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rm2,經(jīng)常使用終端的同學肯定早就切換到這個東東上了,開源免費,和 zsh 搭配差不多已經(jīng)取代 Terminal + bash 成了 Mac 上終端工具的標準配置。
(iterm 2 快捷鍵)
標簽
新建標簽:command + t
關(guān)閉標簽:command + w
切換標簽:command + 數(shù)字 command + 左右方向鍵
切換全屏:command + enter
查找:command + f
分屏
垂直分屏:command + d
水平分屏:command + shift + d
切換屏幕:command + option + 方向鍵 command + [ 或 command + ]
查看歷史命令:command + ;
查看剪貼板歷史:command + shift + h
其他
清除當前行:ctrl + u
到行首:ctrl + a
到行尾:ctrl + e
前進后退:ctrl + f/b (相當于左右方向鍵)
上一條命令:ctrl + p
搜索命令歷史:ctrl + r
刪除當前光標的字符:ctrl + d
刪除光標之前的字符:ctrl + h
刪除光標之前的單詞:ctrl + w
刪除到文本末尾:ctrl + k
交換光標處文本:ctrl + t
清屏1:command + r
清屏2:ctrl + l
自帶有哪些很實用的功能/快捷鍵
⌘ + 數(shù)字在各 tab 標簽直接來回切換
選擇即復(fù)制 + 鼠標中鍵粘貼,這個很實用
⌘ + f 所查找的內(nèi)容會被自動復(fù)制
⌘ + d 橫著分屏 / ⌘ + shift + d 豎著分屏
⌘ + r = clear,而且只是換到新一屏,不會想 clear 一樣創(chuàng)建一個空屏
ctrl + u 清空當前行,無論光標在什么位置
輸入開頭命令后 按 ⌘ + ; 會自動列出輸入過的命令
⌘ + shift + h 會列出剪切板歷史
可以在 Preferences > keys 設(shè)置全局快捷鍵調(diào)出 iterm,這個也可以用過 Alfred 實現(xiàn)
我常用的一些快捷鍵
⌘ + 1 / 2 左右 tab 之間來回切換,這個在 前面 已經(jīng)介紹過了
⌘← / ⌘→ 到一行命令最左邊/最右邊 ,這個功能同 C+a / C+e
⌥← / ⌥→ 按單詞前移/后移,相當與 C+f / C+b,其實這個功能在Iterm中已經(jīng)預(yù)定義好了,⌥f / ⌥b,看個人習慣了
好像就這幾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武邑县| 文水县| 通江县| 英吉沙县| 福建省| 吴川市| 兴安盟| 青州市| 武邑县| 三河市| 思南县| 崇文区| 常熟市| 崇义县| 江华| 香河县| 彩票| 雷山县| 靖西县| 新乡县| 滨州市| 昌平区| 梅州市| 林西县| 桃源县| 翁牛特旗| 太仓市| 宜昌市| 锡林郭勒盟| 茂名市| 荔波县| 定安县| 泸西县| 云南省| 乌兰察布市| 龙门县| 巴楚县| 利辛县| 崇左市| 华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