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包"機制
微信小程序采用的是類似離線包加載方案,以轉(zhuǎn)轉(zhuǎn)小程序為例,當用戶第一次打開時會先下載好所有代碼,然后再加載頁面;當用戶再次進入轉(zhuǎn)轉(zhuǎn)小程序時,會直接使用已下載的代碼,省去了代碼下載的過程,打開速度更快。
看似很美好的設(shè)計,但有兩個問題:
問題看似不大,但對轉(zhuǎn)轉(zhuǎn)有很大影響,例如進行微信廣告投放時,用戶從點擊廣告到加載第一個頁面之間的流失率竟能到達40%,這顯然是FE無法接受的性能,而小程序分包加載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
分包加載
小程序的分包加載機制實際上是離線包和M頁的一種結(jié)合機制,即你可以把代碼劃分成主包+N個分包,官方定義:
在小程序啟動時,默認會下載主包并啟動主包內(nèi)頁面,如果用戶需要打開分包內(nèi)某個頁面,客戶端會把對應分包下載下來,下載完成后再進行展示。
總結(jié)如下:
特性
關(guān)于主包
關(guān)于分包
這樣的好處是進入主包頁面時,需要下載的代碼量小了很多,白屏時間更短,體驗更佳。
在小程序開發(fā)的過程中,小程序的體積會隨著版本的迭代變的越來越大,這時候我們就希望能夠?qū)⑿〕绦蚍殖啥鄠€包從服務器下載,這樣既可以加快首屏的渲染也便于后續(xù)按需加載的實現(xiàn)。小程序在微信客戶端 6.6.0,基礎(chǔ)庫 1.7.3 及以上版本開始支持 分包功能。
在構(gòu)建小程序分包項目時,構(gòu)建會輸出一個或多個分包。每個使用分包小程序必定含有一個主包。所謂的主包,即放置默認啟動頁面/TabBar 頁面,以及一些所有分包都需用到公共資源/JS 腳本;而分包則是根據(jù)開發(fā)者的配置進行劃分。
在小程序啟動時,默認會下載主包并啟動主包內(nèi)頁面,當用戶進入分包內(nèi)某個頁面時,客戶端會把對應分包下載下來,下載完成后再進行展示。

配置方法

配置例子
{ "pages": ["pages/index", "pages/shopcart"], "subpackages": [ { "root": "packageA", "pages": ["pages/mine", "pages/order"] }, { "root": "packageB", "name": "pack2", "pages": ["pages/detail", "pages/pay"] } ]}├── app.js├── app.json├── app.wxss├── packageA│ └── pages│ ├── mine│ └── order├── packageB│ └── pages│ ├── pay│ └── detail├── pages│ ├── index│ └── shopcart└── utils
打包原則
subpackages 后,將按 subpackages 配置路徑進行打包,subpackages 配置路徑外的目錄將被打包到 app(主包) 中subpackage 的根目錄不能是另外一個 subpackage 內(nèi)的子目錄tabBar 頁面必須在 app(主包)內(nèi)引用原則
packageA 無法 require packageB JS 文件,但可以 require app、自己 package 內(nèi)的 JS 文件packageA 無法 import packageB 的 template,但可以 require app、自己 package 內(nèi)的 templatepackageA 無法使用 packageB 的資源,但可以使用 app、自己 package 內(nèi)的資源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武林網(wǎng)。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