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編程 > Python > 正文

深入講解Python中的迭代器和生成器

2019-11-25 17:03:17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在Python中,很多對象都是可以通過for語句來直接遍歷的,例如list、string、dict等等,這些對象都可以被稱為可迭代對象。至于說哪些對象是可以被迭代訪問的,就要了解一下迭代器相關的知識了。

迭代器

迭代器對象要求支持迭代器協議的對象,在Python中,支持迭代器協議就是實現對象的__iter__()和next()方法。其中__iter__()方法返回迭代器對象本身;next()方法返回容器的下一個元素,在結尾時引發StopIteration異常。

__iter__()和next()方法

這兩個方法是迭代器最基本的方法,一個用來獲得迭代器對象,一個用來獲取容器中的下一個元素。

對于可迭代對象,可以使用內建函數iter()來獲取它的迭代器對象:

20151026160018652.jpg (624×148)

例子中,通過iter()方法獲得了list的迭代器對象,然后就可以通過next()方法來訪問list中的元素了。當容器中沒有可訪問的元素后,next()方法將會拋出一個StopIteration異常終止迭代器。

其實,當我們使用for語句的時候,for語句就會自動的通過__iter__()方法來獲得迭代器對象,并且通過next()方法來獲取下一個元素。

自定義迭代器

了解了迭代器協議之后,就可以自定義迭代器了。

下面例子中實現了一個MyRange的類型,這個類型中實現了__iter__()方法,通過這個方法返回對象本身作為迭代器對象;同時,實現了next()方法用來獲取容器中的下一個元素,當沒有可訪問元素后,就拋出StopIteration異常。

class MyRang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  self.idx = 0  self.n = n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next(self):  if self.idx < self.n:   val = self.idx   self.idx += 1   return val  else:   raise StopIteration()class MyRang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  self.idx = 0  self.n = n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next(self):  if self.idx < self.n:   val = self.idx   self.idx += 1   return val  else:   raise StopIteration()

這個自定義類型跟內建函數xrange很類似,看一下運行結果:

myRange = MyRange(3)for i in myRange: print i

20151026160048402.jpg (437×70)

迭代器和可迭代對象

在上面的例子中,myRange這個對象就是一個可迭代對象,同時它本身也是一個迭代器對象。

看下面的代碼,對于一個可迭代對象,如果它本身又是一個迭代器對象,就會有下面的 問題,就沒有辦法支持多次迭代。

20151026160106053.jpg (624×100)

為了解決上面的問題,可以分別定義可迭代類型對象和迭代器類型對象;然后可迭代類型對象的__iter__()方法可以獲得一個迭代器類型的對象。看下面的實現:

class Zrange: def __init__(self, n):  self.n = n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ZrangeIterator(self.n)class ZrangeIterator: def __init__(self, n):  self.i = 0  self.n = n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next(self):  if self.i < self.n:   i = self.i   self.i += 1   return i  else:   raise StopIteration() zrange = Zrange(3)print zrange is iter(zrange)   print [i for i in zrange]print [i for i in zrange]


代碼的運行結果為:

20151026160126302.jpg (510×75)

其實,通過下面代碼可以看出,list類型也是按照上面的方式,list本身是一個可迭代對象,通過iter()方法可以獲得list的迭代器對象:

20151026160205229.jpg (624×105)

生成器

在Python中,使用生成器可以很方便的支持迭代器協議。生成器通過生成器函數產生,生成器函數可以通過常規的def語句來定義,但是不用return返回,而是用yield一次返回一個結果,在每個結果之間掛起和繼續它們的狀態,來自動實現迭代協議。

也就是說,yield是一個語法糖,內部實現支持了迭代器協議,同時yield內部是一個狀態機,維護著掛起和繼續的狀態。

下面看看生成器的使用:

20151026160220809.jpg (624×157)

在這個例子中,定義了一個生成器函數,函數返回一個生成器對象,然后就可以通過for語句進行迭代訪問了。

其實,生成器函數返回生成器的迭代器。 “生成器的迭代器”這個術語通常被稱作”生成器”。要注意的是生成器就是一類特殊的迭代器。作為一個迭代器,生成器必須要定義一些方法,其中一個就是next()。如同迭代器一樣,我們可以使用next()函數來獲取下一個值。

生成器執行流程

下面就仔細看看生成器是怎么工作的。

從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到,生成器函數跟普通的函數是有很大差別的。

結合上面的例子我們加入一些打印信息,進一步看看生成器的執行流程:

20151026160240659.jpg (624×340)

通過結果可以看到:

