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勞動成果,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blog.csdn.net/QQ_25827845/article/details/54953088冷血之心的博客)
本文首先講解window下如何使用Navicat for MySQL導出表。
1、如下圖所示,目標數據庫是mydatabase,數據庫中有四張表。

2、選中該數據庫,右鍵——數據傳輸。

3、左邊可以選擇要導出哪幾張表,右邊選擇.sql文件的存儲位置。

4、在高級中,有一些選項。其中創建記錄的選項可以選擇導出空表(表結構)或者有數據的表。

5、點擊開始。

6、當綠條第一次走滿的時候,就可以點擊關閉了。(別像我第一次一樣,一直點開始,開始,開始.......陷入了死循環)

linux下導出表方法如下:
1、導出數據和表結構:mysqldump -u用戶名 -p密碼 數據庫名 > 數據庫名.sql#/usr/local/mysql/bin/ mysqldump -uroot -p abc > abc.sql敲回車后會提示輸入密碼,也可以將密碼跟在-p后邊,注意安全性問題。
2、只導出表結構mysqldump -u用戶名 -p密碼 -d 數據庫名 > 數據庫名.sql#/usr/local/mysql/bin/ mysqldump -uroot -p -d abc > abc.sql
注:/usr/local/mysql/bin/ ---> mysql的data目錄
根據我的實踐,下邊接著講解在Linux系統下如何向MySQL數據庫中導入.sql文件。
導入數據庫1、首先建空數據庫mysql>create database abc;
2、導入數據庫方法一:(1)選擇數據庫mysql>use abc;(2)設置數據庫編碼mysql>set names utf8;(3)導入數據(注意sql文件的路徑)mysql>source /home/abc/abc.sql;方法二:mysql -u用戶名 -p密碼 數據庫名 < 數據庫名.sql#mysql -uabc_f -p abc < abc.sql
建議使用第二種方法導入。
如果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哦~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博客,可以進群366533258一起交流學習哦~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