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屏幕的iphoneSE刷了屏?別忘了Android陣營的大塊頭們。可以換下巴的LG G5也發布一段時間了,國外的媒體陸續給出了評測,想搶先了解G5的具體表現,我們可以來看看這些評價。
工業設計也有隔代遺傳
如果有人對LG上代旗艦G4有關注的話,他可能會發現G5和G4在設計上的變化非常大。G4犀利、棱角分明,G5的邊角更為圓潤。
實際上,G5這種正臉設計曾在G3上出現過,不過正面覆蓋的玻璃換成了2.5D的,整個機身也變成了金屬一體式機身。不過,即使是金屬機身,ZDNet表示,LG G5拿在手中的感覺也很輕巧。
翻到手機背面,G5的雙攝像頭組件略有凸起,指紋識別模塊位于攝像頭下部位置。音量鍵倒是從之前的背面又重新回到了側面。
整體來看,采用5.3英寸屏幕的LG G5并不算特別大,屬于一個視覺和手感兼顧的尺寸。
硬件配置是旗艦標配
LG去年的兩款旗艦G4和V10,由于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退而求其次地選擇了驍龍808作為SoC。這款SoC的掣肘在于性能,這也讓G4在與S6的爭鋒中占盡了劣勢。
到了G5,其硬件配置得到了很大提升,基本配置和S7一致,驍龍820、4GB LPDDR4 RAM、32GB ROM、支持儲存卡擴展,這兩點讓G5無論是在日常使用還是在壓榨極限性能的跑分中都是真·旗艦的表現。
Greenbelt對G5和S7進行了跑分測試。在3DMark Sling Shot OpenGL ES 3.0測試中,G5得分3276,S7得分3315;在3DMark Sling Shot OpenGL ES 3.1測試中,G5得分2530,S7得分2554;在PCMark Work Performance測試中,G5得分為5780,S7得分5774。
兩者的得分都在伯仲之間,畢竟兩者都是頂尖的。而在實際使用中,Greenbelt的作者認為每一項任務,G5都完成得比他自己用的Nexus 6P更快(注:這并不排除是新機的優勢)。
又見雙攝像頭
G5擁有兩個后置攝像頭,而且哪怕把攝像頭單個拎出來,參數都是很漂亮的。主攝像頭有1600萬像素1/2.6的CMOS,單位像素面積1.12μm,鏡頭光圈f/1.8,支持光學防抖,這些參數和G4如出一轍;主攝像頭旁邊還有一個800萬像素的攝像頭,這個攝像頭具有135度超大大廣角。
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個攝像頭分別負責普通場景和風景之類的場景拍攝。這和我們之前所認為的雙攝像頭拍照理解似乎有些不同。
LG V10的雙前置攝像頭讓V10能拍出不少花樣。到了G5這兒,成了雙后置攝像頭,這能玩出什么花呢?
800萬像素廣角攝像頭的加入能夠大大擴展相機的視野,在拍攝風景時會更有氣勢。具體的拍照表現可參考以下來自 Phone Arena 樣張。
系統UI,抽屜呢?
LG G5的系統基于Android 6.0.1。基本的操作邏輯和原生界面是一樣的。
這套UI和原生最大的不同是和大部分國產手機一樣去掉了應用抽屜,和iOS一樣,所有的應用和插件都放在主界面上。在系統圖標繪制方面也很有LG之前的風格,扁平化,并且也支持分屏多任務等。
可以更換的下巴,這才是殺手锏
LG G5在MWC上能獲得如此多的關注,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G5的下巴是可以拆卸并更換上其他更強的模塊。這些模塊被稱為LG Friends。
G5的下巴為塑料,按住下巴旁邊的按鍵即可把下巴和電池取下來,更換上其它模塊。以相機模塊為例,換上這個模塊之后,用戶可以使用上面實體按鍵來拍照以及變焦。這個模塊也內置了1200mAh電池,這讓G5本來2800mAh電池能夠更持久。
不過現在市面上的“LG Friends”數量不多,主要還是在MWC上已經出現過的相機模塊和HiFi模塊。LG對這個可更換模塊概念頗為重視,前不久還特地在首爾舉行了軟硬件開發者大會,并將專門開辟出相關的開發者社區。未來的LG Friends會更加豐富。
靠特色才能突圍
LG G5在MWC上能在吸引眼球方面和三星S7/S7 edge分庭抗禮,除了旗艦級的配置之外,更為重要是前衛的可換功能模塊理念以及雙后置攝像頭(雖然這里的雙攝像頭略有迷惑性)。
這其實在一定的程度上,代表著旗艦手機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就是在基本的旗艦配置之外,旗艦機本身得有自己的獨家技術優勢或者超前理念,比如G5的功能模塊可換,比如三星的雙曲面屏。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