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說,如果過程能夠2次或多次引用同樣的內存地址,那么過程就會包含別名數(shù)值。一個典型的例子如下:
Dimg_GlobalVariableAsLong
...
SubPRocWithAliases(xAsLong)
x=x 1
g_GlobalVariable=g_GlobalVariable 1
EndSub
如果傳遞給這個過程g_GlobalVariable變量,則將通過一個直接引用以及x參數(shù)兩種方式修改變量的數(shù)值2次。
別名數(shù)值經常是不良編程習慣的產物,對于程序優(yōu)化有害無益。事實上,如果能夠完全確認應用程序從來沒有使用到別名變量,就可以打開"AssumeNoAliasing"高級編譯選項,這將告知編譯器沒有過程可以修改同一內存地址,使編譯器產生更加有效率的匯編代碼。更特別的是,編譯程序將試圖緩沖這些數(shù)據(jù)到CPU的寄存器中,從而明顯地加速了程序運行。
總結一下,當遇到以下情況時,就不會有別名數(shù)值:(1)過程不引用任何全局變量(2)過程引用了全局變量,但從來不通過ByRef參數(shù)類型傳遞同一變量給過程(3)過程含有多個ByRef參數(shù)類型,但從來不傳遞同一變量到其中的2個或者多個之中。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