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高通正式發布了新旗艦處理器驍龍820,規格看上去無比強大:14nm FinFET工藝、自主架構64位CPU Kryo、自主架構GPU Adreno 530、Hexagon 680 DSP處理器、雙ISP處理器和2800萬像素攝像頭、LPDDR4雙通道內存、UFS 2.0存儲、802.11ad無線網絡、X12/13 600Mbps整合基帶、Quick Charge 3.0快速充電……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究竟如何最終還是要通過實際性能來展現。之前我們已經看過不少高通官方宣傳的成績,以及泄露的跑分,今天也有不少分數通過高通的展示流露出來,而接下來,是第一份來自權威媒體(AnandTech)的親手實測,而且相當有深度。
測試對象是高通的驍龍820參考平臺MDP/S,一臺6.2寸2560×1600分辨率的大屏手機,配備3GB LPDDR4-1804內存、64GB UFS存儲、2100萬像素攝像頭、802.11ac Wi-Fi、Sense ID超聲波指紋識別。
不過畢竟是開發測試平臺,所以這里的測試只能是個預覽,不代表最終上市產品的表現,而且該機還有不少小問題,比如說很多都不能跑完PCMark,但整體體驗還是很棒的。
另外有趣的是,驍龍800/810最初展示用的參考平臺都是平板(MDP/T),驍龍820第一次改用手機,更加說明了高通對功耗發熱的自信。
【CPU性能理論測試:自主架構發威】
驍龍820最大特點就是使用了高通自己設計的64位CPU架構“Kryo”,目前也只有三星、蘋果能夠做到。其實按照最初計劃,高通是準備直接上自主架構的,但被蘋果打亂了節奏,匆忙推出驍龍810,結果……
64位自主Kyro、64位公版A57、32位自主Krait架構特點對比
注意:以上數據部分來自測試推理,非官方。
第一感覺,Kyro、Krait其實挺像的,尤其是整數、浮點ALU單元數量都沒變,很多操作的延遲也大差不差。這也是可理解的,Krait本身就非常成功,拿來作為基礎,針對64位指令做相應升級優化,就OK了。
當然了,即便是執行單元數量類似,具體如何執行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也是造成性能天壤之別的根本原因。
驍龍820只有四個核心,但也分成了兩部分,高性能的頻率達2150MHz,低功耗的只有1593MHz,顯然是出于均衡的考慮。
再常規測試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一些純理論性質的考察。
從緩存延遲變化上看,驍龍820的一級數據緩存應該是32KB,二級緩存則不好確認,因為兩部分的容量是不一樣的,估計分別是1MB、512KB。
但它確實沒有三級緩存,這和蘋果不同。
帶寬方面,驍龍810進步很有限,驍龍820則是突飛猛進,拷貝部分就是前者的2.3倍,其他測試少則增加一半,多則翻番。
顯然,高通在內存架構和內存控制器方面做了巨大的改進。
SPECint2000整數性能:部分項目意外倒退,最大幅度達30%,但更多的在提升,最多達52%,而驍龍820的頻率優勢只有10%,所以大部分還是架構的貢獻。
再對比基本同頻率的A57公版架構三星Exynos 7420,驍龍820的優勢其實并不大,基本也就5-6%,當然這也和編譯器等有關,后續還要繼續研究。
GeekBench 3整數性能:不同項目差別很大。單線程基本都再提升,最高達61%,即便下滑也僅有5%。多線程普遍倒退,這沒啥可說的,畢竟是八核變四核。
GeekBench 3浮點性能:這次徹底發威了,只有多線程的Mandelbrot下滑了僅僅3%,其他都在提升,無論單線程還是多線程。
【CPU性能實測:完爆安卓陣營 然而……】
Web性能:首先,Google Chrome現在對Kyro架構幾乎沒優化,高通也明確了這一點。
其次,高通原生瀏覽器下,驍龍820進步很明顯,完爆驍龍810、Exynos 7420,不過,蘋果的A9還真是怪物一般。
Web性能:首先,Google Chrome現在對Kyro架構幾乎沒優化,高通也明確了這一點。
高通驍龍820深度評測圖解#e#
其次,高通原生瀏覽器下,驍龍820進步很明顯,完爆驍龍810、Exynos 7420,不過,蘋果的A9還真是怪物一般。
Basemark OS II:綜合性能在安卓陣營無敵,優勢達20%,但還是比蘋果差一些,不過存儲(Memory)、圖形都是最好的。
PCMark:綜合性能上佳,子項目高低起伏,估計是優化不到位。
【GPU性能實測:輕松干掉蘋果】
蘋果、三星CPU再厲害,GPU始終是個軟肋,一直都是使用ARM Mali、Imagination PowerVR,雖然傳聞也在自主設計,但看起來遇到了很大困難,何時能出來不得而知。
高通則從來都是自己的Adreno GPU,無論規格還是性能都是個中翹楚,這次更是帶來了Adreno 530,全面支持OpenGL ES 3.1+ AEP、OpenCL 2.0 Full、Vulcan、RenderScript、64位虛擬尋址DirectX 11.2、硬件曲面細分、幾何著色器、可編程混合,并降低了功耗。
3DMark Ice Storm Ulimitied:主要是圖形部分,基本逼近了蘋果A9 PowerVR GT7600,同時領先驍龍810 Adreno 430 7%,好吧其實變化并不是很大。
GFXBench:重點看離屏測試,三個項目都瘋了,領先驍龍810 52%甚至更多,Manhattan ES 3.0更是高達72%!A9也完敗下風,Manhattan ES 3.0里驍龍820領先了幾乎60%,其他兩個也有12.5%。
GFXBench理論測試:很失望,ALU性能提升了10%,其他兩個還后退了。早就有人懷疑Adreno 430本身就瓶頸了,無法充分利用ALU和紋理單元,現在看似乎還真是,另外肯定也有GPU驅動不夠成熟的緣故。
【小結:設計很聰明 壓力很大】
驍龍810讓高通幾乎顏面掃地,官方還死活不承認,但是還好,驍龍820總算重回正軌,CPU、GPU性能都有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后者輕松媲美甚至超越蘋果A9。
更關鍵的是,測試期間沒有任何明顯的發熱、降頻現象,功耗、能效極為出色,這才是應有的樣子,說明無論架構設計還是制造工藝都很成熟。
雖然是樣品預覽,但是可以看出,驍龍820并不是要做一個性能霸主,或許根本就沒有掀翻蘋果的本意,盡管在Android陣營里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
這顯然是很明智的選擇,畢竟現在移動硬件發展極為迅速,已經慢慢開始出現過剩,尤其是CPU,所以我們看到驍龍820沒有追求太高的頻率、太多的核心,完全是本著旗艦級夠用的原則。
當然了,性能高低仍然是人們判斷一個產品優劣的重要標準。Cortex-A72和三星的自主架構正在走來,而且頻率都很高,比如華為麒麟950和三星Exynos 8890達到了2.3GHz,聯發科X20更是2.5GHz,而且它們要么八核心,要么十核心,顯然會給驍龍820極大的壓力,尤其是多線程。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