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4S是小米4c的升級版機型,從塑料機身過度到前后玻璃+金屬中框的主流設計,好看成為了它最大的賣點,但性能則是小米4S的短板所在。
去年小米經歷了五味雜陳的一年。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小米在國內的出貨量為6490萬,這個成績雖然仍是國內市場第一,但相比緊隨其后的華為已經毫無優勢可言。
小米Note的如期發布讓小米在去年避免了無旗艦機型的尷尬,但受制于驍龍810功耗問題、產品本身配置與定價策略的失誤導致小米Note沒能完成沖擊高端市場的目標。面對線上渠道逐漸飽和,以華為、vivo、OPPO等主要依靠線下渠道出貨的手機廠商不斷沖擊著小米的市占率,這背后不僅是銷量數字上的拉近,更體現在手機本身的利潤上。
步入2016,思變或許是擺在小米面前唯一的出路。一個月前小米手機5首次在MWC這個國際舞臺上亮相,同時還帶來了一款略顯低調的小米4S。這款機型被看做是小米4系列的接班人,忽略硬件的同時增加了產品本身的顏值設計。1699元的價格比驍龍820入門版小米5低300元,但比降價后的小米4c高出600元,算是鞏固了自家產品在千元檔的價格空白。
雙面玻璃設計,手感出眾
與小米一貫的硬派風格不同,小米4S給人的第一感覺要細膩不少。它采用的是前后雙面玻璃與金屬中框設計方式,手機顯得很平整而且透明度高。這種組合方式在過去兩年非常流行,基本都是照著蘋果iphone 4的模子設計出來的。
小米4S配備5英寸1080P屏幕,顯示效果細膩,之前在小米Note上出現的陽光屏也被使用在小米4S身上。這種屏幕是指具備像素級動態對比度調整功能,可以在不同光線下調節屏幕像素的顯示效果。當然照片的整體色調是不會被更改的,只是視覺效果更好一些。另外小米也為這款手機配備了護眼模式,開啟后屏幕會讓黃光效果替代藍光。小米4S的邊框說實話并不窄,不過黑邊隱藏的倒比較理想。
屏幕下方為常見的Android觸控按鍵,頂部是聽筒、傳感器與500萬像素的前置鏡頭。背部設計同樣簡單,配備1300W后置鏡頭并加入玻璃蓋板式指紋識別模塊。
側邊采用金屬中框增加了彎曲弧度,這個金屬中框的四周進行了打磨,持握感比之前塑料材質為主的小米4c甚至是金屬+玻璃設計的小米5更出色。小米4S與小米4c一樣輕薄,7.8毫米的厚度僅為133克重量,工藝提升并沒有增加單手持握的負擔。
機身擁有四種可選顏色,分別是黑色、白色、金色以及淡紫色,后兩種配色還增加了紋理設計。機身按鍵與接口均勻分布,電源鍵音量鍵設計在右側,頂部為3.5毫米耳機接口與紅外接收器,底部則是與小米4c一樣的USB Type-C接口與對稱式麥克風、揚聲器。機身左側的SIM卡插槽不區分主副卡就能用,卡槽1是micro SIM卡,卡槽2是nano SIM卡與Micro SD二選一設計,支持全網通4G+網絡和VoLTE。
小米4S真不太像一款小米式手機,對比過小米或紅米此前推出的機型之后,這是小米4S給我留下的印象。前后玻璃面板的加入讓這款手機的顏值得到了提升,但對于小米來說,或許外界會更加挑剔,畢竟這種設計并非是小米的創新,去年我們在國產手機中已經見到了太多采用類似設計的機型。
背部指紋模塊采用玻璃蓋板
當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指紋手機后,小米也終于陸續為自家機型配上了指紋識別模塊。此前小米Note由于沒有配備指紋功能就曾吃了不少虧。雖然目前移動支付仍然沒能大規模普及,但對于用戶來說,指紋顯然已經變成了不可或缺的賣點之一。
指紋模塊應該放在正面還是背面?這是很多手機廠商都會思考的問題。現在指紋手機基本上分成三個派系,正面、背面或者是側邊的集成式按鍵。這次小米4S指紋識別模塊與紅米Note 3一樣設置在機身的背部。
指紋設置的方式非常簡單。設置密碼之后,你需要從不同角度按壓指紋傳感器10次左右就能完成指紋的錄入。識別體驗上來看速度和準度都很理想,而且還可以在鎖屏的狀態下直接識別指紋進入系統。功能上可用于鎖屏、兒童模式、文件管理等。
MIUI 7更加注重細節
提起國產定制UI,沒幾個人不知道MIUI吧。推出小米手機前,小米就依靠著MIUI起家,為入局手機圈鋪平了路。然而從近五年的發展來看,雖然MIUI的起步超前,但競爭對手從無到有的增速之快也影響到了MIUI的進一步擴張,最終無法避免地陷入了創新瓶頸期。
