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一名沉迷于Python無法自拔的蛇友,為提高水平,把Python的重點和有趣的實例發在簡書上。
一、遞歸
是指函數/過程/子程序在運行過程序中直接或間接調用自身而產生的重入現象。在計算機編程里,遞歸指的是一個過程:函數不斷引用自身,直到引用的對象已知。使用遞歸解決問題,思路清晰,代碼少。但是在主流高級語言中(如C語言、Pascal語言等)使用遞歸算法要耗用更多的??臻g,所以在堆棧尺寸受限制時(如嵌入式系統或者內核態編程),應避免采用。所有的遞歸算法都可以改寫成與之等價的非遞歸算法。
(來源于百度,看不懂正常,術語就是不說人話)
下面是筆者的個人理解:遞歸就是在函數內部調用自己的函數被稱之為遞歸。
看不懂?形象的舉幾個例子!
真的形象!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下面我們通過遞歸來理解遞歸!
二、實例
#直接調用自己:def func():  print('from func')  func()func()#間接調用自己def foo():  print('from foo')  bar()def bar():  print('from bar')  foo()foo()#遞歸的實現:def age(n): if n == 1: return 18 return age(n-1)+2print(age(5))# age(5)=age(4)+2 第一次進入# age(4)=age(3)+2 第二次進入# age(3)=age(2)+2 第三次進入# age(2)=age(1)+2 第四次進入# age(1)=18 第五次進入,最后判斷終止條件# age(n)=age(n-1)+2 #n>1 遞歸終止條件# age(1)=18 #n=1 等于終止條件
三、遞歸的回溯與遞推
遞推:像上邊遞歸實現所拆解,遞歸每一次都是基于上一次進行下一次的執行,這叫遞推
回溯:則是在遇到終止條件,則從最后往回返一級一級的把值返回來,這叫回溯
# 實例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17,]],19]]]]]]]def search(l): for item in l: if type(item) is list: search(item) else: print(item)search(l)
三、實例代碼
階乘
def fact(n): if n==1: return 1 return n * fact(n -1)
上面就是一個實現階層的遞歸函數,我們來試一試。
>>> fact(1)1>>> fact(5)120>>>fact(100)9332621544394415268169923885626670049071596826438162146859296389521759999322991560894146397615651828625369792082722375825118521091686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可能有點懵吧,來看一看計算過程吧:
===> fact(5)
===> 5 * fact(4)
===> 5 * (4 * fact(3))
===> 5 * (4 * (3 * fact(2)))
===> 5 * (4 * (3 * (2 * fact(1))))
|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