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數據備份一般是文檔之類,除了容量較大的圖片之外,一般700MB容量的CD盤就可以(大家根據文件大小而決定),而作為數據光盤,時效性較差,所以用可擦寫盤片更加實用,資料過日之后可以再重復使用光盤。因此,筆者也選擇了一張CD-RW盤片,下面我們就開始刻錄。

nero界面

選擇數據光盤
放入空白光盤后,刻錄機會自動識別,通常會默認為“創建您自己的光盤”,大家直接默認也可以,進入下個界面再選擇制作數據光盤。

創建您自己的光盤
而通常情況下,對話框中還會有幾個常用選項,所以我們可以直接選擇“創建數據光盤”。

創建數據光盤

創建數據光盤
選擇完制作類型之后,就可以將要備份的文件添加到刻錄目標中。

添加文件

添加刻錄文件
視光盤的容量情況而定,筆者建議盡量不要刻滿或超刻,對于光盤和數據都沒有好處。下圖中已經添加好文件,這里面可查看文件是否有誤,可以刪除。如果沒有錯誤就可以準備刻錄了。

添加好要刻錄的文件
既然是自己的光盤,刻錄之前先起個名字吧,最普通的就是“數據備份”,大家可根據文件內容決定,比較靈活,也比較簡單。

給自己的光盤起名
準備工作都做完了,下面開始進入最重要的環節,開始刻錄光盤。在上面的對話框中,下方還有兩個選項,“刻錄后檢查光盤數據”和“允許以后添加文件(多區段光盤)”,這兩項在刻錄之前一定要注意一下,“刻錄后檢查光盤數據”,對于光盤是否刻錄成功的檢查比較重要,通常情況下建議大家默認選擇。而另一項大家默認就可以了。

開始刻錄
刻錄完畢之后會自動進入檢查編輯過程,這個過程所需時間也比較長,但為了保證數據刻錄成功,不著急的朋友不妨等。

檢查編輯
下圖是在刻錄過程中CPU的占有率,筆者電腦的CPU是T2300E,刻錄時同時開著多個瀏覽器和photoshop和QQ,但整體的情況來看,并沒有出現高的峰值。但建議大家在刻錄時盡量不要做其它應用,保證刻錄品質。

CPU占有率
刻錄完畢,把盤重新放入刻錄機中,我的“數據備份”光盤被成功識別,可以打開閱讀里面的文件了。

刻好后就可以隨時查看文件了
小結:上面用了僅13張圖片為大家表現了最簡單的刻錄過程,希望初次刻錄的朋友可以覺得有用。現在DVD刻錄機的規格已經升級至全兼容加光雕,對于不同格式或文件的刻錄方法,筆者會在九月一一為大家送上,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繼續關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