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這些過程并不是單一的,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統一體(如圖1)。由這些過程很輕易看出,六西格瑪是一種基于數據的決策方法,強調用數據說話,而不是憑直覺、經驗辦事。其基礎是需求,作用及過程的量化,從而可以客觀地反映我們的現狀,引起人們的關注。 數據定義抽樣數據收集統計分析試驗設計控制數據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制。 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是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院(SEI,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受美國國防部委托制定的軟件過程改良、評估模型,也稱為SEI SW-CMM,(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 SoftWar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該模型于1991年發布,目前修改至1.1版,并發展成為系列標準模型。全世界已經有1萬多家軟件企業經過CMM評估。CMM的核心是把軟件開發視為一個過程,并根據這一原則對軟件開發和維護進行過程監控和研究,以使其更加科學化,標準化。使企業能夠更好的實現商業目標。 CMMI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 是為了解決現有不同CMM模型的重復性、復雜性,并減少由此引起的成本、改進過程,由美國國防部出資,委托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院(SEI)開發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它將軟件CMM2.0版草案C(SW-CMM)、EIA過渡標準731(系統工程CMM)及ipD-CMM集成為一體,同時,還與ISO15504相兼容。該模型廣泛適用于政府機構、軟件和硬件開發公司。 無論是CMM還是CMMI,都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關注量化治理,在CMM/CMMI模型中,企業過程能力等級越高,對量化治理的要求就逐步提高,當達到第4級“已治理級”(Managed級)時,要求針對組織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進行了監控、取樣和定量分析,形成了一個關于產品制作和維護流程的數據庫并不斷更新,以保證組織過程保持較高的質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見,在項目治理中引入量化治理也是大勢所趨。 二.項目治理中需要量化治理的領域 項目治理知識體系中,涉及到需要量化治理的領域非常多,從事前治理和事后治理的角度來分,可以分為估算和度量兩大類。估算是以實際統計調查資料為基礎,根據事物的聯系及其發展規律,間接地估算和預計有關事物的數量關系和變化前景。而度量則是依據特定的標準,衡量當前的事物與標準之間的差異。項目治理范圍中,有如下階段需要應用估算技術: 1.項目范圍估算 對項目預期的范圍進行評估是項目的基礎,范圍估算失誤將給項目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2.項目成本估算 成本估算估計完成項目各活動所需每種資源成本的近似值,成本預算的過程是把估算的總成本分配到各個工作細目,建立基準成本以衡量項目執行情況。可見成本估算的準確性直接決定成本的預算情況。 3.項目進度估算 項目治理的要害要素之一就是時間治理,也即進度控制。準確地估算對制定項目計劃、監督項目執行都有重要的意義。 4.項目風險估算 對風險識別不到,或對風險可能造成的影響估計不足都可能導致項目失敗,因此對項目風險的量化估算更是至關重要。 定義項目、制定項目計劃的時候需要進行項目估算,而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跟蹤監督過程則離不開度量。良好的項目治理主要針對項目要素進行跟蹤度量,通過分析度量數字就可以及時發現項目進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方案。通常需要度量的項目要素包括 1.項目進度度量 對項目進度進行定期的跟蹤度量,及時發現當前進度與計劃的偏差,可以及時采取措施,及時趕工或調整進度計劃。 2.缺陷度量 項目的成敗直接取決于客戶滿足度,客戶滿足度是個難以量化的指標,而項目成果——產品的缺陷密度直接影響著客戶的滿足程度。度量產品的缺陷密度,可以有效地了解項目完成的質量。 3.項目工作量度量 工作量是衡量項目成本、人員工作情況的基礎,準確地度量出項目真實的工作量,既可以把握當前項目的情況,對于今后估算其它項目數據也有重要意義。
可見,缺陷數量始終控制在答應的上下限范圍內,該項目質量獲得了較好的控制。 五.結束語 項目治理是個不斷完善的知識領域,引入量化治理,強化量化治理,可以使項目治理知識體系發揮更大的作用。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