小米4S運行基于Android 5.1.1的MIUI 7系統。MIUI 7在界面細節與功能上進行了增強,比如加入四套個性化的系統UI彌補老舊系統界面的審美疲勞。同時還增加了巨無霸字體讓更多年齡的用戶都可以使用MIUI。此外,MIUI新增了來電秀、小米漫游、寶貝相冊等新功能,而且文件夾里我們還看到了新面孔小米快盤,方便用戶在云端存儲文件。
今天的MIUI7正在從功能挖掘過渡到完善生態系統的布局上,系統中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App入口,例如智能家居、小米金融、小米錢包、小米生活等,這也是目前手機廠商們都在努力發展的方向。未來界面的美與丑不再是用戶選擇一款操作系統的唯一理由,系統本身的服務價值將會決定用戶的粘性。另一方面,谷歌也剛剛放出了Android 7.0的預覽版,但相比國際廠商開始全面推送Android 6.0,很多國內廠商仍然停留在Android 5.0階段,適配進度也算是拖了后腿。
驍龍808犧牲性能,但不燙手
配置方面,小米4S采用的是六核高通驍龍808處理器,這和之前的安卓小王子小米4c一致。這枚處理器基于20納米工藝制造,由兩個Cortex A57核心與四個Cortex A53核心組成,同時采用Adreno 418圖形處理器。相比驍龍810,驍龍808只是少了兩顆A57的核心而已,但功耗發熱問題得到了很大的平衡。
此外小米4S還用上了3GB LPDDR3運行內存以及64GB的存儲空間。這樣的配置算是目前的主流水準,而且也足夠一般用戶存儲文件了。
安兔兔跑分測試下,小米4S的最終成績為66065分,比最旗艦的驍龍820差一半的水平,這對于目前多數情況下的基礎操作都是可以勝任的。另外在GFXBench的1080P高水平視頻測試環節,小米4S的平均幀數為10 FPS,平均溫度會維持在29度,也就是說長時間玩游戲并不會出現特別燙手的現象。
3260mAh容量電池也是小米4S值得驚喜的地方,要知道這可比小米4c的3080mAh電池以及最新的小米5的3000mAh都要更大一些。實際體驗這一周以來,小米4S在正常通話和上網的環境下可以堅持一整天的時間,而且由于支持高通的QC 2.0快充,所以完整充電時間為1小時55分鐘左右。
1300W相機和小米4c一致
小米4S擁有后置1300萬像素5片模組鏡頭,F/2.0光圈,同時采用雙色溫閃光燈。對焦技術上支持流行的PDAF相位對焦技術。前置攝像頭則是500萬像素的水準,光圈同樣是F/2.0。
實際的拍攝樣張來看,小米4S在不同場景下的色彩還原與白平衡相對準確,銳度細節理想,并沒有出現一般相機那種過分追求高飽和度的現象。由于小米4S支持暗光畫質增強,所以夜景拍攝的樣張局部細節豐富,具有不錯的抗眩光能力,但樣張的亮度有待提升。此外小米4S的對焦速度與拍照穩定性也有優化空間,由于光學防抖的缺失導致室內或夜景拍攝時自動對焦下很容易出現拍虛的現象。
線下渠道是小米4S主戰場
曾經雷軍把小米4c稱作是安卓小王子,當時采用同樣處理器規格的LG G4還在賣3999元的時候,小米4c卻依靠1299元問世,其中的價格差異顯而易見。而在一大批聯發科國產機面前,小米4c也算是技高一籌。如果你對配置要求不那么高,卻又想買一款設計好看、手感不錯的小米手機,小米4S是值得考慮的。
小米4S是小米4c的升級版機型,從塑料機身過度到前后玻璃+金屬中框的主流設計,好看成為了它最大的賣點所在。與此同時,背部加入了指紋識別,配備3GB內存+64GB存儲空間、3260mAh電池、全網通也都比小米4c升級了一個檔次。
當然了,小米4S本身仍然有遺憾之處,比如延續了驍龍808而不是驍龍最新的652、650處理器,攝像頭方面也幾乎照搬了小米4c的規格。另外對于品控方面小米4S仍然有待提升,我們評測的這款工程機就出現了屏幕下方返回觸控鍵背光燈不亮的現象。
2016年國內手機廠商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隨著大可樂等廠商正式宣告退賽以及供應商倒閉現象的增加讓我們感受到今年中小型的手機廠商或許會面臨出局的風險。而有著生殺大權的渠道建設方面,從最初的線上為王到如今的線下渠道回暖,今年小米要面對的將會是線下渠道擴張所引發的成本上升問題。未來小米如何與各個渠道商建立關系在僅有的價格區間內獲取利潤將會是難點所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