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Sun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公司執行官兼技術總監近日在順訪香港時說,IBM公司主管軟件部的高級副總裁J.Thompson曾對他說過,世界上現有的3000萬終端本身毫無計算能力,只是與大型機相連。它們都將在2000年以前被換掉,一個原因是不好使,老出問題,另外企業也都有意往客戶機/服務器系統上升級。因此,Sun看好這一時機,及時推出Java與JavaStation。在后來的幾年中,Sun經過對在多個程序模式上進行電子器件相互交流的研究,得到了一個叫做“OAK(即橡樹)”的編程語言。本想以此名注冊,但很快發現,這個美國常用的字眼已經有人用過了。Sun公司當時的產品部經理K.Polese小姐又找來兩個詞供選擇,一是Silk(絲),另一個是Java。主持軟件工作的Smichdt博士問她,你喜歡哪一個。Polese小姐毫不猶豫地說:Ja-va。一個偉大的名稱就這樣誕生了。雖然外界一向把Smichdt博士說成是Java命名人,但他還是愿意把當時的情景披露給大家。
“在計算機歷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平臺能夠像Java那樣對那么多已經寫成的應用軟件都適用。就拿MS-DOS來說,在它剛剛出臺的時候,適用的應用軟件屈指可數。直到很晚,Lotus1-2-3開發出來后,DOS平臺才開始擁有大量的應用軟件。這是正常的,而像Java只能說是例外。
Sun在Java上遇到的是另一類問題。就因為它到處可運行,太成功了,有人對它期望值太高。微軟公司的ActiveX經常表現得”勝過“Java,它是與單一結構聯系的,使得Windows機上的動畫似乎”絕緣“。ActivesX說是可以在任何其他平臺上使用,而實際上,它并不真正的”開放“標準。Sun公司一向認為,自己是開放標準的先驅,因為它開發了網絡文件系統(NFS)并公布了所有人使用的標準。而微軟的ActiveX盡管被認為是開放的,其實不然,ActiveX把用戶緊緊地綁在微軟的產品上。
”如果我創造了一個開放標準,公布一些規范,那別人就可創造出符合這些規范的東西來,但不一定非要買我的產品。Java是開放的,規范也公布了,那大家就可以把Java應用構建在獨立的環境中。微軟搞的是獨家壟斷,它的合作伙伴也必須隨之而動。否則別無選擇。這對一些小公司是不錯的。它們有著基于Wintel的計算機網絡,樂于使用微軟的東西。而一些大一點的公司卻有著比較復雜的計算環境———大主機、Unix、Windows和MacOS。對它們來說,微軟的方案是不夠的。這正是Sun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許多公司對使用Internet有著相當嚴格的規定。“你不被允許從Internet網上下載二進制文件,但二進制的Java是被允許的。”
JavaStation與PC有什么區別呢?Smichdt博士打了個比方。你有錢,是放在家里的褥子底下,還是放在銀行里?錢在銀行里是安全的,你還有利息,并且你知道錢在那里。銀行有專人負責看管這些錢。而錢放在家里,你也可能認為是安全的。但你不一定完全放心。
“教育業是另一個Java可以大有可為的區域,”Oracle總裁LarryEllison說:“我們應當做到每一個課桌上都能擺一臺計算機。在這點上我們有同感。但老師們是不會去做網絡管理的。所以,零管理的機器才最好。將來的戰爭會在編程一級進行。很清楚,程序員將決定為哪一個平臺寫程序。”
“盡管Windows還有很大的優勢,但是經過了許多年。而Java僅一年多一點,進展很快。這里有一點不容忽視的是,IBM公司對Java投入了與Sun同樣數量的資金。”
(出處:http://m.survivalescaperooms.com)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