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PC頂級游戲本中Alienware可謂是獨樹一幟,而在近期ASUS的Gaming系列發力后這個局面已經開始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特別是之前GX700的誕生更是給頂級游戲本的世界帶來了一些改變,繼全球唯一水冷式電競筆電ROG GX700之后,華碩給大家上了一課,筆記本居然也可以配水冷?是的,ASUS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且會越走越遠,因為他們在時隔一年之后推出了ROG GX800系列!這一次的產品升級可以用爆炸來形容,兩路GTX 1080顯卡足以證明它的強悍。
而最終結果顯示,諸如華碩ROG GX800VHK這般強悍的雙GTX 1080游戲本,顯卡性能基本上與臺式機SLI相當,Pascal內核無疑是最大功臣,將桌面級和移動級顯卡的性能差異縮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令人印象深刻。

GX800無疑向世人證明了,游戲本的性能并不遜色于臺式機,雖然價格要遠高于DIY PC數倍,但是隨時隨地玩兒游戲,到處裝逼的技能,可不是臺式機能比的了的,這無疑是游戲本歷史上一個巨大的進化。
下面我們會“狠狠”地對GX800VHK進行一波“蹂躪”,畢竟價格如此高昂的移動核彈,我們是不可能輕易放過它的。
1、基本硬件信息
·硬件配置

GX800VHK采用18.4英寸IPS霧面4K超高清分辨率顯示屏,而之前的GX700為17.4英寸1080分辨率,可謂是大換血。處理器采用了英特爾最新的第七代Corei7-7820HK處理器,內存為64GB DDR4 SDRAM,搭載1.5T超大容量SSD;最重要的是兩塊GTX 1080 顯卡SLI,性能爆表。
說完配置,我們接下來要說說GX800VHK的外觀了。
2、外觀及拓展
整體來看,GX800VHK對于熟悉ROG系列高端游戲本的玩家來說,創意不大,但對于初次接觸或者不熟悉玩家國度ROG游戲本系列的朋友來說還是值得仔細賞析的,黑科技滿滿。
知道華碩ROG GFX72系列的游戲玩家對于GX800VHK的外觀一定不會太陌生,相對前者,后者最大的改變莫過于轉軸設計了。

A面總體對于熟悉GX700的玩家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對于期待華碩水冷筆記本的游戲迷來說多少有些失望,800系列外觀設計也并不能說有太多的新意,整體來說還是與華碩ROG于2015年末生產的GFX72系列有些相似。

GX800VHK銀灰色的金屬機身上有些許橙黃色元素點綴,玩家國度的LOGO和兩側燈條可以發出橙色燈光,在夜間觀賞起來還是非常酷炫的。

▲玩家國度的LOGO 與橙黃色的燈條交相輝映
B面是屏幕部分,正下方“REPUBLIC OF GAMERS”的品牌LOGO赫然醒目,頗具逼格。關于面板,我們會在下文詳細介紹。

C面鍵盤依舊沿襲華碩ROG系列的近經典方案,金屬與類膚質材質的黑白拼接與其中功能鍵和快捷鍵的設置對于游戲玩家來說才是制勝法寶。不過,GX800 一改之前的紅黑鍵盤設計,這次干脆變成簡約的黑白風,并植入了酷炫的RGB炫彩背光。燈光效果我們會在后邊詳細介紹鍵盤的環節著重分析,請大家繼續往下看。

而GX800VHK的D面與前一代產品的改進也不是很大,從通風口的排布我們可以知道,GX800VHK整體的風冷散熱從筆記本主機后側左右兩個出風口排風,在運行大型游戲的時候風扇噪音比較大,由于雙1080顯卡的產熱量驚人,在不安裝水冷的狀態下,風扇吹出來的風甚至有一些燙手,具體的散熱情況,我們也會在下文詳細講解。

REPUBLIC OF GAMERS”的品牌LOGO刻印在了機身背面的右下方位置,十分醒目。

用料方面,GX800VHK水冷裝置的主體材質是塑料,只有“T”字型扳手區域為金屬。兩側的網眼有散熱窗口設計。筆記本主機和水冷裝置間一共有多個連接點,筆記本與水冷前方的面板凸出的鎖口對好位置后按下“T”形大按鈕即可建立連接(通電情況下,連接成功時有聲音提示)。水冷裝置還支持熱插拔,只需按下前方的“PUSH”按鈕即可斷開連接。

