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512筆劃輸入全攻略
2024-06-08 15:03:33
供稿:網友
1、采用了字源公司的eZiText中文筆畫輸入法
普通的五鍵筆畫將字拆分為橫、豎、撇、挪、折,而512所用輸入法則將“折”更細分為:橫(或提)(1)、豎(或豎鉤)(2)、撇(3)、捺(或點)(4)、橫折(5)、豎彎鉤(6)、豎折(或豎提、撇折)(7)、橫折折(9)。
2、提供部首選項
OT512的字源筆畫輸入法在前幾筆輸入后會出現如同字典的“偏旁部首”選擇(部首下有下劃線),選擇后可在部首基礎上繼續輸入剩余筆畫,以避免連續輸入筆畫過多造成的侯選字偏多現象。例如要輸入“晴”字,可先輸入“2、5、1、1”選擇“日(帶下劃線)”偏旁選項,再輸入“1、1、2、1、2”即可完成。
3、具有了具備“萬能鍵”
用過五筆字型輸入法的人都知道有一個“Z鍵”萬能碼,512的筆畫輸入法也有一個萬能功能的“8”鍵。當你在輸入字時無法確認某一筆畫時,可以鍵入數字“8”(這時在屏幕上將顯示“?”),然后再鍵入后面的筆畫,系統會自動查尋出適合的字。如,“雨字頭”,可以依次輸入“1、8、5”以替代確定的“1、4、5”輸入。
4、超強詞組聯想
512的筆畫輸入聯想是短句式的聯想,如:只需打一個“我”字,就可以依次選擇到“我在等您、我們竭誠為您服務、我愛你、我請你吃飯、我的手機號碼…”等非常實用的組合。
5、常用字、部首輸入順序及易混淆的筆畫按鍵
(1)寶蓋頭(4、4、5):難點就在于第二筆,不是大家平常所認為的“撇”或“豎”,而是“點(或挪)”。
(2)雨字頭(1、4、5):難點同上。注:單獨的“雨”字的第二筆則是豎。
(3)豎心旁(4、4、2):注意并不是“4、2、4”,這一點與許多人的書寫習慣不一樣;也可以輸入“4”后,直接將OK鍵向右選擇豎心旁。
(4)橫提(2):這個筆畫歸于“橫”,而非“撇”;例如以(7、4、3、4),絞絲旁(7、7、1)。
(5)豎鉤(2):豎鉤為豎(2),而非豎彎鉤(6)。如:了(5、2)。
(6)北(2、1、1、3、7):最先寫豎,然后是兩橫。與之區別的是“狀的左偏旁”則應該先寫點、橫,再寫豎(4、1、2)。
(7)需要正確的書寫順序:如,可(1、2、5、1、2):寫完橫后要先寫“口”,最后才是封口的“豎”,“先豎后口”是許多人的錯誤書寫次序;另外如哥(1、2、5、1、2、1、2、5、1)。再如,心(4、7、4、4):整個書寫過程是從左向右的。
(8)女(7、3、1):先寫撇折、撇,最后橫畫,按鍵(7)看作撇折。
(9)直(1、2、1、5、1、1、1、1):注意第二筆畫是豎(2)而不是撇(3),不同于夏(1、3、2、5…..)和而(1、3、2、5、2、2)。
(10)馬(5、7、1):關鍵在于第二筆是用豎提(7)鍵,此時按鍵(7)看作以豎起筆的連續折劃。
(11)與“9”號鍵相關:言字旁(讠)字旁的第二筆、風字的第二筆、飛字的第一筆……都是它。
(12)多利用偏旁功能:在選字屏幕中,帶下劃線的都是漢字的偏旁部首,選中它并OK鍵向上推一次,就可以在此偏旁的基礎上繼續輸入或選擇了,可節約時間并減少侯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