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中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高端手機拼設計,低端手機拼配置,中端手機拼體驗。”下面簡單的解釋一下這句話。一般來說高端手機都會把這個階段最好的處理器、最大的運存以及最好的材料用在上面,直白的來講廠商把最高的配置都用在高端旗艦機上,我們不用擔心性能問題。
最關心的應該是整體的設計,一個出色的設計能讓手機體驗提升不少。相反低端手機性能一般是我們最為關心的,因為廠商需要控制成本不得不把配置壓低,所以在選購低端手機配置優先考慮。
中端手機被夾在中間,特別是在硬件過剩的現在,性能問題已經不再擔心,而且中端手機一般也會有一個還算不錯的設計。這時候其實我們需要在意的是綜合體驗,例如華為G7 Plus就是最近新發布的一款定位中端的手機,華為G7 Plus怎么樣?下面我們就對它進行一個體驗,看它的綜合表現如何。
一部手機體驗的優秀與否外觀設計應放在首位。畢竟手機是我們每天所離不開的數碼產品,甚至一部手機可以代表一個人的風格體現出一個人的性格與審美。相信有著一個高顏值并不會讓人討厭。
華為G7 Plus給人第一感覺整體感十分強,這種強烈的整體感來自于黑的深邃的屏幕前面板上。華為G7 Plus采用了一塊5.5英寸1080P分辨率顯示屏,熄屏狀態下黑的十分徹底,在色彩上做到了和前面板很好地統一。
2.5D屏幕是今年的一個流行趨勢,回顧今年一些發布的新機,2.5D屏幕幾乎成了高端手機的標配。華為G7 Plus也是采用了一塊2.5D屏幕。并且2.5D處理的十分完美,我們可以看細節處,例如華為G7 Plus的聽筒處也是十分圓滑。能夠反射來自于不同角度的光線,流光溢彩。更重要的是當手指劃過屏幕的邊緣,觸感十分細膩順滑。
華為G7 Plus遵循簡約的設計語言,但是在簡約中又透露出一些不凡的設計細節。比如和屏幕相接處的中框是有一道很寬的CNC工藝的高光亮邊,也會反射不同角度射進來的光線。于此2.5D屏幕反射的光線交相輝映確實漂亮,能夠給用戶一好的視覺體驗。
另外華為G7 Plus的揚聲器設計在底部,仔細貫徹的話其實也是有著一個自己的設計語言。中國講究對稱美,華為G7 Plus底部揚聲器開孔對稱分布,一邊是揚聲器另一邊是MIC。不僅僅揚聲器開孔對稱分布,連天線開孔也是對稱分布,體現細節之美。
其實當你體驗過整部手機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華為G7 Plus并不像一款中端手機。最大的原因來自于手機金屬一體化中框后殼,金屬覆蓋了機身幾乎80%的面積。而且銀灰色的金屬后殼色彩十分純正,金屬質感不像iphone6那樣細膩缺乏手感。也不像其他粗質金屬后殼手機那樣充滿廉價感。華為G7 Plus的金屬后殼磨砂質感恰到好處,并且散發著濃濃的金屬味道頗有點商務的韻味。
華為G7 Plus背部并非全金屬覆蓋,頂部和底部是塑料材質。這兩個地方恰恰是天線的位置,華為G7 Plus采用了自家獨特的智能雙天線切換技術。當用戶拿著手機打電話或者上網時,系統會自動監測用戶手握持的位置。我們都知道手是會屏蔽信號的,這時系統會自動切換到信號好的那一個天線上去,這樣能夠保持華為G7 Plus一個最佳的信號質量讓通話更清晰,網絡更流暢。
客觀的對華為G7 Plus的外觀進行點評的話,華為G7 Plus充滿了時尚青春的年輕味道,并且弄弄的金屬質感以及深灰色的色調搭配并不缺乏商務風格。所以華為G7 Plus既可以適合學生一族使用,同時也可以應付商務場合。
一個出色的外觀設計自然給華為G7 Plus加分不少。然而影響體驗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手感。華為G7 Plus從距離手機背部邊緣大約0.5公分處開始向前面做一個弧度的彎曲,這樣配合前面2.5D弧面玻璃以及四個大弧度橢角相結合,華為G7 Plus做到了一個非常不錯的手感。
