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http://baike.baidu.com/view/2493421.htm轉:http://dev.csdn.net/article/38/38826.shtm 開放封閉原則(OCP,Open Closed PRinciple)是所有面向對象原則的核心。軟件設計本身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封裝變化、降低耦合,而開放封閉原則正是對這一目標的最直接體現(xiàn)。其他的設 計原則,很多時候是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服務的。 關于開發(fā)封閉原則,其核心的思想是: 軟件實體應該是可擴展,而不可修改的。也就是說,對擴展是開放的,而對修改是封閉的。 因此,開放封閉原則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對擴展開放,意味著有新的需求或變化時,可以對現(xiàn)有代碼進行擴展,以適應新的情況。 對修改封閉,意味著類一旦設計完成,就可以獨立完成其工作,而不要對類進行任何修改。 “需求總是變化”、“世界上沒有一個軟件是不變的”,這些言論是對軟件需求最經典的表白。從中透射出一個關鍵的意思就是,對于軟件設計者來說,必須在不需要對原有的系統(tǒng)進行修改的情況下,實現(xiàn)靈活的系統(tǒng)擴展。而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 只有依賴于抽象。實現(xiàn)開放封閉的核心思想就是對抽象編程,而不對具體編程,因為抽象相對穩(wěn)定。讓類依賴于固定的抽象,所以對修改就是封閉的;而通過面向對象的繼承和對多態(tài)機制,可以實現(xiàn)對抽象體的繼承,通過覆寫其方法來改變固有行為,實現(xiàn)新的擴展 方法,所以對于擴展就是開放的。這是實施開放封閉原則的基本思路,同時這種機制是建立在兩個基本的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這就是Liskov替換原則和合成/ 聚合復用原則。關于這兩個原則。 對于違反這一原則的類,必須進行重構來改善,常用于實現(xiàn)的設計模式主要有Template Method模式和Strategy模式。而封裝變化,是實現(xiàn)這一原則的重要手段,將經常發(fā)生變化的狀態(tài)封裝為一個類。合成/聚合復用原則(CARP)盡量使用合成/聚合、盡量不使用繼承定義:在一個新的對象里面使用一些已有的對象,使之成為新對象的一部分;新的對象通過向這些對象的委派達到復用這些對象的目的added by me :注意合成/聚合復用原則也是要使用抽象的!比如實現(xiàn)動態(tài)的功能變更!LSP的定義若對于每一個類型P的對象p1,都存在一個類型C的對象c1,使得在所有針對C編寫的程序P中,用p1替換c1后,程序P的行為功能不變,則C是P的子類型。LSP原則清楚地指出,OOD中IS-A關系是就行為功能而言。行為功能(behavior)不是內在的、私有的,而是外在、公開的,是客戶程序所依賴的。行為功能(behavior)才是軟件所關注的問題!所有派生類的行為功能必須和客戶程序對其基類所期望的保持一致。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