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基準原則程序語言學習模式java開發環境和開發工具Java語法規則Java變量-數據類型-表達式-運算符常量和變量變量的本質變量的聲明變量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數據類型運算符Java流程控制語句whiledo-whileforbreakcontinuereturnJava函數和數組函數方法數組數組的定義數組的遍歷二維數組
效率=品質/速度。 易用性源于對效率的追求。復用性(模塊化) 復用性是針對事物的共性。擴展性(可讀性,可維護性,耦合性) 擴展性是針對事物的個性。所有程序語言的基礎部分的內容都是相差無幾的,學習的模式也是一致的,總結出這些模式可以具有復用性的效果。
開發環境和開發工具語法規則 變量,數據類型,表達式,運算符流程控制語句函數,數組面向對象類庫和框架關鍵字:java中有特殊含義的單詞 。 保留字:java中沒有特殊含義,但是留著,準備以后給它特殊含義的單詞。 標識符:java中程序員自定義的單詞,一般有規則限制和規范約束。 規則限制就是:1.不能用關鍵字。2.不能用數字開頭。 規范約束就是:類名 (首字母大寫),變量名(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小寫,第二個單詞首字母大寫),方法名(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小寫,第二個單詞首字母大寫)
變量分為兩種,直接引用變量和符號引用變量。變量就是容器,作用就是存儲數據。變量本身就是是符合易用性原則。因為數據放在內存空間中,內存空間都有個內存地址,內存地址都是十六進制的,不好記憶的,不好用的。就給這個表示數據所在空間的內存地址取了一個名字就叫做變量。符合易用性原則。 變量的本質就是內存地址,直接引用變量當中存放的就是數據,符號引用變量當中存放的是內存地址,真正的數據要根據存的那個地址去找。
java是強類型語言,必須嚴格按照要求使用變量
聲明數據類型定義變量名稱變量初始化使用變量int a = 10;根據變量的作用域,變量可以做個分類: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 變量的生命周期就是從定義位置開始到作用域結束。
基本數據類型:byte(1字節),short(2字節),int(4字節),long(8字節),float(4字節),double(8字節),char(2字節),boolean(1字節) 引用數據類型:數組,類,接口 數據類型級別: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 自動類型轉換(隱式類型轉換):從低到高,java中整數值默認為int類型處理,小數值默認為double類型處理。 強制類型轉換:從高到低,byte a=(byte)128;
if-else if(a>0){ System.out.switch-case-default-breakswitch(month){ case 2: case 3: case 4: System.out.println(month+"月是春季"); break; case 5: case 6: case 7: System.out.println(month+"月是夏季"); break; case 8: case 9: case 10: System.out.println(month+"月是秋季"); break; case 11: case 12: case 1: System.out.println(month+"月是冬季");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輸入數據有誤"); break;}while-do_while-forwhile(i>100){ System.out.println("i的值"+i); i++;}do{ System.out.println("i的值"+i); i++;}while(i>100);for(int i=0;i<100;i++){ System.out.println("i的值"+i);}while 在遍歷數值較大的時候使用while循環
do-while 循環體至少執行一次
for 在遍歷數值較小的時候使用for循環
函數的設計體現了復用性(模塊化)的思想。一個方法就是一個功能,定義一個方法就是為了實現功能。定義方法的時候要明確兩個方面的內容:
返回值類型參數列表(參數類型,參數個數,參數順序)需要注意:方法內只能調用方法,不能定義方法。 main方法是主方法,是程序的入口,保證類獨立運行,被jvm調用。 重載的定義是:在一個類中,如果出現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同名方法,只要它們參數的個數或者參數的類型不同,即可稱之為該方法重載了。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