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鍵字
特點:全部小寫


2.標識符
(1)就是給類,接口,方法等起名字的字符序列
(2)組成規則:
A:英文大小寫字母
B:數字
C:$和_
(3)注意事項:
A:不能以數字開頭
B:不能是java中的關鍵字
C:嚴格區分大小寫
(4)常見的命名規則
A:包:全部小寫,多級包用 . 隔開
B:類或接口:每個單詞首字母大寫
C:方法或變量:首字母小寫,第二個單詞開始首字母大寫
D:常量:全部大寫,多個單詞要用_隔開(STUDENT_MAX_AGE)
3.注釋
(1)分類:
A:當行注釋://
B:多行注釋:/**/
C:文檔注釋:
(2)注釋的作用:
A:解釋說明程序,提高代碼的閱讀性
B:可以幫助我們調試程序
4.常量
(1)在程序執行的過程中,其值是不變的
(2)分類:
A:字面值常量
B:自定義常量
(3)字面量常量
A:字符串常量
B:整數常量
C:小數常量
D:字符常量
【Java中字符占兩個字節,因為Java語言采用的是Unicode編碼】
E:布爾常量
F:空常量,null
(4)在java中針對整數常量提供了四中表現形式
A:二進制(以0b開頭)
B:八進制(以0開頭)
C:十進制(整數默認是十進制)
D:十六進制(以0x開頭)
5.進制轉換
(1)其他進制 轉 十進制
(2)十進制 轉 其他進制
(3)進制轉換的快速轉換法
A:十進制 和 二進制 間的轉換,8421碼
B:二進制 和八進制,十六進制 的轉換
6.變量
(1)在程序的執行過程中,其值在某個范圍內可以發生改變的量
(2)變量的定義格式:
A:數據類型 變量名 = 初始化值
B:數據類型 變量名;
變量名 = 初始值
7.數據類型
(1)java是一種強類型語言,針對每種數據都提供了對應的數據類型
(2)分類:
A:基本數據類型:4類8種
B:引用數據類型:類,接口,數組
(3)基本數據類型
A:整數
【byte:1】
【short:2】
【int:4】【默認】
【long:8】
B:浮點數
【float:4】
【double:8】【默認】
C:字符
【char:2】
D:布爾
【boolean:1】
8.數據類型轉換
(1)boolean類型不參與轉換
(2)默認轉換:
A:從 小 到 大
B:byte:1,short,char:2 → int:4 → long:8 → float:4 → double:8
【long和float的存儲結構不同,浮點數會保存冪和底數;】
【float表示的數據范圍比long的范圍要大】
C:byte,short,char之間不相互轉換,在運算的時候直接轉成int類型
(3)強制轉換:
A:從 大 到 小
B:可能會精度的損失,一般不建議使用
C:格式:目標數據類型 變量名 = (目標數據類型) (被轉換的數據)
【例子】
9.數值大于其范圍后
舉byte例子,其他也一樣
byte的范圍是-128 ~ 127
| byte b1 = 127; byte b2 = (byte)128; //-128,當超過范圍時,就從最小開始算: byte b3 = (byte)129; //-127,即-128+1 byte b4 = (byte)130; //-126,即-128+2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