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開始的真正走進JAVASE的世界,本篇介紹的是:JAVASE基礎語法,大家如果有C語言的基礎,對于本節內容一定感覺非常輕松,編程語言之間的都是相通的,只不過C語言屬于面向過程編程,而JAVA語言則是一種面向過程的設計思路,相信以后的發展一定會朝著面向服務的方向。
廢話不多說,開始今天的總結:
1、標示符:
標示符為何物?它就是JAVA規定的一種命名規則。凡是需要你自己進行命名的地方都需要遵守JAVA的標示符規則,JAVA標識符包括:a、標識符是由英文字母、下劃線(_)、美元符號($)和數字組成;b、標識符以英文字母、下劃線(_)、美元符號($)開頭;c、標識符對大小寫敏感,對長度無限制。JAVA標識符的定義應遵循見名知意的原則,且不能與JAVA的關鍵字相同。應注意的是:goto和const從未使用,但也被作為JAVA的關鍵字保留。
2、常量:
JAVA中的常量包括:整型常量(1,2,43,131,......)、實型常量(1,2,3,3.1,3.22,......)、字符型常量('a','b','中','高','1','2',......)、邏輯常量(true,false)、字符串常量("abc","你好","123",.......)。注意區分字符型常量和字符串型常量。
3、變量:
變量是程序中最基本的存儲單元,其要素包括:變量名、作用類型和作用域,JAVA中的變量必須先聲明后使用。JAVA中的變量分為:局部變量和成員變量,方法體內部的定義的變量屬于局部變量,作用域為該方法域;類內部,方法體外部定義的變量,屬于成員變量,作用域為該類域。局部變量必須先賦值后使用,成員變量可以不賦值,系統會為其賦值初值。
4、數據類型:
JAVA中的數據類型分為:基本數據類型和引用數據類型。基本數據類型又分為:數值型、字符型(char)、布爾型(boolean),數值型又分為:整數類型(byte、short、int、long)和浮點類型(float、double);引用數據類型分為:類(class)、接口(interface)、數組。浮點類型默認為double類型。
對于基本數據類型與C語言基本一致,只不過對于布爾型(boolean)只能取true和false兩個值,不能用0和非0代替,有別與C語言,切記!
5、基本數據類型之間轉換:
容量小的類型自動轉換為容量大的數據類型,數據類型按容量大小排序: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byte、short、char之間不會相互轉換,有多種數據類型混合運算時,系統首先自動將數據轉換成容量最大的類型,再進行運算。
6、運算符:
JAVA運算符與C語言相同,包括:算數運算符(+、—、*、/、%、++、——)、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 、位運算符(&、^、|、~、<<、>>、>>>)、賦值運算符(=)、拓展賦值運算符(+=、-=、*=、/=)、字符串連接運算符(+)
運算符的優先級:

7、三目運算符和語句:(以程序的形式展示)
public class Operator { /** * @param JAVA語句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by = 1; int a = 1; double b = 1.0; float c = 1.0f; char d = 'a'; String e = "helloWord"; String flag = 2>3?"大于":"小于";//三目運算符 //條件判斷 if(a==2){ System.out.對于JAVASE基礎語法就簡單總結到這里,JAVA的基礎語法與C語言相通,大家可以借鑒學習。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