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朋友對SIM卡的相關問題不是很清楚,先前有同志做了說明,不過我覺得太過專業,我在這里做一下通俗的介紹:
由于 GSM 通信系統是由歐洲的主要電信運營者和制造廠家組成的標準化委員會設計出來的,因此它更貼近用戶和運營者的利益,在安全性、方便性等方面下了較大的功夫。
無線傳輸比固定傳輸更易被竊聽,如果不提供特別的保護措施,很容易被竊聽或被假冒一個注冊用戶。八十年代的模擬系統深受其害,令到用戶利益受損,因此 GSM 首先引入了 SIM 卡技術,從而使 GSM 在安全方面得到了極大改進。它通過鑒權來防止未授權的接入,這樣保護了網絡運營者和用戶不被假冒的利益;通過對傳輸加密可以防止在無線信道上被竊聽,從而保護了用戶的隱私;另外,它以一個臨時代號替代用戶標識,使第三方無法在無線信道上跟蹤 GSM 用戶,而且這些保密機制全由運營者進行控制,用戶不必加入更顯安全。
由于在 GSM通信中引入了SIM卡的技術,使無線電通信從不保密的禁區解放出來,只要客戶手持一卡,可以實現走遍世界的愿望。SIM卡有許多特點:
(1) 客戶與設備分離 (人機分開)。在GSM通信中,SIM卡與移動設備之間已設置一個開放式的公共接口,這樣,使用者與自己的設備之間沒有互相依存的關系。因在SIM卡中存儲有持卡者的客戶數據、保安數據、鑒權加密算法等,只要客戶手持此卡就可以借用、租用不同廠家的移動臺,得到卡內存儲的各種業務的服務,大大方便了客戶,大大增強了GSM通信的移動性,也大大地增強了各生產廠家的設備的共享性。
(2)通信安全可靠。因為在 SIM卡中有一個永久性的存儲器,既有存儲能力,又有進行計算的能力,所以它屬于智能卡。當客戶建立呼叫時,首先要客戶輸入個人身份號碼(PIN),此碼由4~8位數字組成,由移動臺的鍵盤鍵入。若輸入三次不正確的PIN碼后,PIN碼被鎖,通信終止,這是防范那些偽客戶盜用通信的方法之一。若有權客戶忘記了碼或一時疏忽,輸入三次錯誤,可利用SIM卡中存儲的0~9位數字的個人解鎖鑰(PUK)來解鎖PIN碼,使之恢復正常。但也要特別注意,若輸入十次錯誤的PUK,整個SIM卡就報廢了,只有重新購置一個SIM卡才能再進行通信。在呼叫建立過程 中 PIN碼正確時,網路開始對客戶身份進行鑒權,利用存儲在SIM卡中的A3、A8算法,移動臺與網路把計算結果進行比較,相同鑒權成功,這又是防范盜用通信的第二道防線。鑒權成功之后,為了對客戶信息保密,安全傳送至被叫,則又采用了一套加解密的方法,即采用了A5的算法,防止了非法客戶竊密。另外,在鑒權和加解密過程中的密鑰(KC)和鑒權鑰(K1)參數在空中接口上是不傳輸的,只有國際移動客戶識別碼(IMSI)傳輸一次,以后完全采用不斷變化的臨時移動客戶識別碼(TMSI)來代替,因此GSM通信比模擬移動通信安全可靠。
(3) 成本低。它比電話磁卡的成本低,并且質地結實耐用,易于推廣。
以上內容希望能給大家了解SIM卡,帶來方便!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