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括號要成對的敲。
2、遇到左大括號要縮進(四個空格縮進可以按Tab鍵縮進)。
3、操作符兩邊要有空格。
4、方法與方法之間要有空行。
5、相對集中的代碼與其他代碼要有空行。
6、如果一行代碼太長,要分多行。
7、類名首字母大寫,采用駝峰標識,方法名首字母小寫,采用駝峰標識。
8、變量名不應以下劃線或美元符號開頭,盡管這在語法上是允許的,采用大小寫混合 的方式,第一個單詞的首字母小寫,其后單詞的首字母大寫,命名時使用英文單詞。
9、final修飾的常量名全部大寫,單詞間用下劃線隔開。
10、注釋。
2.2 注釋規范
注釋是有效的實現程序開發人員與閱讀人員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是程序可維護性的重要環節,好的注釋可以提高團隊間合作效率,不恰當的注釋則事倍功半。
注釋原則:
1、注釋形式統一
在整個開發程序過程中,使用一致的結構樣式和標點構造注釋。
2、注釋要求簡明扼要
內容描述準確、簡明扼要,避免繁瑣、歧義,使閱讀者造成混淆。
注釋條件:(必須加)
1、基本注釋
(a) 類(接口)的注釋;
(b) 構造函數的注釋;
(c) 方法的注釋;
(d) 全局變量的注釋;
(e) 字段/屬性的注釋;
備注:簡單的代碼做簡單注釋,注釋內容不大于10個字即可,另外,持久化對象或VO對象的getter、setter方法不需加注釋。
2、特殊必加注釋
(a) 典型算法必須有注釋。
(b) 在代碼不明晰處必須有注釋。
(c) 在代碼修改處加上修改標識的注釋。
(d) 在循環和邏輯分支組成的代碼中加注釋。
(e) 為他人提供的接口必須加詳細注釋。
備注:具體的注釋格式自行定義,要求注釋內容準確簡潔。
注釋格式:
1、單行(single-line)注釋:“//……”
2、塊(block)注釋:“/*……*/”
3、文檔注釋:“/**……*/”
4、javadoc注釋標簽語法
@author對類的說明 標明開發該類模塊的作者;
@version對類的說明 標明該類模塊的版本;
@see對類、屬性、方法的說明 參考轉向,也就是相關主題;
@param對方法的說明 對方法中某參數的說明;
@return對方法的說明 對方法返回值的說明;
@exception對方法的說明 對方法可能拋出的異常進行說明;
計算機常識:1字節=8位 1個字符=2字節1M=1024k 1k=1024字節1G=1024M
數值:byte,short,int,long
浮點:float,double
注意:在使用浮點型進行小數運算時,可能存在誤差問題,大多發生在舍上,可以使用 BigDecimal進行處理解決;
字符:char(1字符)
布爾:boolean
類型的轉換:
(byte short char) int long float double
1、由低到高自動轉換,由高到低強制轉換
long l = 10;
2、byte,short,char作運算,必須先轉換為int
3、不同類型占用的字節數:
byte 8位 1字節
Short 16位 2字節
Char 16位 2字節
Int 32位 4字節
Long 64位 8字節
Float 32位 4字節
Double 64位 8字節
Boolean 16位 2字節
1、變量的定義 變量的類型 變量名;
2、變量的賦值 變量名 = 值;
3、變量的注意事項 變量一定要先聲明再賦值最后才使用
4、變量的命名:
A、可以使用字母、數字、_、$組成,但是不能用數字開頭;
B、見名知意;
C、不能使用java關鍵字和保留字;
備注:java中的所有關鍵字都是小寫,goto和const保留字。
5、變量的作用域(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
反應的變量的使用范圍,根據經驗一般作用與最近的一個大括號 { };
6、變量的就近原則
當需要調用變量的值的時候,以最近出現的這個變量為準;
注意:程序運行過程是自上而下一次執行的;
定義:使用final關鍵字,常量名大寫,單詞與單詞之間用"_"隔開
特點:不能被改變,即使賦相同的值都不可以,若是修飾的引用類,那么指的是引用的指向不能被改變,而不是引用對象里面的值不能被改變。
%,++,--
!&&和& ||和|
計算機里的運算都是使用補碼進行運算
正數:補碼,原碼,反碼都是相同
負數:反碼=原碼取反 補碼=反碼+1
&,|,^,~,>>,<<,>>>,+ =,- =,* =,/ =
& 和 | 作為邏輯運算符的時候,不會出現短路
優先級:加括號
三目運算符 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
表達式1為true則執行表達式2,反之則執行表達式3;
情況一: if(表達式){}
情況二:if(表達式){
}else{
}
情況三:if(表達式1){
}else if(表達式2){
}else{
}
for(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
語句體;
}
3個表達式都可以省略,但是要在之前和之后加上相應的限制,避免出現死循環。
都是立即結束本次循環,break是跳出最近的一層循環,continue是立即開始下一次循環,若是要跳出外層循環,在外層循環的關鍵字的前面加上標簽(outer:),然后break outer;
Break是跳出循環,continue是跳過本次循環,繼續執行后續循環;
while(邏輯表達式){
語句體;
}
do while(至少執行一次,先執行后進行判斷是否進行循環執行)
do{
語句體;
}while(邏輯表達式);
注意點:
1、小括號里面能接收的類型
byte short char int String 枚舉 共計6種,String是在jdk 1.7之后才可以
2、case穿透
若是case語句之后沒有break,那么會繼續執行下一個case語句,直到自行跳出或是遇到break為止。
3、default位置問題
當switch里面有匹配的case語句的時候,從case開始,沒有的時候,從default開始,default同case,若是放在前面且后面沒有break,同樣會穿透。
方法定義原則:
1、代碼的復用
2、職責單一
3、站在調用者的角度考慮方法的定義
4、方法的定義
格式:
返回類型 方法名(參數類型 參數名...){
方法體
}
調用:方法名(參數)
參數:形參 實參
自己調用自己;
遞歸必須設定結束條件,否則出現死循環;
示例:使用遞歸算法實現九九乘法表:
public class MultiTab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9);
}
/**
* 打印出九九乘法表
* @param i
*/
public static void m(int i) {
if (i == 1) {
System.out.PRintln("1*1=1 ");
} else {
m(i - 1);
for (int j = 1; j <= i; j++) {
System.out.print(j + "*" + i + "=" + j * i + " ");
}
System.out.println();
}
}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