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 9原裝Type-C數(shù)據(jù)線的拆解。
拿到手的是簡易包裝,從外媒的開箱來看,PD版本的Mate 9標配的數(shù)據(jù)線是黑色的,普通版Mate 9標配的數(shù)據(jù)線是白色的。
半透明塑膠圈包裹。
兩頭USB膠芯是紫色的,比較少見的顏色,不過OPPO的VOOC線、一加的DASH線都采用了另類的彩色膠芯,應該是為了方便用戶辨別吧。
線材色不是很柔軟,但是也不硬,線身相對較粗。
這條線USB Type-A to C型。
套管位置兩端都印了5A,特意注明這條線可以過5A大電流。
兩頭的手柄位置是磨砂面,便于插拔。A口這邊的線身套管上有“H”標記,據(jù)說是代工廠的符號。
從USB頭部看到里面幾根鍍金粗壯的接觸點。
C口這頭接觸點,也是鍍金的。
線全長約1米。
線徑約3.63mm。
沒有5A大電流的輸出電源,找了jdb雙口QC3.0充電器,最大3.5A,超出電源保護。
anker這款雙口QC3.0,目前還在眾籌中,最大輸出可以3.9A。
先用華為自家的短線充Anker,type-c輸入,這款電源沒有線補,移動電源又是吃電壓的,之前測試充電,內(nèi)阻大一點的線直接是1.2A左右充電,這根短線可以2.72A,電壓5.0520V 幾乎滿速充電。
換mate長線,一樣的2.72A,電壓 5.0658V,比短線降壓還小。
方便的連接type-c接口的U盤。
直接拆線,線材橫截面,發(fā)現(xiàn)兩根粗壯的二紅線,幾乎占了整根線的一半,應該是為了保證大電流通過
兩端剪斷。
先拆type-c頭。
手柄位置的膠剪開,里面是鋼套,這種結(jié)構(gòu)類似蘋果lightning的線材做法,在其他線材中較少見到。
另外一面,鉚接的鋼套,看起來很結(jié)實。
結(jié)構(gòu)焊點的工藝非常高,不愧是大廠出品。
鋼套焊接在c插得頭部兩層結(jié)構(gòu)。
拆掉鋼套,里面是灌的硬膠,多一種加強結(jié)構(gòu),也是保護里面的PCB。
鋼套都拆掉,整個乳白色的硬膠填滿的。
頭部鐳雕有字230。
包有一圈銅箔。
破開套管,里面是屏蔽層銅箔在尾部繞了一圈。
鋼套沒啥磁吸。
清理掉硬膠,看到四根焊線,紅色線的焊盤很大,幾乎占了接近一半,GND也是很粗。
從另外一面看到紅線是兩根焊接在一起的。
PCB上面R1 R2兩個電阻
另外一面PCB細節(jié),表面一層膠水。
c插頭部的鋼套拆掉,里面是一塊紫色的膠芯。
另外一面。
最頭部還有不銹鋼的彈片,起到插拔段落感,卡扣的作用。
側(cè)面看到紫色板是一個套,側(cè)面還有金屬。
去掉以后是多跟彈針。
頭部接觸的地方是鍍金的。
很厚實的針。
type-c全部拆解部件。
接下來拆USB-A公頭。
塑膠跟c頭那結(jié)構(gòu)一樣的。
另外一面。
整個膠去掉,是標準的USB插。
側(cè)面卡扣。
下面這塊鐵去掉,里面是灌膠,也是硬膠。
把鐵皮部分取掉,紫色的里面四根很厚實的接觸片,兩邊其實是兩個組成的,比一般的USB接觸面大了很多,幾乎是雙倍。
另外一面。
接觸片細節(jié),鍍金 粗壯。
金黃色的接觸片。
這邊也是兩根紅線焊接在一起的。
灌膠全部清理掉。
另外一面看到尾部也是有銅箔包住,防拉線等。
接觸片拉出來,很厚很寬。
USB全部拆解部件。
兩端頭部的拆解部件。
線材剝開, 里面是網(wǎng)狀屏蔽層在纏繞防拉線。
鋁箔紙屏蔽層。
四根防拉線,綠色白色信號線, 一股GND裸線,兩根紅色線。
剝開頭部。
全部是多跟小股鍍錫銅線組成的。
每股里面還有防拉線。
線材組成。
全部拆解部件
拆解下來可以看到華為Mate 9這款5A Type-C線的做工和用料不錯,特別較為寬和厚實的接觸點,保障大電流通過;Type-C頭部的結(jié)構(gòu)類似Lightning線材頭部,非常結(jié)實,留下深刻印象。簡單的充電測試其壓降比那些短線還要低。在普通的4線結(jié)構(gòu)上做了強化,成本較低,終端消費者自行購買替換花費應該也不會很貴。暫時不確定充電器端及手機之間是如何通訊來辨別是否為原裝數(shù)據(jù)線的,買了Mate 9的小伙伴還是強烈建議使用原裝數(shù)據(jù)線來充電。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