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9質量如何?4 月 6 日華為這次選擇了在倫敦全球首發自家的新品旗艦 P9,不僅與徠卡深度合作,還請來了「超人」與「黑寡婦」站臺代言,加上其與 Apple 比肩的售價,賺足了消費者們十足的期待。這次的拆解,我們就來看看在這臺 P9 中,除了徠卡認證的雙后置攝像頭,華為給大家帶來了什么,產品質量如何等等。
▲ 拆機所需工具:
螺絲刀、鑷子、撬棒、吸盤、撬片。
Step 1:移除「卡托」
▲取出卡托
▲卡托為三選二的設計【SIM1:Nano-SIM;SIM2/TF:Nano-SIM & TF-card】
卡托前端有做「T」型防呆設計,避免卡托插反無法取出和損壞 SIM / SD 接觸端子。
Step 2:拆卸后殼
▲卸下底部兩顆 Pentalobe 螺絲
「屏幕組件」和后殼采用螺絲和扣位的形式固定。
▲先用吸盤從手機前面板上用力吸開一條縫,再用撬棒從側面縫隙進入,上下滑動;劃開一側后,再小心劃開上下側,分離后殼
金屬后殼與「屏幕組件」扣合緊密,用吸盤只可以打開非常細微的一條縫隙,用正常厚度撬片可以在不損傷外觀的情況下打開,但操作難度大,用金屬撬棒可以降低操作難度,但會損傷外觀。
▲屏幕組件和后殼
HUAWEI P9 的內部器件固定在后殼上,在完全分離前,需要斷開「指紋識別模塊 BTB」(BTB:Board to Board 板對板連接器);華為采用了 FPC 1025 指紋識別模塊。
▲斷開「指紋識別模塊 BTB」
Step 3:分離主板&前后攝像頭
▲螺絲標記及 Step 標記,全部為「十字」螺絲
▲擰下固定主板的螺絲
▲斷開各處的 BTB
依次斷開:① 電源 ② 主 FPC ③ 屏幕 ④ 側鍵 ⑤ 前置攝像頭 ⑥ 后置攝像頭
▲取下主板 & 攝像頭
SoC:CPU:海思, Kirin 955, 8 Cores, 4* Cortex A72 2.5Ghz +4*Cortex A53 1.8Ghz;GPU:Mali T880
RAM:Micron 4GB LPDDR4
ROM:Samsung KLMCG4JENB B041 64GB eMMC 5.1
HiFi:海思 Hi6402
電源管理 IC:Ti BQ25892
射頻放大器:Skyworks 77621
WiFi & Bluetooth/FM:Broadcom BCM4355XKUB
CDMA 基帶:威盛電通 CBP8.2D
CDMA RF:FCI FC7712A
RF 收發:海思 Hi6362
射頻放大器:Skyworks 77360-2
▲取下前后置攝像頭
前后置攝像頭均采用 BTB 連接
1200 萬像素后置雙攝像頭,ƒ/2.2 光圈,徠卡認證鏡頭,配備雙色溫閃光燈,并支持激光對焦;
800 萬像素前置攝像頭,ƒ/2.4 光圈,固定焦點。
Step 4:拆卸喇叭 BOX
——————————————————————
▲斷開喇叭 BOX BTB
喇叭 BOX 采用泡棉膠固定在后殼上。
▲喇叭BOX
Step 5:分離副板& 拆卸耳機座與振動馬達
▲擰下螺絲后,分離副板,拆下振動馬達和耳機座
▲副板
▲耳機座 振動馬達
馬達為扁平馬達,規格為0832
Step 6:拆卸電池 & 主 FPC
▲電池采用易拉膠 & 雙面膠固定
▲額定容量:2900mAh;典型容量:3000mAH
▲拆下主 FPC 和同軸線
華為P9 拆機難度系數:6分(10分最易,1分最難(
華為P9拆機報告:
P9做為華為P系列的旗艦機,那旗艦機的標配特征——金屬一體機身,2.5D 玻璃,自然是必不可少。P9 外觀最大的亮點無非是雙后 CAMERA,有了榮耀 6 Plus 是雙后 CAMERA 的第一次試水,P9 似乎在雙后 CAMERA 這條路上走得更加自信和從容。在手機同質化的今天,各家旗艦機無論從外觀還是配置,都相差無幾,怎么殺出重圍,做出一款差異化的產品,無不是廠商競相突破的地方。
在發布會上,華為幾乎用一半的時間來宣傳同徠卡的合作,P9 雙后 CAMERA 的設計到底是噱頭,還是趨勢?一切還得看市場的反饋,畢竟市場是檢驗產品設計成敗的唯一標準。雙 CAMERA 相對單 CAMERA 技術難度還是不小的,受生產制成和軟件算法的制約,能完全掌握和運用好雙CAMERA技術的廠家寥寥無幾。
P9 的內部結構設計非常的簡潔,各結構件間連接較為簡單。器件放置屏幕骨架上,除了指紋識別模塊放置后殼出現藕斷絲連的情況外,整體拆解較為簡單。但結構器件放置屏幕骨架上,會給售后維修帶來麻煩,針對中高端機型,個人更加推薦屏幕單獨做支架,利于售后維修。另外,P9 的內部設計美觀性欠佳,器件顏色較雜,最好能確定一個主色調,類似蘋果機型的內部設計。
結構設計優缺點及建議匯總如下:
優點:
螺絲種類:2種螺絲,共12顆;其中,Pentalobe螺絲2顆,十字螺絲10顆;
結構設計:總結構零件數為 25PCS 左右,裝配相對簡單;
SIM 卡托:卡托前端有做 T 型防呆設計,避免SIM卡托插反損壞內部 SIM/T-CARD 端子;
環境光&距離傳感器的設計:環境光&距離傳感器貼片小板上,裝配前殼上,通過主板彈片連接器方式連接,方便生產裝配及售后維修;
缺點:
SIM卡托:卡托帽和托盤一體式設計不推薦,累計公差較大,可能出現凸起或者凹陷等不良問題,推薦采用自適應結構設計——卡托帽和托盤分離;
電池的固定:電池采用易拉膠 & 雙面膠固定難拆解,不利于售后維修;
內部設計美觀性:內部設計較為整潔,但內部零件顏色不統一
建議:
裝配設計:主板、電池、喇叭、小板放置屏幕組件上,會給維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做為一體機身的設計,屏幕一直是智能機維修排在首位,個人更加推薦屏幕單獨做支架,其它所有器件放置后殼,非常利于售后維修。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