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ava中的接口
(1)它只是定義,而不去具體實現,比如一個水桶,你想用它去裝水,那么你就在下面的方法中具體寫出怎么裝水,這個接口只是負責讓你裝,如果你要裝油,那你就具體定義怎么裝油,這是的接口也不管你怎么實現,接口只是接受你給參數,至于怎么用要在繼承的方法中實現。
(2)接口就是個招牌。比如說你今年放假出去杭州旅游,玩了一上午,你也有點餓了,突然看到前面有個店子,上面掛著KFC,然后你就知道今天中飯有著落了。KFC就是接口,我們看到了這個接口,就知道這個店會賣炸雞腿(實現接口)。那么為神馬我們要去定義一個接口涅,這個店可以直接賣炸雞腿啊(直接寫實現方法),是的,這個店可以直接賣炸雞腿,但沒有掛KFC的招牌,我們就不能直接簡單粗暴的沖進去叫服務員給兩個炸雞腿了。要么,我們就要進去問,你這里賣不賣炸雞腿啊,賣不賣漢堡啊,賣不賣圣代啊(這就是反射)。很顯然,這樣一家家的問實在是非常麻煩(反射性能很差)。要么,我們就要記住,中山路108號賣炸雞,黃山路45號賣炸雞(硬編碼),很顯然這樣我們要記住的很多很多東西(代碼量劇增),而且,如果有新的店賣炸雞腿,我們也不可能知道(不利于擴展)。
2.java中的框架
(1)框架就是別人幫你搭好了舞臺,怎么表演,那要看你自己啦。
(2)框架很簡單的,你可以認為它是一個工具,甚至一個插件。框架的作用,就是將一個公用的,常用的技術,封裝起來,幫你處理一些基礎的東西,可以讓你不用再去寫那些繁瑣的東西。就拿你要學的struts來說:他本質上也是用java寫的,和我們自己寫的類沒有區別,他實現的東西我們自己也可以實現。比如接收客戶端的數據,我們是用request.getParameter()來的,但是如果有很多個參數,我們要寫很多個,很麻煩。struts它就幫我們實現,不用我們寫,直接寫個屬性,就可以得到。其實本質還是用request.getParameter()。。所以你不要再在意框架是什么東西,等你接觸了就知道了。你把它當做一個工具來用,這就是框架。
(3)比如像蓋房子吧框架就像是房子搭好的骨架一樣,你要完成房子的建造,就只需要在該房窗戶的地方裝上窗戶。在需要門的地方裝上門。。。。。其實,框架能做的事 不用框架同樣可以做的出來,而且有可能會效率更高。之所以有框架主要是因為框架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功能和模板!有些繁瑣的事情可以通過配置文件進行配置進行解決!用到了 慢慢體會就會明白是個什么東西了但是要用到熟練 掌握精髓
3.JDK
JDK根據提供的功能不同,將類庫劃分為若干個包,比如用于操作輸入輸出的java.io包,java程序語言設計基礎類的java.lang包,提供各種數學運算的java.math包,基于網絡應用的java.net包,以及一些共用程序類所在的java.util包等等。
4.返回值和無返回值
有返回值的就是:我問你叫什么,你回答了我。你的回答就是返回。無返回值的就是:我指著一輛汽車告訴你說,這叫汽車。你可以不理我,我也不知道你懂不懂。從上述兩種情況看。為了減小溝通的障礙,我們的程序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應該要有返回值的。
5參數與返回
(1)有沒有見過自動售貨機,扔硬幣進去,飲料出來,自動售貨機相當于方法,硬幣相當于參數,飲料就是返回(返回有參)
(2)有沒有見過自動售貨機,扔硬幣進去,飲料沒出來,自動售貨機相當于方法,硬幣相當于參數,飲料沒返回(沒返回有參)
(3)有沒有見過自動售貨機,沒扔硬幣進去,飲料沒出來(無參無返回值)
(4)有沒有見過自動售貨機,沒扔硬幣進去,飲料出來了(無參有返回值)
6重載和重寫
重寫就是再寫一遍,重載就是再多一個。重寫:父類里有,子類再照貓畫虎寫一個。重載:自己類里面有,覺得不夠再寫一個。
7. 二進制
二進制就像我們常用的十進制、鐘表上的12進制,歷史上的秦朝的16進制(16兩為1斤,所以有半斤八兩的成語);二進制就是逢二進一,只是二進制在平常的生活中不常用所以不容易理解,用得多了也就理解了。二進制數字是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唯一數字,但每個二進制數字所代表的意義是認為規定的:比如0x00,在ascii碼中有一個定義,送到顯卡中顯示白色(定義0x00為白),在程序中作為數據為0,在指針中表示0x00地址,等等。所以計算機的程序有嚴格的格式劃分和定義,否則就很容易造成運行錯誤。所以當我們用字處理軟件打開一個二進制的程序代碼的時候會出現很多亂碼就是這個原因。
8注冊表
就是電腦里的一些可運行文件,像我們上學有了學生證才被認可進入校園的第一步,電腦里的學生好比可執行文件,要是沒有在注冊表注冊它的來歷,那么它就不能正常運行!在運行里輸入regedit 回車 可以看到你安裝過的文件里邊都會有記錄的!
9腳本
類似于演戲時用到的腳本,script 其實就是一系列指令——演員看了指令就知道自己該表演什么,說什么臺詞;計算機看了指令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事情。所以 script 其實就是短小的、用來讓計算機自動化完成一系列工作的程序,這類程序可以用文本編輯器修改,不需要編譯,通常是解釋運行的。
在網站前端編程的語境下,腳本通常是指在瀏覽器里運行的小程序,就像劇本一樣,它可以用來控制網頁上的各類元素該怎么表演給觀眾看——比如知乎主頁右邊那個回到頁首的小箭頭就是個演員,你可以用腳本告訴它只在屏幕下拉到某個特定長度的時候才出現。
(腳本并不是個很好的翻譯,問題就出在“腳”這個字上,相當地莫名其妙。Script 一詞的詞根是“書寫”。)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