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是一個開源的non-SQL數據庫引擎。 MongoDB是可擴展的,是標準關系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的替代品。 副本集可以使在節點發生故障時還能提供對您的數據的訪問。
安裝MongoDB
1.確保在副本集的每個成員設置好hostname
nano /etc/hostname
/etc/hostname:
europa
2.創建一個文件以保存MongoDB存儲庫的配置信息:
sudo touch /etc/yum.repos.d/mongodb.repo
3.如果運行的是64位系統,請使用以下配置:
[mongodb]name=MongoDB Repositorybaseurl=http://downloads-distro.mongodb.org/repo/redhat/os/x86_64/gpgcheck=0enabled=1
對于32位系統,請使用以下配置:
[mongodb]name=MongoDB Repositorybaseurl=http://downloads-distro.mongodb.org/repo/redhat/os/i686/gpgcheck=0enabled=1
4.使用如下命令安裝MongoDB:
sudo yum install mongo-10gen-server
配置網絡
請正確配置網絡,否則將無法向副本集添加成員。 本節將詳細介紹如何將三(3)個服務器配置為MongoDB副本集。
設置hosts文件
/etc/hosts
192.168.160.1 mongo1
192.168.170.1 mongo2
192.168.180.1 mongo3
使用您自己的IP地址代替上述示例中的地址。 副本集中的成員名稱也可以根據你的需要設置名稱。
編輯Mongo Conf文件
1.編輯mongod.conf文件以添加IP地址和端口號。
/etc/mongod.conf:
# fork and run in backgroundfork = true bind_ip = 192.168.135.24port = 27017
輸入您在bind ip中服務器的私有IP地址。 如果bind_ip不存在,則需要添加它。 保留默認端口號27017,并取消注釋行fork = true。
2.仍然在mongodb.conf文件中滾動到底部并添加副本集信息:
/etc/mongod.conf:
replSet = rs1
在此示例中,副本集為rs1,但是,您可以根據選擇更改名稱。
副本集
副本集將允許您的數據“復制”或傳播到集合中的所有其他節點。 它在系統故障的情況下提供冗余。 建議副本集節點個數為奇數,因為這會使選舉更容易。
選舉是選擇哪個節點成為主節點。 選舉在副本集初始化之后和主節點不可用時發生。 主節點是唯一可以接受寫操作的節點。 如果主節點不可用,則進行選舉選出新的主節點。 選舉操作自動進行,無需人工干預。
創建副本集
mongod.conf文件在安裝過程中就創建好了。 需要用這個配置文件在副本集的每個節點上啟動守護程序。
1.命令如下:
mongod --config /etc/mongod.conf
守護程序啟動后,輸出如下。
[user@europa mongo]# mongo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临沧市|
新乐市|
伊春市|
萨迦县|
琼结县|
永顺县|
平昌县|
阳东县|
达孜县|
泸溪县|
武安市|
义马市|
华安县|
志丹县|
呼伦贝尔市|
东乌珠穆沁旗|
普定县|
烟台市|
黔南|
革吉县|
罗山县|
井研县|
通州区|
泉州市|
景泰县|
玉田县|
霍州市|
普兰店市|
凤台县|
磐安县|
靖江市|
旌德县|
灌云县|
钟祥市|
灌南县|
大渡口区|
黎城县|
麻城市|
南江县|
天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