當調用生成器函數的時候,函數只是返回了一個生成器對象,并沒有 執行。
當next()方法第一次被調用的時候,生成器函數才開始執行,執行到yield語句處停止
next()方法的返回值就是yield語句處的參數(yielded value)
當繼續調用next()方法的時候,函數將接著上一次停止的yield語句處繼續執行,并到下一個yield處停止;如果后面沒有yield就拋出StopIteration異常。
生成器表達式

在開始介紹生成器表達式之前,先看看我們比較熟悉的列表解析( List comprehensions),列表解析一般都是下面的形式。

[expr for iter_var in iterable if cond_expr]

迭代iterable里所有內容,每一次迭代后,把iterable里滿足cond_expr條件的內容放到iter_var中,再在表達式expr中應該iter_var的內容,最后用表達式的計算值生成一個列表。

例如,生成一個list來保護50以內的所以奇數:

[i for i in range(50) if i%2]

生成器表達式是在python2.4中引入的,當序列過長, 而每次只需要獲取一個元素時,應當考慮使用生成器表達式而不是列表解析。生成器表達式的語法和列表解析一樣,只不過生成器表達式是被()括起來的,而不是[],如下:

(expr for iter_var in iterable if cond_expr)

看一個例子:

20151026160302973.jpg (624×140)

生成器表達式并不是創建一個列表, 而是返回一個生成器,這個生成器在每次計算出一個條目后,把這個條目”產生”(yield)出來。 生成器表達式使用了”惰性計算”(lazy evaluation),只有在檢索時才被賦值(evaluated),所以在列表比較長的情況下使用內存上更有效。

繼續看一個例子:

20151026160320783.jpg (624×105)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生成器表達式產生的生成器,它自身是一個可迭代對象,同時也是迭代器本身。

遞歸生成器

生成器可以向函數一樣進行遞歸使用的,下面看一個簡單的例子,對一個序列進行全排列:

def permutations(li): if len(li) == 0:  yield li else:  for i in range(len(li)):   li[0], li[i] = li[i], li[0]   for item in permutations(li[1:]):    yield [li[0]] + itemfor item in permutations(range(3)): print itemdef permutations(li): if len(li) == 0:  yield li else:  for i in range(len(li)):   li[0], li[i] = li[i], li[0]   for item in permutations(li[1:]):    yield [li[0]] + item for item in permutations(range(3)): print item

 生成器的send()和close()方法

生成器中還有兩個很重要的方法:send()和close()。

send(value):
從前面了解到,next()方法可以恢復生成器狀態并繼續執行,其實send()是除next()外另一個恢復生成器的方法。

Python 2.5中,yield語句變成了yield表達式,也就是說yield可以有一個值,而這個值就是send()方法的參數,所以send(None)和next()是等效的。同樣,next()和send()的返回值都是yield語句處的參數(yielded value)

關于send()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調用send傳入非None值前,生成器必須處于掛起狀態,否則將拋出異常。也就是說,第一次調用時,要使用next()語句或send(None),因為沒有yield語句來接收這個值。

close():
這個方法用于關閉生成器,對關閉的生成器后再次調用next或send將拋出StopIteration異常。

下面看看這兩個方法的使用:

20151026160351797.jpg (690×304)

總結

本文介紹了Python迭代器和生成器的相關內容。

  • 通過實現迭代器協議對應的__iter__()和next()方法,可以自定義迭代器類型。對于可迭代對象,for語句可以通過iter()方法獲取迭代器,并且通過next()方法獲得容器的下一個元素。
  • 像列表這種序列類型的對象,可迭代對象和迭代器對象是相互獨立存在的,在迭代的過程中各個迭代器相互獨立;但是,有的可迭代對象本身又是迭代器對象,那么迭代器就沒法獨立使用。
  • itertools模塊提供了一系列迭代器,能夠幫助用戶輕松地使用排列、組合、笛卡爾積或其他組合結構。
  • 生成器是一種特殊的迭代器,內部支持了生成器協議,不需要明確定義__iter__()和next()方法。
  • 生成器通過生成器函數產生,生成器函數可以通過常規的def語句來定義,但是不用return返回,而是用yield一次返回一個結果。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临夏县| 积石山| 蒲城县| 沽源县| 涿鹿县| 高州市| 民权县| 张家川| 怀集县| 盐源县| 横峰县| 洛浦县| 报价| 淮阳县| 松溪县| 上思县| 汉源县| 英超| 炎陵县| 东乡县| 寻乌县| 香港| 句容市| 绥阳县| 务川| 大邑县| 泰和县| 台前县| 千阳县| 翼城县| 宜君县| 华容县| 蓬安县| 错那县| 灵寿县| 颍上县| 奉新县| 始兴县| 增城市| 柘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