▲GX800 HYDRO OVERCLOCKING SYSTEM(水冷塢)
下面我們著重介紹一下水冷散熱原理:水冷擴展塢工作時,水冷液從儲存罐中流出并且通過噴頭進入到筆記本設備的水循環管路中,然后水冷擴展塢的另外一個噴嘴對流經筆記本內部水循環管路中的高溫水冷液進行收集,此時經過大功率散熱風扇進行降溫后將返還至水冷液儲存罐中,其吸入冷空氣進一步降溫后完成下一個工作循環。當然關于水冷擴展塢本身是否會發生水冷液泄露等問題,對于ROG玩家國度來說,這種情況顯然是不會被允許的,也不會發生,玩家大可不必擔心。
經過實際的散熱測試,水冷塢并非噱頭;安裝水冷和不安裝的狀態下,Furmark的拷機測試結果還是有明顯不同的,詳盡的分析請看下文的散熱部分。
接下來我們說說這次進化比較明顯地屏幕吧。
·屏幕
華碩ROG GX800VHK采用18.4英寸IPS霧面屏幕,此次評測的版本采用的是4K分辨率的超高清屏幕,當前,采用4K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還是比較少見的。同時,ROG GX800VHK的屏幕支持G-Sync技術,這對于游戲筆記本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刷新率不足的問題可以通過G-Sync技術來保證一致性,以防止屏幕出現撕裂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IPS屏幕的優勢是可視角度高、響應速度快,色彩還原準確,是液晶面板里的高端產品。這回華碩全面采用高端配置,也是想一口氣把GX800VHK打造為地表最強游戲本。
空口無憑,我們接下來看一張圖,看看這IPS屏究竟怎么樣:

從正面拍攝的畫面顯示GX800這塊IPS屏的色彩還原度很高,鮮艷且靚麗;可視角度方面,我們采取從左側45度,右側45度和俯視45度三個角度來進行拍攝。在這種角度下,屏幕沒有泛白,只是亮度略微有所下降,色彩依舊十分艷麗。總體表現十分出色。
·鍵盤手感
大家都說,GX700的痛點之一就是其鍵盤部分;但ROG GX800VHK鍵盤的表現不錯,它配備自有品牌的MechTAG機械鍵盤。GX800VHK的鍵盤手感厚重,此次華碩采用的是茶軸鍵盤;比起青軸,段落感要弱很多,而對比黑軸,又不是直上直下的感覺,2mm即可觸發,屬于比較奢侈的機械軸。可以說是結合了青軸與黑軸的特點,很容易被大眾所接受,無論是打字還是玩游戲都有非常舒服的手感。

▲GX800VHK茶軸鍵盤
ASUS這次也使用了自己的機械鍵盤,明顯是在瞄準MSI的GT80為奮斗目標。不過GX800VHK這個鍵盤的按鍵比GT80的更薄;其他的亮點則是專門設置的宏鍵區和RGB鍵盤背光,和普通鍵盤相比觸感更實際和精確。而觸摸板則有著更大的尺寸和順滑的觸感。

最后補一張RGB鍵盤炫彩背光的動圖,是不是很酷炫呢。想要這種效果的話,可以在華碩自帶的軟件ROG Aura中調整,溫馨提示:此特效的名稱叫“漣漪”。

▲ROG Aura中的漣漪特效

▲GX800VHK 鍵盤RGB炫彩背光展示(漣漪特效)
·拓展端口
GX800VHK有著和GX700一樣多樣化的I/O接口。尤其是視頻輸出方面,HDMI2.0,DP1.4,雷電3三個不同類型的接口可以讓用戶外接多個4K,60HZ的顯示器,良心的3個USB3.0和2個USB3.1 Type-C接口,后方則預留給了水冷拓展塢的連接。這樣使得所有接口都必須設置在兩側,而大部分接口設置在左側。

▲右側端口:SD卡槽,兩個USB3.0接口

▲左側端口:電源,網線接口,HDMI,MiniDP,type-c x 2,USB 3.0,音頻接口

▲背部接口:水冷拓展塢系列端口
3、基準測試
GX800VHK搭載的英特爾酷睿i7-7820HK處理器,基于14nm制程工藝,核心代號為Kaby Lake,采用4核心8線程設計,初始主頻為2.90GHz,共享的三級緩存為8MB,其標準TDP為45W。

▲處理器基本信息

▲GX800VHK處理器性能測試
我們使用CINEBENCH R15對這顆處理器的性能進行了測試,其單核得分為184分,總體得分為932分,整體性能非常優秀,應該說應對目前的各種主流應用都能提供不錯的運算性能。

