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實例講述了Python切片工具pillow用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具體如下:
切片:使用切片將源圖像分成許多的功能區域
因為要對圖片進行切片裁剪,所以用到切片工具必不可少,在ubuntu下有很多的圖片處理工具,如 GIMP(Ubuntu的下的Photoshop),shotwell,shotter等等。
但是我想吧一張圖片剪裁下來,用那些工具不怎么方便(其實可能是我沒有找到而已),于是上網搜索資料,發現各式各類的工具,其中發現了pollow這款工具。
算是Python下的一個模塊吧,這個模塊很強大,是一個圖像處理庫,有關pillow的介紹,可參考本站相關文章。
下面開始安裝,其實很簡單,使用pip進行:
pip install pillow
回車即可 沒有pip安裝pip,不知道pip的見我的博客:
下面說說怎么剪切,新建Python文件:
# coding=utf-8from PIL import Imageimport osdef mkdir(path): # 去除首位空格 path=path.strip() # 去除尾部 / 符號 path=path.rstrip("//") # 判斷路徑是否存在 # 存在 True # 不存在 False isExists=os.path.exists(path) # 判斷結果 if not isExists: # 如果不存在則創建目錄 print path+' 創建成功' # 創建目錄操作函數 os.makedirs(path) return True else: # 如果目錄存在則不創建,并提示目錄已存在 print path+' 目錄已存在' return Falsecnt = 0imageName = 'mageStand.png'pathName = 'mageStand'img = Image.open(imageName)ori_w,ori_h = img.sizerow = 4col = 4for j in range(0, col): Y = j*ori_h/col Y_end = Y + ori_h/col for i in range(0, row): X = i*ori_w/row X_end = X + ori_w/row print X, X_end if 8 == cnt: pathName+="adv" cnt = 0 mkdir(pathName) fileName = '%s/a_%d.png' %(pathName, cnt) img.crop((X, Y, X_end, Y_end)).save( fileName ) cnt+=1imageName和pathName進行相應的替換即可,OK!完事!
希望本文所述對大家Python程序設計有所幫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