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快捷鍵:
Ctrl+d 鍵盤輸入結束或退出終端
Ctrl+s 暫定當前程序,暫停后按下任意鍵恢復運行
Ctrl+z 將當前程序放到后臺運行,恢復到前臺為命令fg
Ctrl+a 將光標移至輸入行頭,相當于Home鍵
Ctrl+e 將光標移至輸入行末,相當于End鍵
Ctrl+k 刪除從光標所在位置到行末
Alt+Backspace 向前刪除一個單詞
Shift+PgUp 將終端顯示向上滾動
Shift+PgDn 將終端顯示向下滾動
通配符
終端里面輸入的通配符是由shell處理的,不是由所涉及到命令語句處理的,它只會出現在命令的“參數值”里。當shell在“參數值”中遇到了通配符時,shell會將其當作路徑或文件名去在磁盤上搜尋可能的匹配:若符合要求的匹配存在,則進行代換(路徑擴展);否則就將該通配符作為一個普通字符傳遞給“命令”,然后再由命令進行處理。總之,通配符 實際上就是一種shell實現的路徑擴展功能。在通配符被處理后,shell會先完成該命令的重組,然后再繼續處理重組后的命令,直至執行該命令。
例如:
一般命令
1.系統調用
2.庫函數,涵蓋了C標準函數庫
3.特殊文件(通常是/dev中的設備)和驅動程序
4.文件格式和約定
5.游戲和屏保
6.雜項
7.系統管理命令和守護進程
要查看相應區段的內容,就在man后面加上相應區段的數字即可,如:
Linux用戶管理
Linux是一個可以實現多用戶登錄的操作系統,本文記錄了Linux的用戶管理,包括查看、創建用戶和用戶組,以及文件的權限機制。
Linux是一個可以實現多用戶登錄的操作系統,比如李雷和韓梅梅都可以同時登陸同一臺主機,他們共享一些主機的資源,但他們也分別有自己的用戶空間,用于存放各自的文件。實際上他們的文件都是放在同一個物理磁盤上的甚至同一個邏輯分區或者目錄里,但他們互相不可以看到或操作對方的文件,這正是Linux用戶管理和權限機制。
查看用戶
直接使用whoami命令可以查看當前登錄用戶的用戶名,此外還有who命令可以查看更多詳細的信息。
創建用戶
root權限,是系統權限的一種。root是Linux和unix系統中的超級管理員用戶帳戶,該帳戶擁有整個系統至高無上的權力,所有對象他都可以操作,所以很多黑客在入侵系統的時候,都要把權限提升到root權限。root賬戶就相當于Linux的“上帝”。
一般登錄系統時都是以普通賬戶的身份登錄的(即“凡人”)。如果要添加一個用戶(上帝造人),那么需要“借用”一下上帝的權力,即使用sudo命令。使用這個命令有兩個大前提,一是你要知道當前登錄用戶的密碼,二是當前用戶必須在sudo用戶組。
sudo adduser <user>:創建一個新用戶(默認會自動創建一個同名的用戶組),同時會在/home目錄下創建一個對應的文件夾
su -l <user>:切換登錄用戶
exit(或CTRL+D):退出當前登錄用戶
用戶組
在linux里面每個用戶都有一個歸屬(用戶組),用戶組簡單地理解就是一組用戶的集合,它們共享一些資源和權限,同時擁有私有資源。一個用戶可以屬于多個用戶組。
groups <user>:查看user屬于哪個用戶組。輸出內容冒號之前表示用戶,之后表示該用戶所屬的用戶組。
cat /etc/group |sort:輸出如下所示。/etc/group文件內容包括用戶組(Group)、用戶組口令、GID及該用戶組所包含的用戶(User),每個用戶組一條記錄。格式為group_name:password:GID:user_list,其中密碼字段為表示密碼不可見。
daemon::1:root
kmem::2:root
sys::3:root ……
usermod -G <group> <user>:為用戶添加用戶組(需要root權限)。可以用這個命令把用戶加入sudo組,這樣這個用戶就能借用root權限。
deluser <user> --remove-home:刪除用戶(需要root權限)。--remove-home參數表示連帶刪除home目錄下的文件夾。
Linux文件權限
ls命令可以列出當前文件夾的文件,附帶參數說明如下:
-l:以較詳細的格式列出文件(如下所示)
-A:顯示除了.(當前目錄),..上一級目錄之外的包含隱藏文件的所有文件(Linux下以.開頭的文件為隱藏文件)
-dl <dir>:查看某一個目錄的完整屬性,而不是顯示目錄里面的文件屬性
-sSh:小s為顯示文件大小,大S為按文件大小排序,h顯示所有文件大小,并以普通人類能看懂的方式呈現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