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主線: 1.現實世界事物與事物間的關系——數據與數據間的關系——數據模型
2.行業(yè)領域-數據建模
————————————————————————————————————————————————————————————————————————————
數據模型:是一個描述數據、數據聯系、數據語義以及一致性約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提供了一種描述物理層、邏輯層、視圖層數據庫的設計的方式。
數據模型分類:
1.關系模型:關系模型用表的集合來表示數據和數據間的聯系,它是基于記錄的一種模型,一個關系(所有特定列的一種組合)就是一個二維表(但不是任何一個二維表都能表示一個關系),大量的數據庫系統(tǒng)都基于此種模型,它使用最廣泛。(例如:每個二維表定義了固定數目的多個列,每列有唯一列名,每列對應了基于業(yè)務數據的字段、屬性、元組,二維表的每一行(每一條記錄)展示和反映了每一條記錄多個屬性之間的關系)
一般來說,二維表中一行代表了一組值之間的一種聯系,表就是這種聯系的一個集合。在關系模型術語中,關系用來指代表,而元組用來指代行,屬性指代表中的列,關系實例指代一組特定的行的集合。
現實世界中:企業(yè)基本信息、個人基本信息、銷售信息,都可以組織為關系型二維表。是否只有二維表,是否還有三維表?(二維表的二指的是橫縱組合的維度,三維表的三指的是橫縱高的維度)
2.實體-聯系模型:簡稱E-R模型,模型思路基于將現實世界看成是由一組稱作實體的基本對象以及這些對象間的聯系構成。實體是現實世界中可區(qū)別于其他對象的一件事情或一個物體。關注的是實體以及實體間的關聯,它提供了一個圖形化表示方法查看數據、聯系、約束,是連接現實世界對象與數據庫設計的橋梁,圖形化的表示了全局邏輯結構。
我們通過描述該實體的一組屬性與實體自身相關聯來表示特定的實體。聯系是多個實體間的關聯。
相同類型的聯系的集合為聯系集,相同類型的實體的集合為實體集。
3.基于對象的數據模型:即對象-關系數據模型,可以看做是E-R模型增加了封裝、方法(函數)和對象標識等概念后的擴展,這也與是主流的軟件開發(fā)方式(面向對象)所適應的,對象-關系數據模型集合了面向對象的數據模型和關系數據模型的特征。
4.半結構化數據模型:之前提到的數據模型中,所有某種特定類型的數據項(即屬性、字段、元組)必須具有相同的屬性集,而半結構化數據模型允許那些相同類型的數據項(即屬性、字段、元組)含有不同的屬性集的數據定義。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