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谷歌Nexus 5X和Nexus 6P正式上市,來自LG的光學元件也一改人們谷歌親兒子手機拍照不給力的印象,Nexus 5X和6P有可能是有史以來拍照最好的谷歌手機。那么和LG G4相比,Nexus 5X在拍照上有沒有區別呢?
說明
香港同行已經拿到了這兩部機器并做了拍照對比,雖然部分測試場景和對焦點都不太科學,影響了樣本置信度,但基本可以比較出兩機的成像特色。
兩機攝像頭參數:
Nexus5X采用的是索尼IMX377傳感器,1230萬像素,1/2.3英寸,單位像素尺寸1.55μm,f/2.0光圈;
LG G4是索尼IMX234傳感器,1600萬像素,1/2.6英寸,單位像素尺寸1.12μm,f/1.8光圈。
預測
值得注意的是,它們都由LG生產,G4的相機調教肯定是出自LG之手,而谷歌親兒子的相機調教傳聞是由代工廠和高通完成的。按此推斷,LG代工的5X,拍照表現應該會比華為代工的6P強,5X很可能就拍照最強的Nexus設備。
日間,5X應該會留有LG的強力銳化習慣,但像素差擺在那里,幾乎可以肯定會輸給G4;
弱光下,雖然IMX377有1.55μm的像素尺寸,但其實也沒比iphone6的1.5μm大多少,感光能力和噪點控制也不會比iPhone6強太多。從iPhone6被這一代的光學防抖機型打趴的事實推斷,面對光學防抖機型,5X或許還會處于劣勢;
超弱光下,光學防抖也不會有多少實際意義,外加5X可能有LG的夜景涂抹算法加成,倒有可能有出乎預料的表現。
廣角/對比度/測光/白平衡
廣角:Nexus5X成片尺寸為4:3,G4為16:9,加上廣角的差異,它們的視野范圍相差很大。Nexus5X縱向大出不少,而G4只在橫向多出一點。在同等距離,實際用起來會感覺5X的畫面可以裝下多很多的景物。
對比度:G4畫面不如5X通透,顏色也不如5X鮮艷(飽和度更低)。在影響通透感的對比度/測光/飽和度中,G4每項都輸一點,導致最后樣張通透感不如5X討喜。
測光:G4有習慣性的測光偏亮,Nexus5X的測光輕微偏暗,兩邊差距疊加,結果G4的畫面對比度被比下去了。而5X大底傳感器帶來的高寬容度,讓畫面明暗細節都有更好的保留,也加大了通透感/對比度上的差距。
白平衡:兩者的分別不大,白天都比較穩定,只是5X色溫有輕微的偏藍偏冷傾向。
辨析力/銳度
場景1,中央下方放大(暗處寬容度差距)
場景2,中央上方放大
場景2,中央放大
場景3,中央放大(看字體邊緣,5X銳化比G4還重手)
場景3,中央右側放大
場景4,中央放大(5X暗部寬容度和細節大幅領先)
場景4,中央下方放大
G4 是站在手機辨析力頂峰的機器,銳度數毛實力暫時還無人能力,甚至可以小勝諾基亞1020(當然,辨析力雖高,但畫面細節豐富度還是輸給了1020)。5X 不出預料地輸了辨析力,而且輸得比較明顯,但表現其實也是挺好了,比國產的1600/2000萬像素級機型還要好一些,它的寬容度(場景4)更是高得出奇。
弱光
因為打開HDR+后,樣張表現會有大幅提升,所以下方Nexus5X樣張全部以HDR+模式拍攝,G4依舊為自動模式。
場景5
場景5放大
場景6。5X開HDR+后表現狂暴,燈箱和背后大樓的暗部細節都在
場景6右下角放大。然而辨析力還是G4更強,而且還強出了好幾個身位。
場景6,下角放大
極弱光
場景7
場景7,上部放大。極弱光下,光學防抖都已經無力,兩部機器都在狂飆ISO。這場景中,G4還沒觸發自動夜景模式,這時候5X大底傳感器的優勢就出來了,噪點控制和辨析力都比G4好。
場景8
場景8,左下側放大
場景8,左側放大
此處極弱光,G4已經觸發夜景模式,開啟了LG的狂暴涂抹算法,G4的畫面純凈度驚人,幾乎看不到噪點,但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下降非常明顯。5X雖然有很多紅綠噪點,但畫面細節還比較豐富,色彩飽和度很高,表現驚艷。
總結
一句話結論:Nexus5X強在色彩飽和度和寬容度,G4強在辨析力和噪點控制。
日間:雖然Nexus5X辨析力差距還比較大,但其色彩飽和度、畫面通透感和觀感都要比G4更好,而大底帶來的畫面寬容度驚人,很多大光差場景也可“自帶了HDR效果”;
弱光:雖然有“底大一級壓死人”的老話,但G4畢竟還是有光學防抖和LG夜景算法加持的傳說機型,絕大多數情景,G4都能有更好的表現,但寬容度還是輸了一點;
極弱光:G4雖然辨析力和噪點控制依舊更強,然而色彩飽和度下降明顯,樣張觀感不如5X,而且差距巨大。最大的遺憾是,Nexus5X貌似沒有繼承LG狂暴的夜景涂抹算法……
總的來說谷歌Nexus 5X在拍照方面表現的比前幾代要很多,攝影愛好者們這次終于可以沒有顧慮的入手谷歌親兒子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