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起源于1991年,1995年流行起來,大家可以看到旁邊的這個人,它就叫Linux,是他在上大學時候寫的一個操作系統,被開源出來,所謂的開源,就是指開放源代碼,也就是,一步一步怎么做的,都可以看到。說它是一個類Unix的操作系統,Unix也是一個操作系統,只是它是收費的,而Linux是免費的,當然,這也是它發展起來的原因之一。
目前, Linux是主流的服務器操作系統, 廣泛應用于互聯網、云計算、智能手機(Android)等領域。由于Java主要用于服務器端的開發,因此Java應用的部署環境有很多為Linux。
1.1.2. Linux目錄結構Windows操作系統的目錄結構,是以盤符為單位,C盤、D盤、E盤等等,數據存儲在各個盤符之下,而Linux操作系統最頂層只有一個根目錄root,所有文件都存儲在這一個根目錄之下。
Windows操作系統若插入一個外部設備(U盤等),在系統中是多了一個盤符H,對H盤的操作就是對外部設備的操作。Linux操作系統是在根目錄root下有一個名叫mnt的子目錄,在這個目錄下,會出現一個目錄,假設為sdcard,稱之為掛載點,對它的操作就是對外部設備的操作。
Windows操作系統某用戶登錄系統后,對所有文件都具有增刪改查的權限,即:可以操作任意目錄,假設將C盤下Windows目錄刪除,則會導致系統異常,安全性較差。Linux操作系統對權限要求比較嚴格,用戶登錄后并非對所有目錄具有增刪改查權限,默認的當前目錄為根目錄下的home目錄下的soft01,稱之為主目錄,對這個目錄具有最高權限,其余目錄文件一般都是只讀的,不能隨意刪除,這樣就保證了安全性。
1.1.3. pwd、cd、ls命令大多數用于服務器的Linux操作系統并不提供圖形界面,而是通過命令行的方式進行操作,這一點和Windows不同。Linux提供了很多命令,其中經常用于操作目錄的命令如下所示:
路徑的作用在于指明一個文件或目錄在文件系統中的位置,有兩種表示方式:相對路徑和絕對路徑。一般情況下,哪種方式能夠更快速的定位,我們就選擇哪種路徑。
相對路徑:文件或目錄相對于當前工作目錄的位置。例如:路徑“soft01/workspace”表示當前目錄下的soft01目錄下的workspace;有兩個較特殊的相對路徑:“.”表示當前目錄,“..”表示上一級目錄。
絕對路徑:文件或目錄相對于根目錄的位置,絕對路徑都從“/”開始。例如:”/home/soft01”,表示根目錄下的home目錄下的soft01。
再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如何去家樂福?以當前位置為基點,出教室門,下電梯到1樓,出大門右轉直行約300米,右側即到,此為相對路徑。固定以龍澤為基點,龍澤坐地鐵,大鐘寺站下,出門直行約1000米,左側即到,此為絕對路徑。
1.2. JAVA開發環境1.2.1. Java編譯運行過程程序員所編寫的是以.java為后綴的文件,此文件操作系統不能正確識別,因此,首先要經過編譯,生成所謂的字節碼文件(.class),而字節碼文件需要JVM來提供運行環境的支持。
JVM是一個軟件,安裝在操作系統中,是建立在操作系統之上的,為字節碼文件提供運行環境,效果如圖 – 1 所示。

圖- 1
Java官方提供了針對不同平臺的JVM軟件,即:不同平臺的JVM是不同的。但這些JVM遵循著相同的標準,即:只要是標準的.class文件,就可以在不同的JVM上運行,而且運行的效果相同。這樣,就實現了所謂的“一次編程到處使用”。效果如圖 – 2所示:

圖- 2
Java程序遵循著先編譯、后執行的原則。首先,通過javac命令將JAVA源程序(.java文件)編譯為JAVA字節碼(.class文件),而后,通過java命令啟動JVM,由JVM來加載.class文件并運行.class文件。效果如圖 – 3所示:

圖- 3
1.2.2. JDK、JRE、JVM關系JDK(Java Development Kit)即為Java開發工具包,包含編寫Java程序所必須的編譯、運行等開發工具以及JRE。開發工具如:用于編譯java程序的javac命令、用于啟動JVM運行java程序的java命令、用于生成文檔的javadoc命令以及用于打包的jar命令等等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即為Java運行環境,提供了運行Java應用程序所必須的軟件環境,包含有Java虛擬機(JVM)和豐富的系統類庫。系統類庫即為java提前封裝好的功能類,只需拿來直接使用即可,可以大大的提高開發效率。
JVM(Java Virtual Machines)即為Java虛擬機,提供了字節碼文件(.class)的運行環境支持。
JDK、JRE、JVM關系如圖 – 4 所示:

圖- 4
從圖示可以看出,JDK中包含了編譯、運行等開發工具及JRE,而JRE中包含了Java系統類庫及JVM,運行一個java程序所需要的最小環境即為JRE,而開發一個Java程序所需要的最小環境為JDK,因為JDK中還包含了很多用到的命令。
1.2.3. 安裝JDK可以從官方地址下載并安裝JDK: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index.html,但下載安裝時,需要注意操作系統(OS)版本與JDK版本之間的對應關系,如圖 – 5所示:

