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為市民的生活通訊、日常交流帶來了便利,但隨著使用人數越來越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個社交工具。昨天,省公安廳梳理出五大微信詐騙手法,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手法一:利用代購詐騙。
以“價格非常優惠”為誘餌,稱可以提供打折代購,但當受害人付了代購款后,詐騙分子就會以“商品被海關扣下,要加繳關稅”等理由要加付“關稅”,等受害人錢付了,怎么也收不到貨品。
警方提醒:應到正規網站購物。
手法二:二維碼詐騙。
以商品為誘餌,給你返利或者便宜,再發送商品二維碼,實則是木馬病毒。一旦安裝,木馬就會盜取你的應用賬號、密碼。
警方提醒:手機不要隨便安裝不明程序。
手法三:身份偽裝詐騙。
詐騙者一般裝成高富帥或者白富美,搭訕后騙取你的信任,進而以借錢、商業資金緊張、手術等為由騙取錢財。
警方提醒:“交友”需謹慎。
手法四:點贊詐騙。
一是說集滿多少個贊就可以獲得禮品或優惠,實際等你集滿了足夠的贊,去兌換禮品或是領取免費消費卡時,卻發現拿到手的獎勵“縮水”了。另一種詐騙是有的商家發布“點贊”信息時,就留了“后手”,并不透露商家具體位置,而是寫著電話通知,要求參與者將自己的電話和姓名發到微信平臺,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數量夠了,這種“皮包”網站就會自動消失,其目的是套取個人信息。
警方提醒:對點贊送禮的信息應先查證,打個電話咨詢一下,必要時可以把咨詢答復錄下來。
手法五:假公眾賬號詐騙。
在微信平臺上使用類似于“交通違章查詢”這樣的公眾賬號名稱,讓你誤以為這是官方的微信發布賬號,然后再進行詐騙。
警方提醒:對于各類公眾賬號要提高警惕,多方求證真偽。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