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的五種使用技巧
當然生活與工作很難區分開,因為它們成了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釘釘這樣一款應用在員工生活當中也能充當小助手,不信?我來給你介紹釘釘的五大另類用法吧!
另類用法一:表白神器
阿里釘釘中有一個密聊功能,這個功能只能“看在眼里、爛在心里”,很適合向暗念多年的女神或者男神表白,表白之后也不必擔心被拒絕而尷尬,當然最重要的是,她/他不知道你是誰。如果他/她懂得你的心意,那么就可以大膽在一起了。
以下是一個情境對話,“我”向認識多年的女同學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她表示可以試試。整個聊天過程隱蔽性很強,看完消息30秒后會自動刪除,不留痕跡,避免了拒絕后的尷尬,當然被密聊者事先會知道你是誰。
“我”的表白
這個功能的核心是保護隱私,在此模式下,信息不能被復制,用戶無需擔心被錄音,姓名、頭像都會被打馬賽克。聊天內容在已讀后30秒內消失,不留痕跡(未讀信息不消失)。
另類用法二:通知神器
出去“約”最怕什么?當然是怕小伙伴放“飛機”啦!但有了釘釘的“使命必達”功能后,小伙伴再也不能以沒看到消息作為借口放你“飛機”了,因為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這個功能也可以沿用到老師的消息傳達,旅行團導游消息的傳達等等,就是一個通知神器。
消息“使命必達”
釘釘是團隊溝通協作工具,也可以是小伙伴“約”玩的交流道具。在使用中消息發送必達是基礎,而消息是否被成員讀取是基石。這么重要的“基石”功能是如何體現的呢?只要用戶在群聊里發出的每條消息,都會在左中間位置顯示“已讀”或者“幾人未讀”。點擊“未讀數”后,究竟誰看了消息,誰沒看,一目了然。
另類用法三:救助神器
常在外地走哪有不“濕鞋”?人生路那么長,總會遇到不順的時候,如果在外地出差遇到緊急事情,一時間無法與同伴進行正常聯系,那么怎么辦?
咱們將釘釘打卡功能養成一種習慣以后,出差去外地或者旅游在外地,到了時間點咱們都會習慣性的進行“打卡”,那么這個“打卡”就成了一種保障,相當于俗話說的“報平安”。對于個人或者家庭而言無形之中有了一層保障。
外地打卡功能
通過釘釘里面的外地打卡的功能,可以將你在外地最近一次打卡記錄準確記載下來,包括打卡時間以及精細地址,通過這個來判斷你的準確方位,了解真實情況。所以出了問題,別擔心!你的朋友只需要通過外地打卡功能便可聯系當地人員或者警方對你進行幫忙或救助。
釘釘的五種使用技巧
另類用法四:自愈神器
90后中有沒有這樣一群人跟我一樣,平時瑣事繁雜,就想給自己一片凈土。很多心里話就想對自己傾訴,很多東西只想給自己看,很多段子只想發給自己保留。別說手機“備忘錄”,那只是一個提醒自我意識的工具,現在只需要一個窗口,我就想跟自己聊聊。
自我調節的“港灣”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釘釘是款自愈神器,發給自己,只有自己可以看,并可隨時在任何地方登錄查看和編寫,無網絡也可進行,簡直就是自愈系的法寶。當然你也可以把最重要的事件、照片以及人物發給現在的自己,等到有空的那一天再往回看,會有新的感悟。
另類用法五:理財神器
如今的80后90后的夫妻日常生活,由于沒有良好的理財習慣,總會莫名其妙的花上很多錢,下款理財軟件又感覺不靠譜,拿個本子記賬又覺得很麻煩,如何才能輕松解決呢?
審批功能
其實管理家庭與管理公司是有相似性的。在釘釘上面,有報銷、外出、通用審批三項功能是可以運用在家庭中的。例如購買電視機,男方可以在后臺進行申請,然后女方同意便可以獲得資金進行購買,后臺也會記錄這筆“訂單”進行記錄,這種管賬審批方式簡直不要太甜蜜。
總結:
其實釘釘以上用法并不另類,很現實、很實用。那么釘釘會不會成為我們的一種習慣?當“有事,釘我”成為慣性口頭語時,當“沒有釘釘”,生活和工作不習慣時,釘釘已成我們的“摯友”,朋友圈和工作圈中間的那一個“跨度”就讓釘釘來帶領你我前行。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
圖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