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Note 2共有三個版本,分別為標配版、高配版和全球版。三者均搭載了未限制頻率的高通驍龍821處理器和全網通功能。主要區別在于內存方面,標配版配備4GB RAM+64GB ROM,高配版和全球版配備6GB RAM+128GB ROM。全球版的全網通支持6模37頻,能兼容全球各地運營商的信號網絡。
在顏色上,小米 Note2 提供了亮黑色和冰川銀,其中冰川銀是全新配色。小編拿到的是標配版。
一、雙曲面設計
小米Note 2在發布之前就為“雙曲面”預熱,在發布會上也重點介紹了“雙曲面”。不過“雙曲面”并非“雙曲面屏",而是指正面與背面均為曲面3D玻璃,中間用磨砂處理的金屬邊框連接。
5.7英寸屏幕
小米Note 2外觀最大的亮點就是這塊5.7英寸OLED柔性屏幕(LG提供)。5.7寸屏幕實際顯示畫面更大,屏占比達到77.2%,實現了窄邊框設計。相比所謂的無邊框設計,窄邊框設計更加實際成熟,至少不會有讓人發狂的黑邊。
這款屏幕也是LG首次量產的柔性OLED屏幕,參數維持在5.7英寸+1080P的分辨率,達到了110% NTSC色域。甭管功能上實不實用,顏值上的提升還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在我看來這是小米手機中最漂亮的一款。
雖然色域很高,但小米Note 2屏幕并沒有明顯的偏色情況,由于OLED屏幕相比傳統LCD對于分辨率的要求更高(注:傳統的LCD(液晶顯示屏)屏幕由于液態晶體的特殊形態是不可做彎曲的,所以現在市面上的曲面手機都是OLED材質。),所以屏幕在細膩度上的表現只能說中規中矩,沒有達到頂級水準但在可接受范圍,對于日常使用沒有太多影響。
雙曲面設計
小米曲面的曲率(彎曲弧度)不如三星S7 edge/Note7,但依然能感受到明顯的彎曲,雙曲面屏幕兩側的面板邊框相比三星S7、Note7還是要寬一些,但由于控制的比較到位,也不會有太突兀的感覺。
機身邊緣
在加入雙曲面的同時,小米Note 2還沿用了上一代的3D玻璃機身設計,正反兩面弧度完全一致,形成了以側邊框為軸線的對稱式設計。這點處理與三星Note7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彎曲的程度弧度不太一樣。
雖然三星Note7飽受電池爆炸困擾,但就設計這部分來說還是要點個贊,雙曲面處理上恰到好處,而小米Note 2的邊框弧度處理也非常出色,握上去非常貼合手掌,邊緣非常圓潤沒有硌手感,總體感覺三星Note7更顯飽滿,小米Note 2略顯單薄。
機身背部
機身背部,小米Note 2使用了大面積的玻璃材質,同樣為雙曲面設計。此外小米Note 2機身玻璃蓋板內并不是簡單的單色處理,有很強的金屬質感。類似三星Galaxy S6使用的菲林貼合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在玻璃蓋板下覆蓋有一層特殊的有色反光材質,在不同光線下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
在國產面板廠商也開始加大柔性屏投入的情況下,未來雙曲面造型的手機會越來越多,所以雙曲面之外的一些設計尤為重要。
機身頂部
小米Note 2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也比較到位,在機身頂部分布有3.5mm耳機插孔、紅外發射孔以及降噪Mic。機身前面板與機身背部在顏色與工藝上保持一致,在室內光線下會微微泛藍。
同樣對稱分布
機身底部對稱設計
底部USB Type C接口兩側對稱分布的Mic、揚聲器開孔,就連機身正面的LED通知燈和前置攝像頭也是對稱分布的。
按壓式指紋識別按鍵
機身正面底部,小米Note 2使用了一枚按壓式指紋識別按鍵,為了節約成本并沒有采用5S上的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而是繼續采用電容式方案。
超聲波指紋識別技術雖好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在實際使用體驗上仍然不如電容式指紋識別,電容式指紋尤其是以瑞典FPC尤為出色。
按鍵面積更大
與小米5所使用的那顆狹長的按鍵不同,小米Note 2的指紋識別按鍵也進行了調整,略低于前面板玻璃,面積更大,表面采用陶瓷蓋板,在視覺上看起來也更加協調。從實際體驗來看,識別率和準確率都還不錯,基本都是按下去亮屏的同時手機解鎖。
在指紋識別按鍵的兩側依舊是與小米5相同的兩顆小白點樣式的多任務鍵和返回鍵,在觸碰時會亮起。值得稱贊的是,為了滿足用戶左右手不同習慣的需求,多任務鍵和返回鍵還可以在設置里進行更改。
后置攝像頭
小米Note 2并未搭載目前流行的雙攝像頭,后置也攝像頭的位置并未延續前代小米Note的位于機身左上角的構造,而是位于機身上中部,呈圓形,攝像頭略微突出,不過凸起的幅度非常小。攝像頭周遭設計有一圈金屬保護圈,用來減少鏡頭被磨花的風險。
