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的好處之一就是把代碼的分支管理變成了一件極其便捷的事情,分支只保留差異,不用復制任何文件,不用連接網絡,快速創建,用完即刪。Git 分支與項目的復雜程度無關,不管你的項目多么復雜,創建 Git 分支永遠都是瞬間的事情。同時,因為保留了父類分支的信息,所以分支的合并也變得異常簡單。
當在一個項目中頻繁使用多個分支時,可以使用 git status 命令查詢自己現在正工作在哪個分支下面,不過難免有腦子發昏的時候,忘記自己在哪個分支下面,因而發生誤操作之類的杯具。
那么把分支顯示在 Shell 提示符中無疑方便了很多,再也不需要頻繁的使用 git status 命令了…
實現原理很簡單,大體就是查詢當前目錄下面的 Git 分支名稱,然后嵌入到 PS1 變量中。那么,Git 分支名稱可以通過下面的腳本輕松的獲得: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git branch --no-color 2> /dev/null | sed -e '/^[^*]/d' -e 's/* /(.*/)/(/1)/'
把上面的腳本封裝到函數中,修改 PS1 變量,嵌入函數… 大體是這樣。但是這樣也意味著一個問題,就是每次 shell 活動(比如切換目錄,甚至只是敲下回車)都會執行一次 git … sed 命令,這樣每次都啟動2個進程,實在是有些不爽。好在,可以使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獲取 Git 分支名稱,在每個 Git 項目中,都有一個 .git 目錄,這個目錄下面有個叫做 HEAD 的文件,里面包含的當前分支的路徑信息: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ref: refs/heads/BRANCH-NAME
我們只要讀取這個文件,然后再和對應的路徑互相匹配一下就知道正確地分支名稱了。不要只是簡單的從 HEAD 內容中拆分出最后的 BRANCH-NAME,因為它不一定是正確地。
以下是 Aaron Crane 的實現方式: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Parses out the branch name from .git/HEAD:
find_git_branch () {
local dir=. head
until [ "$dir" -ef / ]; do
if [ -f "$dir/.git/HEAD" ]; then
head=$(< "$dir/.git/HEAD")
if [[ $head = ref:/ refs/heads/* ]]; then
git_branch=" → ${head#*/*/}"
elif [[ $head != '' ]]; then
git_branch=" → (detached)"
else
git_branch=" → (unknow)"
fi
return
fi
dir="../$dir"
done
git_branch=''
}
接下來,將這個函數加入到 PROMPT_COMMAND 中,保證 Bash 在創建 prompt 之前調用這個函數取得分支名稱: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PROMPT_COMMAND="find_git_branch; $PROMPT_COMMAND"
最后只要重新定義 PS1 變量即可: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Here is bash color codes you can use
black=$'/[/e[1;30m/]'
red=$'/[/e[1;31m/]'
green=$'/[/e[1;32m/]'
yellow=$'/[/e[1;33m/]'
blue=$'/[/e[1;34m/]'
magenta=$'/[/e[1;35m/]'
cyan=$'/[/e[1;36m/]'
white=$'/[/e[1;37m/]'
normal=$'/[/e[m/]'
PS1="$white[$magenta/u$white@$green/h$white:$cyan/w$yellow/$git_branch$white]/$ $normal"
以上的代碼你可以放在 ~/.profile 或者 ~/.bash_profile 等文件中即可,我的系統是 Snow Leopard,PS1 定義在 /etc/bashrc 中,所以我直接修改的這個文件。最終效果如下:

UPDATE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维西|
定兴县|
桐梓县|
清原|
沂南县|
萍乡市|
朝阳市|
大港区|
曲松县|
古田县|
鹤庆县|
正蓝旗|
皮山县|
临武县|
孟村|
延吉市|
镇雄县|
嘉兴市|
乌兰县|
黄陵县|
香港|
临猗县|
福安市|
平舆县|
亳州市|
石家庄市|
平原县|
铁力市|
北川|
平安县|
桂东县|
皋兰县|
阿拉尔市|
任丘市|
沭阳县|
锡林郭勒盟|
观塘区|
同德县|
全南县|
漾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