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潛水好多年,學習了好多東西,一直默默地關注友人,卻從未發過一文,想想卻也沒有什么遺憾的,這里的老鳥太多了,該有的知識都有了,我只要學習就是了,用不著象個老婆婆一樣羅嗦。
今天發文也是想補充一點空白,針對大家在論壇上提出的問題作個解答而已,不過這篇文一寫,估計許多人要掏大把銀子出去了,這就是關于 E680I 的 4G 內存卡的支持問題。
小 I 的強大已不用多說了,我只能說我需要的除了 office 以外其它什么都不缺了。我的小 I 購于 2006 年 2 月,行貨,原版本用了幾個月后刷了企鵝版本(好象是 1.6 ),一直用得很好,直到上個月頻頻報“內存不足”,主要原因是時間用得太長,碎片過多,于是決定重新刷機,這次用了“玩物尚志”的最新包,重新刷機后成為了 E680G 的版本。
速度快了不少,再也沒有“內存不足”的問題了。另外,因小 I 的設計原因, SD 卡頻繁丟失數據的問題也參考友人的資料,插入了一塊裱膜(剪掉了一張裱好的照片,將裱膜插進去),從此 SD 卡再也沒有出過問題。因為原來是 1G 的卡,基本上裝滿了,所以出了問題后要將備份的數據恢復要很長時間,超麻煩,因此我也不愿意增加卡的容量,但現在不同了,數據再也不會出問題了,我考慮是不是換一張大一點的卡比較好。
以前考慮的是 2G 的卡,但以前聽人討論過 4G 卡的問題,而且有人貼過圖,但圖不清晰,許多人持懷疑態度,所以我去市場找了個朋友,是做 SD 卡生意的,讓他幫我找了幾張卡試試,很幸運的是,只用了 2 張卡就成功了。
圖左邊的卡是我以前用的 1G 卡,右邊的卡是新買的 4G 卡。
在朋友那里拿的第 1 張卡也是 Kingston 的,和我原來用的卡一樣,也是 50X 的,只是 1 變成了 4 ,拔插幾次都沒有反應,很失望啊。
第 2 張卡是,一插上去就提示找到新的卡,心里那個高興啊:),一激動當時忘記截圖了,直到將原來的卡上面的東西復制過來以后才想起來。
速度比較:
為了參考,測試了我的 U 盤,這是 USB2.0 的真實速度。
這里是對兩張卡速度的比較,很奇怪吧,一張是 50X ,一張是 150X ,速度居然差不多,我仔細想想,估計是讀卡器的問題,我的讀卡器只能達到這種速度吧?聽說頂級的讀卡器要 200 多元,不在我的考慮范圍。
我的卡上裝了 58 個軟件,在實際使用中,覺得 4G 的卡比原來 1G 的卡要慢一丁點,注意是一丁點,不是感覺敏銳的話可感覺不出來哦。但是隨著安裝的 mpkg 和 java 軟件的增多,速度的差異就會越來越明顯,當軟件數達到 200 以上(一開始我的 1G 卡就有這么多軟件)時, 4G 卡基本完蛋,速度和蝸牛有得一拼了。但是裝電影和 mp3 等不受影響,主要影響在 .system 目錄中程序的數量,否則要 4G 干嘛,不就是為了裝電影和聽歌嗎?想玩大量游戲的朋友也不要灰心,裝個 gpsp ( gba 模擬器)就是了,放個 1~2G 的 rom 進去慢慢玩吧。
另外還發現一個問題, 4G 卡比 1G 卡更容易發生“內存不足,須關閉運行中的程序”的提示,而且這還是在使用了“內存擴展”的情況下,原因還不太清楚,解決方法也很簡單,長按照相鍵,加載“語音識別”,
然后在任務管理器是關掉“語音識別”即可釋放內存。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