雙玻璃材質最怕的就是跌落,一旦摔機后果很嚴重。為此小米Note 2還隨機附贈了一個塑料材質的保護殼,此外官方還有一年249元的碎屏險,意外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來臨,建議選購。
二、性能和續航
作為小米Note的延續之作,小米Note 2不僅在外觀和工藝上有了突破,性能也延續了旗艦的定位。小米Note 2搭載了高通驍龍821處理器。雖然說驍龍821只是驍龍820的一個小改款,在制程工藝上面依舊沿用了后者的14nm技術,架構也沒有發生改變,與率先上市的小米5S不同,這顆“驍龍821”屬于性能版,主頻由之前的2.2GHz提升為2.35GHz,相應的CPU性能提升10%,GPU性能提升5%,幾乎在各個廠商的旗艦機上都采用了這款處理器。
安兔兔跑分詳情
在安兔兔跑分中,得分為151838,這個跑分對于驍龍821也只能說屬于正常水準。驍龍820/821的實際表現已經在今年的眾多旗艦上面得到了驗證,對于要求性能的用戶來說,選擇小米Note 2的話實際上是不需要過多考慮性能問題的。
小米Note 2搭載了4070mAh容量電池,相比初代小米Note的3000mAh電量提升顯著。當然,由于硬件平臺的差異,我們也不能期待過高。實測在接入WiFi網絡、屏幕亮度50%的條件下,使用小米Note2連續刷10分鐘新浪新聞耗電2%,開外放音量50%的條件下,在線觀看30分鐘超清小米視頻耗電10%,滿足一整天的日常使用問題不大。
三、拍照中規中矩
小米Note 2并未搭載目前流行的雙攝像頭,它的主攝像頭采用索尼IMX 318傳感器,最高支持2256萬像素,這顆圖像傳感器隸屬于索尼Exmor RS系列,CMOS面積為1/2.6英寸,單位像素大小1μm,最大光圈為F2.0。這款CMOS最大的亮點在于支持相位和反差復合自動對焦,最快能將對焦速度縮短至0.03秒。
小米Note 2不支持OIS光學防抖,轉而采用三軸電子防抖。電子防抖能夠通過算法來實現補償修正,從而達到防抖動的目的。它的好處在于能夠縮小CMOS的厚度,從而讓手機做的更加輕薄。
白天拍攝
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白平衡和色彩的表現都不錯。小米Note2 2256萬像素傳感器帶來的解析力還是相當給力的。
室內拍攝
室內樣張,小米Note 2表現中規中矩,細節不錯,對比度也較高,但由于高像素的緣故,小米Note 2在成像速度上偏慢,點擊快門之后成像速度相比主流手機有可感知的延遲,這也是高像素帶來的弊端吧。
細節表現
微距場景下表現不錯,色彩飽和度和亮度都比較高,人物的肌肉線條和面部輪廓非常清晰。
弱光環境
來到弱光環境下,單像素尺寸只有1.0μm的小米Note2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由于沒有光學防抖,因此只能通過拉升ISO來保證足夠的成片率。
夜景拍攝
夜景方面,由于IMX318單位像素尺寸相比主流的IMX298稍小,所以在進光量上沒有什么優勢,夜景整體亮度偏暗,銳度也稍微低了點,不過噪點控制的不錯。
開啟夜間防抖
關閉夜間防抖
小米Note2在模式選擇中提供了一個“夜景防抖”,開啟之后曝光參數組合并不會發生改變,但實際畫面的噪點降低顯著,畫面看上去更加干凈,對于畫面觀感會有一定改善。
拍照部分總的來說小米Note 2搭載的IMX318表現尚可,白天成像質量不錯,但夜晚暗光環境下不論是進光量還是成像速度上都有待提高。
四、系統
小米Note 2搭載MIUI 8系統,一些功能我們就不在贅述,小米Note 2所搭載的MIUI 8通過手動安裝一個“小米Note2”系統主題,為其雙曲面設計進行了功能優化,不過只能在鎖屏界面下實現各種基本應用的快捷操作。
鎖屏界面下的雙曲面操作
在鎖屏界面,從屏幕左側曲面往中間滑動可以快速切換壁紙色彩(鎖屏和桌面會同時改變),從右側曲面往中間劃可以快速調出常用軟件、常用聯系人、秒表、日歷、指南針等,可以進行快捷操作。
唯一的遺憾在于并沒有針對雙曲面屏、OLED屏幕的自發光特性進行針對性的功能打造,我們也期待通過后續的系統升級帶來更多驚喜。
總結:后Note 7時代的希望
當我第一眼看到小米Note 2包括很多人初次邂逅小米Note 2時,都會有種三星Note 7的既視感,遺憾的是,除了都有“雙曲面”之外,小米Note 2與三星Note 7就沒別的關系了,小米Note 2雙曲面無法像Note 7那樣側面屏幕進行自定義操作,三星Note 7有S-Pen、虹膜識別、無線充電等等黑科技,當然還會炸……。
LG更好的雙曲面還在生產之中,LG自家的下代旗艦G6才會采取與Note 7同級的雙曲面屏。所以,國產安卓手機要用上與Note 7媲美的雙曲面還需要等,但值得期待。
回到產品本身,小米Note 2整體的外觀設計和做工達到了很高的水準,加上2799元起售的價格,使得它具備了同時殺傷線上線下市場的能力,也是十分趨向于大眾審美的一款手機。
如果你的預算在3000元左右,相信小米Note 2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