雖然前面2.5D玻璃以及背部弧度相呼應,以及四個大橢角充滿了各種柔線條。但是華為G7 Plus并不缺乏陽剛之氣,中框是一個純平的設計再加上上面我們已經提到的CNC處理的高光亮邊,從側面看去華為G7 Plus十分硬朗,這里值得提一點的是華為G7 Plus的一體化金屬機身后殼是業界加工難度最高的。
在硬件過剩的現在2K分辨率的顯示屏并不罕見,所以一塊5.5寸全高清顯示屏在參數方面顯得并不出色。然而衡量一塊屏幕優秀與否分辨率僅是其中的一部分,況且5.5寸的顯示屏用2K分辨率意義不大。衡量顯示屏出色與否還取決于色彩、亮度、飽和度、色溫等多種方面,從照片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周圍的光線環境很強。在如此強度的陽光環境下華為G7 Plus依然能夠保持一個出色的亮度確實不錯,而且顯示內容的色彩飽和度也十分的高。
一個出色的設計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好的體驗的先決基礎條件,但是實際和用戶進行交互的是系統,下面我們簡單的對華為G7 Plus的系統進行體驗。在系統方面華為G7 Plus采用的是基于安卓5.1版本的EMUI 3.1系統。功能方面就不用多提了,EMUI 3.1專門設計了一套金屬質感的主題,和華為G7 Plus十分相搭配,圖標有著濃濃的金屬味道。
這里有一個小細節,華為G7 Plus是沒有傳統的三個虛擬按鍵的。而是把按鍵集成手機的系統當中,這樣做的優勢一方面能夠減少硬件所占面積提升屏占比。另一方面軟件層面上的觸摸處理也能夠降低故障率。
體驗完了2.5D弧度屏幕、全金屬機身設計之后,我們在體驗指紋體驗。不可否認2015年是安卓手機指紋爆發的一年,從千元機到旗艦機指紋識別幾乎已經成了標配。但是指紋識別可不是像一個按鍵一樣裝上就有了,就可以用了。指紋識別也是有著不同設計與體驗的。華為G7 Plus的指紋識別區無金屬環,官方給出的數據解鎖時間只需要0.5秒。并且支持干濕手指識別,即便是手指脫皮也不影響指紋識別,經測試識別準確度確實十分的高。
另外華為G7 Plus的指紋錄入也是十分迅速,很多千元機甚至旗艦機指紋錄入的次數大概15-20次。而華為G7 Plus只需5-6次便可完全錄入,體驗感頗佳。
一直以來指紋一直被當做一個簡單的解鎖工具,除了解鎖之外再無它用。華為G7 Plus除了指紋解鎖之外還增加了觸控板功能,比如上下滑動可以呼出通知欄和關閉通知欄。這在一個5.5寸顯示屏的手機上來說是十分實用的,特別是坐公交車或者地鐵時,一手扶著欄桿一手玩手機,這時候就體現出單手操作的重要性。一個簡單合理的設計讓華為G7 Plus的指紋功能更加實用。然而不止于此,當你拍照特別是自拍時,用大拇指去按拍照鍵很容易晃動,但是用食指去觸碰指紋識別按鍵就容易的多了,而且也不會晃動。所以多功能的指紋識別按鍵,確實是一次出色的創新,甚至可以說是這個價位手機中最好用的指紋識別體驗。
在硬件過剩的現在,人們開始逐漸忽略手機的配置了。性能夠用就好,體驗的最后對華為G7 Plus的續航進行補充說明。華為G7 Plus配備了一塊3000毫安時的大容量電池,并且配合華為獨有的省電技術,普通用戶正常使用能夠堅持2天以上,而重度用戶也能夠超過1天的時間。
在中端機市場華為G7 Plus的定位并不是拼性能拼參數,而是兼顧整體綜合體驗。一個出色的外觀設計、一個嚴謹的做工、一個超長的續航、一個好用的指紋識別。將這些表現綜合在一起,華為G7 Plus確實做到了中端機中的佼佼者。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