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文管理器和with塊,具體內容如下
上下文管理器對象存在的目的是管理 with 語句,就像迭代器的存在是為了管理 for 語句一樣。
with 語句的目的是簡化 try/finally 模式。這種模式用于保證一段代碼運行完畢后執行某項操作,即便那段代碼由于異常、 return 語句或 sys.exit() 調用而中止,也會執行指定的操作。 finally 子句中的代碼通常用于釋放重要的資源,或者還原臨時變更的狀態。
==上下文管理器協議包含enter和exit兩個方法==。 with 語句開始運行時,會在上下文管理器對象上調用enter方法。 with 語句運行結束后,會在上下文管理器對象上調用exit方法,以此扮演 finally 子句的角色。
==執行 with 后面的表達式得到的結果是上下文管理器對象,把值綁定到目標變量上(as 子句)是在上下文管理器對象上調用enter方法的結果==。with 語句的 as 子句是可選的。對 open 函數來說,必須加上 as子句,以便獲取文件的引用。不過,有些上下文管理器會返回 None,因為沒什么有用的對象能提供給用戶。
with open('mirror.py') as fp: ...自定義的上下文類:
class A: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enter') return self.name 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 print('gone')with A('xiaozhe') as dt: print(dt)contextlib模塊
contextlib 模塊中還有一些類和其他函數,使用范圍更廣。
closing:如果對象提供了 close() 方法,但沒有實現enter/exit協議,那么可以使用這個函數構建上下文管理器。
suppress:構建臨時忽略指定異常的上下文管理器。
@contextmanager:==這個裝飾器把簡單的生成器函數變成上下文管理器==,這樣就不用創建類去實現管理器協議了。
ContextDecorator:這是個基類,用于定義基于類的上下文管理器。這種上下文管理器也能用于裝飾函數,在受管理的上下文中運行整個函數
ExitStack:這個上下文管理器能進入多個上下文管理器。 with 塊結束時, ExitStack 按照后進先出的順序調用棧中各個上下文管理器的exit方法。
==使用最廣泛的是 @contextmanager 裝飾器,因此要格外留心。這個裝飾器也有迷惑人的一面,因為它與迭代無關,卻要使用 yield 語句==。
使用@contextmanager
@contextmanager 裝飾器能減少創建上下文管理器的樣板代碼量,不用編寫一個完整的類定義enter和exit方法,而只需實現有一個 yield 語句的生成器,生成想讓enter方法返回的值。
在使用 @contextmanager 裝飾的生成器中, yield 語句的作用是把函數的定義體分成兩部分: ==yield 語句前面的所有代碼在 with 塊開始時(即解釋器調用enter方法時)執行, yield 語句后面的代碼在 with 塊結束時(即調用exit方法時)執行==。
import contextlib@contextlib.contextmanagerdef test(name): print('start') yield name print('end')with test('zhexiao123') as dt: print(dt) print('doing something')實現原理
contextlib.contextmanager 裝飾器會把函數包裝成實現enter和exit方法的類。類的名稱是 _GeneratorContextManager。
這個類的enter方法有如下作用:
1. 調用生成器函數,保存生成器對象(這里把它稱為 gen)。
2. 調用 next(gen),執行到 yield 關鍵字所在的位置。
3. 返回 next(gen) 產出的值,以便把產出的值綁定到 with/as 語句中的目標變量上。
with 塊終止時,exit方法會做以下幾件事:
1. 檢查有沒有把異常傳給 exc_type;如果有,調用 gen.throw(exception),在生成器函數定義體中包含 yield 關鍵字的那一行拋出異常。
2. 否則,調用 next(gen),繼續執行生成器函數定義體中 yield 語句之后的代碼。
異常處理
為了告訴解釋器異常已經處理了,exit方法會返回 True,此時解釋器會壓制異常。如果exit方法沒有顯式返回一個值,那么解釋器得到的是 None,然后向上冒泡異常。
使用 @contextmanager 裝飾器時,默認的行為是相反的:裝飾器提供的exit方法假定發給生成器的所有異常都得到處理了,因此應該壓制異常。 如果不想讓 @contextmanager 壓制異常,必須在被裝飾的函數中顯式重新拋出異常。
上面的代碼有個bug:如果在 with 塊中拋出了異常, Python 解釋器會將其捕獲,然后在 test 函數的 yield 表達式里再次拋出。但是,那里沒有處理錯誤的代碼,因此 test 函數會中止。
使用 @contextmanager 裝飾器時,要把 yield 語句放在 try/finally 語句中,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上下文管理器的用戶會在 with 塊中做什么。
import contextlib@contextlib.contextmanagerdef test(name): print('start') try: yield name except: raise ValueError('error') finally: print('end')with test('zhexiao123') as dt: print(dt) print('doing something')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VEVB武林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