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I P報文中至多可以出現2 5個A F I、互聯網絡地址和度量域。這樣答應使用一個R I P報文來更新一個路由器中的多個路由表項。包含多個路由表項的R I P報文只是簡單地重復從A F I到度量域的結構,其中包括所有的零域。這個重復的結構附加在圖1 2 - 1結構的后面。具有兩個表項的R I P報文如圖1 2 - 2所示。
點擊查看大圖
圖12-2 具有兩個表項的RIP報文
地址域可以既包括發送者的地址也包括發送者路由表中的一系列I P地址。請求報文含有一個表項并包括請求者的地址。應答報文可以包括至多2 5個R I P路由表項。
整個的R I P報文大小限制是5 1 2 B。因此,在更大的R I P網絡中,對整個路由表的更新請求需要傳送多個R I P報文。報文到達目的地時不提供順序化;一個路由表項不會分開在兩個R I P報文中。因此,任何R I P報文的內容都是完整的,即使它們可能僅僅是整個路由表的一個子集。當報文收到時接收節點可以任意處理更新,而不需對其進行順序化。
比如,一個R I P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可以包括1 0 0項。與其他R I P路由器共享這些信息需要4個R I P報文,每個報文包括2 5項。假如一個接收節點(結點)首先收到了4號報文(包括從7 6至1 0 0的表項),它會首先簡單地更新路由表中的對應部分,這些報文之間沒有順序相關性。這樣使得R I P報文的轉發可以省去傳輸協議如T C P所特有的開銷。
1. 命令域 命令域指出R I P報文是一個請求報文還是對請求的應答報文。兩種情形均使用相同的幀結構: ? 請求報文請求路由器發送整個或部分路由表。 ? 應答報文包括和網絡中其他R I P節點共享的路由表項。應答報文可以是對請求的應答,也可以是主動的更新。
2. 版本號域 版本號域包括生成R I P報文時所使用的版本。R I P是一個開放標準的路由協議,它會隨時間而進行更新,這些更新反映在版本號中。雖然有許多像R I P一樣的路由協議出現,但R I P只有兩個版本:版本1和版本2。這一章對通常使用的版本1進行描述。
3. 0域 嵌入在R I P報文中的多個0域證實了在RFC 1058出現之前存在許多如R I P一樣的協議。大多數0域為的是為了向后兼容舊的如R I P一樣的協議,0域說明不支持它們所有的私有特性。
比如,兩個舊的機制t r a c e o n和t r a c e o ff。這些機制被RFC 1058拋棄了,然而開放式標準R I P需要和支持這些機制的協議向后兼容。因此, RFC 1058在報文中為其保留了空間,但卻要求這些空間恒置為0。當收到的報文中這些域不是0時就會被簡單地丟棄。
不是所有的0域都是為了向后兼容。至少有一個0域是為將來的使用而保留的。
4. AFI域 地址家族標識(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A F I )域指出了互聯網絡地址域中所出現的地址家族。雖然RFC 1058是由I E T F創建的,因此適用于網際協議( I P ),但它的設計提供了和以前版本的兼容性。這意味著它必須提供大量互聯網絡地址構成或家族的路由信息的傳輸。因此,開放式標準R I P需要一種機制來決定其報文中所攜帶地址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