圖- 5
1.2.4. 配置環境變量JDK提供了很多命令,像編譯(javac)、運行(java)等等,如果希望能使用這些命令,需要讓操作系統可以找到這些命令文件所在的路徑,可以通過配置PATH環境變量來實現。
PATH環境變量是一系列的目錄,在執行命令時,操作系統會依次在PATH環境變量中的每一個目錄中查找該命令,找到就執行,找不到則提示錯誤。
在Linux系統中,配置文件的路徑為:/etc/PRofile,profile文件為系統的初始化腳本,在系統開機時會自動執行的腳本程序,可以使用cat命令查看配置文件的內容,命令如下所示:
cat /etc/profile
可以看到里面已經存在很多配置了, 提前設定好的,不需要再修改了。Linux操作系統自行配置的簡便方式如下所示:
export JAVA_HOME=/opt/jdkexport CLASSPATH=.export PATH=/opt/jdk/bin:$PATH1.3. Eclipse IDE1.3.1. Eclipse簡介
前面學習的控制臺版的“Java HelloWorld“程序中,我們使用了最簡單的編輯工具編寫源代碼,但是在真實的企業項目中,這種原始的開發方式會帶來大量繁瑣、重復、易錯的操作,極大的降低工作效益,也不利于項目整體管理,在真實的場景中,開發人員總是會借助一些強大的“集成開發環境”進行代碼的編寫、調試、測試、提交、重構等操作,例如:Eclipse。
Eclipse 是目前主流的IDE開發環境,所謂集成開發環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是專為程序員提供的應用軟件,這些軟件往往具備功能強大的圖形界面。在IDE的輔助下,程序員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編譯、調試、提交、重構等工作。作為一個合格的程序員應該對主流的IDE工具有較高的熟練度,但也要防止“過分依賴IDE”問題。
對于Java程序員有許多IDE環境可以選擇, 但最主流的要數大名鼎鼎的Eclipse了。Eclipse是IBM斥資數千萬美元打造的開源項目,如今幾乎統治了IDE市場。除了開源之外,Eclipse成功的最大原因在于它是基于“插件”的特性。Eclipse本身是一個平臺框架,提供標準的服務,眾第三方廠商可以通過開發插件擴展Eclipse的功能,相較于其他功能相對固定的IDE,Eclipse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可以從Eclipse的官方網站(http://www.eclipse.org/downloads/)下載免費的Eclipse。在Eclipse下載頁面中選擇下載“Eclipse Classic”,這個版本可以理解為是沒有特殊安裝插件“標準版”Eclipse,其他的版本,根據不同的需要預置了特定插件。
Eclipse下載完成后,不需要特殊的安裝,僅僅需要將下載的壓縮包解壓在某個文件夾中即可。由于Eclipse本身也是用Java語言編寫的,它的運行需要有JRE環境,因此必須先安裝JDK(或JRE)。
下面,簡單介紹下Eclipse的使用步驟:
1) 步驟一:開啟開發工具Eclipse
eclipse啟動后會彈出如下對話框,如圖-27所示。

圖- 27
彈出的對話框“Workspace Launcher”用于選擇“工作區”(Workspace)。所謂“工作區”是指Eclipse用于存儲工程文件的路徑。Eclipse通過“工程”(Project)來組織資料。程序員編寫的源文件、編譯生成類文件等以特定的目錄結構存儲在工程文件夾中。
2) 步驟二:創建Java工程
選擇菜單操作“File ( NEW ( Java Project”用于創建一個適合編寫Java基本應用程序的工程。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填寫工程的名稱(Project Name)然后單擊“Finish”按鈕。如圖-28所示:

圖- 28
工程創建完成后,會在工作區目錄(Eclipse啟動時指定)生成一個與工程名稱同名的文件夾。打開此文件夾,會看到如圖-29所示的目錄結構:

圖- 29
其中:“src”文件夾用于存放用戶編寫的Java源文件;“bin”文件夾用于存放Eclipse自動編譯生成的class文件。Eclipse具備自動編譯的功能,當用戶在編寫Java源文件的同時,Eclipse會自動的調用系統的JRE編譯該文件,并將編譯好的class文件存放在bin目錄中。另外,“.classpath”和“.project”兩個文件以及“.settings”文件夾中的內容是Eclipse用來維護工程信息的,一般可以不去理會。
3) 步驟三:創建名為HelloWorld的類
工程創建完成以后,可以通過菜單操作“File ( New ( Class”創建Java源文件。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填寫要創建的Java類的類名(Name)和包名(Package),如圖-30所示。(關于包的含義將在后續課程中詳述。)

圖- 30
填寫完類名(本例中為“HelloWorld”)和包名(本例中為“day01”)后,單擊“Finish”按鈕。Eclipse即創建了一個名為HelloWorld.java的源文件。
4) 步驟四:定義類
在Eclipse編寫HelloWorld程序,如圖-31所示。

圖- 31
程序編寫完成,確認無編譯錯誤后,可以使用菜單操作“Run ( Run As ( Java application”來運行該程序。運行的結果會在代碼下方的Console視圖中顯示。這里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操作在本質上與先前通過命令行方式運行Java程序并沒有什么不同,可以理解為是Eclipse調用JDK的java命令,用更加友好的圖形化界面方式實現運行Java程序的操作而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