▲GX800VHK Fritz Chess運算能力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國際象棋軟件Fritz自帶的電腦棋力測試程序,由于支持多線程,而且他做的是大量科學計算,所以經常被用來測試電腦的科學運算能力,它通過模擬電腦思考國際象棋的算法通過測量部分測試電腦成績。可以看到i7-7820HK的8線程的具備每秒進行1600萬步運算的能力,是P3 1.0G處理器的大約33.5倍。

▲硬盤性能測試
GX800VHK配備了3條512G的SM951 NVME SSD,通過AS SSD Benchmark測試可以看到,它的硬盤的讀寫能力在游戲本當中還是十分出色的,其中讀取速度達到3021MB/s,寫入速度也達到了2558MB/s;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主流高端游戲本的SSD餓讀寫速度在500MB/s上下,可以說GX800VHK的這塊硬盤非常迅速,簡直到了逆天的程度。
接下來是重量級GPU的基本信息:

▲GPU-Z顯卡基本規格

▲AIDA64顯示GPU基本規格一覽

我們可以看到,GTX 1080顯卡采用全新的Pascal架構和16nm工藝,較上一代的GTX 980在各個參數屬性上均有較大的提升,而且GTX 1080的默認核心頻率達到了驚人的1607MHz,Boost頻率為1733MHz,說明這款產品完整支持DirectX 12 API以及異步運算,在DX12中有著更好的表現。

▲GPU Shark識別出的兩塊GTX 1080顯卡基本參數
在GTX 1080上,我們看到了其與上代基于Maxwell 2.0架構顯卡相類似的設計,主要區別就是每個GPC中多了一組SMs單元。這就讓這款顯卡能夠支持所有在GTX 900系列中的特性,以后使用到這款顯卡的玩家能夠獲得與其他采用基于Maxwell 2.0架構設計的顯卡的體驗。說了這么多抽象的概念,廣大玩家可能還是一頭霧水,隨后我們會進行游戲的實機測試,用更直觀的數值來體現GTX 1080的提升。
接下來我們還采用了PCMark 8對產品的整體性能進行了評估,測試項目為Home、Creative、Work三個項目 ,其主要包括Web瀏覽、文字處理、圖片處理、視頻處理等幾個方面,貼近用戶的實際應用模式。
Home模式最終得分:4783分

Creative模式最終得分:8518分

Work模式最終得分:4966分

從成績來看,GX800VHK應對日常辦公應用需求是毫無問題的。
4、散熱測試
接下來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游戲本散熱問題,前一段時間PChome放出了GX800VHK水冷拓展塢的開箱圖,想必大家已經對它有了一些了解了,那么實際的使用效果如何呢,我們細細道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可以說GX800VHK的水冷拓展塢對于硬件性能的提升還是有目共睹的,下面先上一組FurMark的拷機比較圖。


▲GPU初始溫度60°C
在測試開始時,GPU溫度為60°C;在未連接水冷的情況下,


▲未加水冷測試:GPU最終溫度82°C
經過將近40分鐘的拷機測試,GPU溫度穩定在82°C左右,不再上升。在不加水冷的情況下,還是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機身發燙,82°C的確溫度不算低。


▲搭載水冷測試:GPU最終溫度74°C
當然,在加入了水冷系統以后,我們對GX800VHK進行了45分鐘的拷機測試,溫度穩定在了74°C左右,比之前裸奔溫度降低了8°C,可以說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
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我們再次加入了3Dmark Time Spy的測試,加水冷和裸奔的跑分結果如下:

▲未加入水冷模塊Time Spy得分:10009分

▲加入水冷模塊后Time Spy跑分:10627分
可以看到,加入了水冷的GX800VHK在3Dmark的Time Spy測試環節中分數提高了將近600分,可見水冷系統對于硬件的性能提升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最后是Fire Strike壓力測試,意思就是連續跑20次Fire Stirke的Benckmark,來衡量機器的散熱是否能達到理想水平。
我們分別選取了1080分辨率下的普通測試以及在4K超高分辨率下的進階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Fire Strike壓力測試98.9%——通過測試
Fire Strike一般測試,GX800VHK輕松過關。

▲Fire StrikeUltra壓力測試92.5%——未通過測試
我們可以看到,在4K分辨率下,GX800VHK發熱量很大,即使在搭載了水冷塢的情況下,還是未能通過Fire Strike的進階測試,可見兩路GTX1080的產熱量是有多么的驚人,看來華碩從現在就要考慮一下,下一代的產品散熱問題該如何解決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