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學習筆記(一)
注明:此處是在繆雪峰老師的網站上學習的。
一、基礎
1.1 Python沒有分號,一切都是用縮進來實現(xiàn)的。
例如:
# python form
a = 100
if a >= 0:
PRint a
else:
print -a #后面的代表注釋,是可以隨便寫一些什么的。
另外,Python是有大小寫之分的,寫錯了會報錯的!
1.2 Python的數(shù)據(jù)類型
1.整數(shù)
2.浮點數(shù)
3.字符串
當字符串里面既用到的了“,又用到了‘,就用到轉移字符 /
用它的方法是:"i/'m loutao"
而/n /t 也是轉義字符。
Python允許用'''和...來連接多行。例如:
>>> print '''line1
... line2
... line3'''
line1
line2
line3
布爾值:只有True和False兩種,布爾值的連接運算有and or not運算,相當簡單只要數(shù)學好一點的就一看就懂。
空值:Python里面空值用None表示。0和None表示的意義不一樣。
1.3 字符編碼:因為計算機只能處理數(shù)字,如果要處理文本,就必須先把文本轉換為數(shù)字才能處理。
ASCII編碼:一個字節(jié),用于英文比較好,不能用于中文的字符轉化成計算機能處理的數(shù)字。 如a的ASCII編碼是97
Unicode編碼:把各國的語言編碼都放到里面,通常用到的是兩個字節(jié),一些生僻的字符要用到4個字節(jié)。 但是這樣有時會造成浪費。
因為A只要一個字節(jié),而在這個編碼中,強制要求兩個字節(jié)或者以上,那么機會再A的前面加上00000000 變成00000000 01000001
utf-8編碼:因為用Unicode來表示英文需要用到2個字節(jié)浪費了一個字節(jié),所以用utf-8。而utf-8在中文里面用3個字節(jié)。英文用1個字節(jié),它是各國語言通用的。
格式化:python格式化的方法和c是一樣的,整數(shù):%d 浮點數(shù):%f 字符串:%s 十六進制整數(shù):%x
例如: >>> 'Hi, %s, you have $%d.' % ('Michael', 1000000)
'Hi, Michael, you have $1000000.'
1.4 List和tuple python的兩個集合,類似于c里面的數(shù)組。
List的用法:stu=['stu1','stu2'] stu=['stu1',['stu2','stu3']]都是可以的。append方法是往List最后面添加元素,Pop方法就是把List最后一個彈出棧,
可以加索引pop(i);
tuple的用法:stus = ('stu1','stu2');相對于List來說,tuple一旦定義就不能改變。
1.5 dict和set: dict是python內置字典(dictory),可以用來快速查詢。dict的key必須是不可變對象。
例如:>>>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 d['Michael']
95
set和dict類似,也是一組key的集合,但不存儲value。由于key不能重復,所以,在set中,沒有重復的key。
重復元素在set中自動被過濾:>>> s = set([1, 1, 2, 2, 3, 3]) >>> s set([1, 2, 3])
remove(key)方法課可以刪除set里面的元素。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