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A則是三星推出的一種面板類型,它在富士通MVA面板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是一種圖像垂直調整技術,該技術直接改變液晶單元結構,讓顯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獲得優于MVA的亮度輸出和對比度。此外在這兩種類型基礎上又延出改進型S-PVA和P-MVA兩種面板類型,主要是在色彩、響應時間和可視角度等方面,繼續作出有效改善。
不用屋脊形的凸起物如何生成傾斜的電場呢?PVA很巧妙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如圖,PVA上的ITO不再是一個完整的薄膜,而是被光刻了一道道的縫,上下兩層的縫并不對應,從剖面上看,上下兩端的電極正好依次錯開,平行的電極之間也恰好形成一個傾斜的電場來調制光線。
CPA模式廣視角技術嚴格來說也屬于VA陣營的一員。在未加電狀態下,液晶分子跟VA模式一慣特性一樣都是分子長軸垂直于面板方向互相平行排列。如圖,CPA模式的每個像素都具有多個方形圓角的次像素電極,當電壓加到液晶層次像素電極和另一面的電極上時,形成一個對角的電場驅使液晶向中心電極方向傾斜。各液晶分子朝著中心電極呈放射的焰火狀排列。由于像素電極上的電場是連續變化的,所以這種廣視角模式被稱作“連續焰火狀排列(CPA)”模式。
除了IPS規格面板外,常見廣視角液晶還有VA面板。它的特點是采用垂直多疇液晶分子,所以總能看到相交的液晶晶格。具有代表性的是三星的S-PVA和友達光電/奇美電的MVA。注意下凸中三星S-PVA面板中的三角形晶格是有兩個垂直相交的小三角形組成,并且不可單獨工作,上下連續兩排晶格凸起方向交錯,如果全開就會組成類似長條形顆粒晶格。
VA屏同樣擁有廣角特色,在圍觀之下色彩
正在擠壓 擠壓過后
下面我們一起簡單總結一下VA屏的優缺點:
IPS改變了液晶分子的排列和電極的分布,工作時的情況也有了改變。當不施加電壓的時,液晶完全不會旋轉,兩個取向層成90度垂直,就會顯示出比較純的黑色,這也是IPS比TN+FILM的強項。施加電壓后,液晶分子旋轉到垂直的為止,光線便可以通過。所以大家看到,IPS與TN-LCD在施加和不施加電壓的顯示效果是正好相反的。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加不加電壓,IPS的液晶分子都是平躺著轉的,由于它天生的這項特性,所以它在大視角下的對比與色偏表現是三種液晶技術中最好的,不需要額外動啥手腳。
S-IPS
H-IPS
擠壓過后
與早期IPS面板想比,通過導入人字形電極和雙疇模式,改善了特定角度的灰階逆轉現象并進一步拓寬視角,實現了S-IPS(Super IPS)178度廣視角技術。不僅在左右視角廣度達到178°,仰角俯角有效收視范圍也能達了178°。確保在任意角度觀看時,都能真實再現精彩畫面,很好的解決了相對而言視角范圍較小、側面觀看時畫面略有失真的問題。此外,LG利用獨有的TR波形校正技術,將對比度提升到10000:1,極大改善了屏幕的明暗對比度,透光性能突出,從而使亮度、對比度提高,確保任何場景都可以完美展示最細膩的畫面。
廣角液晶分子需要更高的電壓才能驅動偏轉,所以要保證一定的亮度,必須要加大耗電量。不過16:9設計的顯示器,燈管數量降低,并且部分顯示器默認最大亮度調低了,所以會出現比較理想的情況。如上圖的AOC iF23采用2燈管的16:9設計,所以功耗得到較好控制,但總的來說IPS面板的功耗還是比TN高不少的。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