我們也可以做出頂級處理器。
關于海思麒麟 Kirin 920 的表現,是大家最在意的事情,過去海思處理器發熱量大的硬傷也沒有出現在 Kirin 920 上。這幾天的使用中,榮耀 6 有著不錯的續航能力,相信這顆處理器功不可沒。
vivo Xshot
很欣慰的是,包括 vivo Xshot 在內的許多新旗艦,我們看到了巨大的改變。傳感器的升級讓我們看到了更加優秀的成像品質,算法的先進也讓白平衡的表現讓人感到安心。
整部機器在硬件設計上依然延續 vivo 近年來的設計風格,并無太大變化。下一代的 Xshot 產品我更希望它能夠在手感、設計上有新的面貌。并且我覺得作為主打拍攝的智能手機,輕薄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Xshot 在這方面盡管非常不錯,但依然有提升的空間。
作為一個智能移動終端,僅僅做好某一個方面是不夠的,在致力于拍照體驗之外,vivo 也在其各方各面下了心思。比如說 HiFi,雖然并不是 Xshot 的側重點,但是作為 vivo 的旗艦產品,這一塊并沒有落下。vivo調音師在 TLV320 ADC 和MAX97220 耳放的輔助下,用一年半的專注和探究,全新研制出 CS4398。
Nubia Z7 Max
總得來說,nubia 相機本身還是提供了很多豐富的手動選項,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給予用戶拍攝極高的自由度和可玩性,但是我個人依然認為,手機拍照的本質和真諦在于“隨手拍出好照片”,拍銀河拍星星這些僅僅只是一時的“噱頭”,切莫喧賓奪主了。
OPPO Find7
總得來說,OPPO Find 7 輕裝版還是少了一份當初 Find 5 發布時的驚艷,造型設計不過不失,但給我個人帶來的驚喜則十分有限。另外,基于 Android 4.3 深度定制的 Color OS 1.2 系統感覺在 UI 風格上略顯陳舊,和 OPPO Find 機型的設計風格也有些格格不入,這一點仍舊希望 Color OS 能夠進一步凸現自身的特色。當然,新加入的諸多功能亮點算是對現有 Find 7 競爭力的強有力補充,尤其是剛才提及的快充技術,算是變相解決了當前智能手機使用體驗上的一大用戶痛點。
總的來說,Find7 標準版已經沒有什么可挑剔的了,出色的硬件配置與實用的特色功能,為用戶呈現了非常完整而優質的體驗。
此次 OPPO 給消費者帶來的新旗艦機型一如既往地具有創新性,在硬件不容小覷的情況下,能繼續兼顧系統上的優化和創新也值得我們去贊賞。在千元機型涌現的現今,OPPO 堅持走中高端的路線確實不容易,而想要在眾多機海當中脫穎而出,更快速的充電、質量更高的成像效果、不俗的機身做工、更優秀的使用體驗等等,都是 Find 7 的優勢。而小啤覺得 OPPO 的 UI 設計應該再加以提升,讓系統和硬件一樣能做得更加賞心悅目。也希望未來國產手機能繼續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創新功能,而不是單純依靠價格優勢來吸引用戶。
SONY Xperia Z2
索尼這幾年在智能手機領域的發展,沒有太多讓人感到驚艷的地方。Z1 和 Z2 推出間隔很短,不知道什么時候索尼才能認真去做一款更加完美的旗艦。XPERIA Z2 給我的感覺,始終還是差了那么一口氣,盡管它是最棒的 XPERIA 智能手機。
HTC ONE M8
HTC 和 One 驕傲的倔強,成就了這樣的一款機型,One 之于 HTC ,或許就像 N95 之于諾基亞,9000之于黑莓,Milestone 之于摩托羅拉,若干年后會和 HD2 一樣成為一個標志性的存在。One 雖然只出到第二代,但在安卓更新換代如同翻天覆地的當下,某些逆流而上的倔強讓人有些肅然起敬:比如堅持金屬材質,比如堅持精工細作,比如不得已而為之的“海帶條”設計,比如不用時下流行的 1300 萬像素而固守 400 萬像素的 UltraPixel 攝像頭……
雖然我前面說了不少 HTC M8 存在的問題,但是 HTC M8 的拍照表現整體還是不錯的。只是沒有想象中那般強大,也沒有看到太多犧牲像素之后所呈現出來的過人之處,所以我只能說,400 萬像素沒有失去什么,也沒有達到什么。在眾多廠商都在使用SONY 的 Exmor 或者 OV 的傳感器時,HTC 敢于獨辟蹊徑發展自己的硬件技術這是極為不易的,也正是有這樣一群人,在推動著技術的進步。
HTC ONE 時尚版
HTC One E8的配置,毋庸置疑是旗艦級的,以整體使用體驗來看,她表現均衡不偏不倚,堪稱是目前在工藝與性能的優質之選。與價位相當的自家“摸起來很爽”的 One mini 2 相比,性價比實在高出了不止一個段數。而與“真旗艦” M8 的唯一差距,也只在材質選擇這一處,這令她遠超一眾高端機型,成為一個中間空白地帶的特殊存在。
HTC One E8 時尚版更像是旗艦 One 系列的一個新的分支,不僅僅是硬件上符合旗艦的標準,也延續了 HTC 在手機工藝上的一貫高水準。雖說去掉了金屬材質、雙攝像頭等諸多旗艦機才能擁有的特性,但在我看來,HTC 正在通過一種更為純粹且簡單的方式,降低姿態,重新定位自己的品牌。
GALAXY S5
現在網絡上很多網友紛紛吐槽三星“萬年塑料”的機殼設計,確實塑料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廉價”,似乎大部分人往往忽略了機身大范圍采用塑料外殼的一些優勢。輕薄同樣算是塑料的一些先天優勢,在自己的判定里面,高集成度的優勢產品應該是越來越輕巧的,而不是造成使用瓶頸。
三星的營銷投入確實不少,但在自己眼中,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在體驗過多部三星旗艦機可以找到三星在用戶體驗才確實有下了足夠多的精力投入。
結語
無論是拍星星還是談情懷,如今手機在硬件上的差異日漸縮小,最終還是回到用戶體驗上,手機的功能細節要我們切身體驗才能感受到它與眾不同的一面。在本次精選的這些手機里面,你最想要的又是哪一部呢?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