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系統 > Linux > 正文

設置自動清理Linux系統中n天前的文件的方法

2020-07-10 11:13:45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服務器每周會產生一次全局備份文件,大小約100G左右,需要定期清理。

工作時間網站訪問大,服務器I/O高的時候刪除大數據會對服務器狀態產生不好的影響。于是想利用計劃任務自動執行。

在我的備份目錄/bakcup下,每次備份文件均以日期形式命名目錄名: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ls

2013-12-23  2014-01-06  2014-01-20  2014-02-03
2013-12-30  2014-01-13  2014-01-27  2014-02-10
刪除部分備份同時保留部分,可以使用find命令,如我要保留最近四周備份的文件,每次備份間隔七天: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find /bakcup/ -maxdepth 1 -type d -mtime +28

/bakcup/2014-01-06
/bakcup/2014-01-13
/bakcup/2013-12-23
/bakcup/2013-12-30
-maxdepth 1:設置查找目錄深度為1,只在/backup目錄下查找,如不加此參數會將下級目錄中的文件都列出

-type d:設置查找類型為目錄

-mtime +28:查找28天前的目錄

查找結束后可用-exec參數連接刪除命令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rsync --delete-before -d /data/test/ {} /;

所以,整個命令就是:


復制代碼
代碼如下:

# find /bakcup/ -maxdepth 1 -type d -mtime +28 -exec rsync --delete-before -d /data/test/ {} /;


最后可以把命令放入腳本,設置crontab自動執行。

提醒:

使用命令前,應先在服務器上試用查找部分的命令,如只查找出要清理的目錄,則可以繼續。

不排除某些系統會將./目錄查找出來,一定要看清楚,防止出現意外情況。

另外可將-exec替換為-ok,效果相同,在刪除前提醒用戶確認。

PS:rm命令與rsync命令的效率比較
rm
rm命令大量調用了lstat64和unlink,可以推測刪除每個文件前都從文件系統中做過一次lstat操作。
lstat64的次數低于文件總數,還有另外的原因,之后會在另一篇文章中說明。
getdirentries64這個調用比較關鍵。
過程:正式刪除工作的第一階段,需要通過getdirentries64調用,分批讀取目錄(每次大約為4K),在內存中建立rm的文件列表;第二階段,lstat64確定所有文件的狀態;第三階段,通過unlink執行實際刪除。這三個階段都有比較多的系統調用和文件系統操作。
rsync
rsync所做的系統調用很少。
沒有針對單個文件做lstat和unlink操作。
命令執行前期,rsync開啟了一片共享內存,通過mmap方式加載目錄信息。
只做目錄同步,不需要針對單個文件做unlink。
另外,在其他人的評測里,rm的上下文切換比較多,會造成System CPU占用較多——對于文件系統的操作,簡單增加并發數并不總能提升操作速度。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克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吴旗县| 资中县| 文安县| 广东省| 辉南县| 湖口县| 论坛| 建德市| 大连市| 海淀区| 元阳县| 即墨市| 诸城市| 镇远县| 长宁区| 肇源县| 彰化县| 万盛区| 沾化县| 莱芜市| 古丈县| 凤城市| 大厂| 五台县| 灵丘县| 宁都县| 彰化市| 图片| 隆昌县| 察隅县| 穆棱市| 安化县| 安达市| 鹰潭市| 九江市| 濉溪县| 赤峰市| 德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