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是對Linux系統進行管理的命令。對于Linux系統來說,無論是中央處理器、內存、鍵盤、鼠標,還是用戶等都是文件,Linux系統管理的命令是它正常運行的核心。Linux的命令有許多,在此列出常用的幾個命令。
▲常用命令 “ ls”。
“ls”命令是用于在終端環境中顯示當前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注:不包括隱藏文件),之中“ ls ”命令也存在著多種組合使用方法,比如說:
“ls -a” 是顯示當前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注:包括隱藏文件);
“ls -l” 是顯示在當前文件夾中的文件的詳細信息;
將上述的兩種方法組合起來使用也可。如:“ls -a -l”,“ls -l -a”,“ls -al”,“ls -la”以上四種組合方式所起的效果相同。
▲常用命令 “man”。
“ man ”命令是獲得系統的幫助,類似于一種離線幫助手冊,使用 “man” 命令獲得系統幫助的方法如下:
如: man 1 ls,數字1表示的是所要進行的查詢是Linux的命令,假如所要查詢的是Linux 的api 則將數字 1 換成 2 即可,假如所需要查詢的是C 庫函數則需要輸入數字 3。
▲常用命令 “cd”,該命令的作用是在終端環境中進行目錄的切換,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形式。“cd /” 表示進入系統根目錄。 ..表示的是退回上一層目錄,單獨一個點表示當前目錄。當需要后退多層目錄時只需要在..基礎上增加即可 ,比如說后退三層目錄 cd ../../../ ,后退的數目過多系統只會后退到根目錄即可。
▲常用命令 “ pwd ”。
該命令適用于在終端環境中打印出當前工作目錄(即當前目錄的絕對路徑)。
▲常用命令 “ mkdir ”。
該命令是用于創建文件夾,當輸入 mkdir -p 命令時是創建級聯文件夾。
▲常用命令 “rmdir ”。
該命令是用于文件夾的刪除,不過其作用只要能夠刪除空文件夾。
▲常用命令 “ mv ”。
該命令是進行在目錄間文件的移動。引申的用法是其可以進行文件名的修改,格式如下:mv 源文件pathname 目的文件pathname 。
▲常用命令 “ cat ”。
該命令可以實現在命令行中直接查看文件內容,也可以用于對文件進行輸入操作。
▲常用命令 “ touch ”。
該命令是可以在當前工作目錄下創建空文件。
▲常用命令 “ cp ”。
“ cp ”命令時進行文件或者文件夾的復制。
格式如下:
cp 源文件pathname 目的文件pathname (在用法上與 mv 命令的使用類似)。
常用的組合方式 有以下兩種:“ cp -r ”命令是進行文件夾的復制, “ cp -f ”命令是強制復制。在實際操作時一般都是使用 “ cp -f ”進行對所需要的文件進行強制復制,因為在Linux系統中不管文件有沒有復制成功都不會給予提示信息,不像Windows系統。
▲常用命令 “ rm ”。
“ rm ”命令即“remove”對文件進行刪除操作。基本格式如下: rm 文件的pathname 。其還有兩種常用的組合操作。如: rm -f 文件夾的pathname ,進行文件夾的刪除; rm -f ,進行強制刪除。☆注意點:一個已經打開了的文件還可以進行文件刪除操作,因為 rm 命令刪除的只是硬盤之中的內容,然而已經打開了的文件是系統從硬盤中讀取到內存之中的,兩者沒有關系。
▲常用命令 “ ln ”。
“ ln ” 即link,用于連接文件,該命令只有在Linux系統中才有。“ ln ”命令的使用主要有兩種 軟連接 和 硬連接。這兩種的使用方式區別如下:
軟連接:(符號連接,等同于Windows系統中的快捷方式),其創建的是 L文件。格式為:ln -s 源文件名 符號連接文件名。
硬連接:(該連接方式與主文件的地位平等),創建的是普通文件。格式為:ln 源文件名 符號連接文件名 。該連接方式與 copy 存在一定的區別。使用 copy 命令的話復制幾份,其在硬盤中就存在這幾份該文件。但是使用硬連接方式的話,在硬盤之中只存在這一份這樣的文件,只是該文件存在的機會多了,比如說使用了一次硬連接命令,則刪除了該文件之后,還會存在一份相同的文件在硬盤中。
▲常用命令 “ apt - get ” (該命令只存在于Ubuntu的系統之中)。
該命令的使用方式:安裝 某程序(apt - get install 該程序名); 卸載 某程序(apt - get remove 該程序名)。(注意:若使用安裝程序的命令必須確保你所使用的系統能夠正常上網)。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