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T和ETSI認為,有關NGN應研究以下要害的技術領域:
——體系結構和協議:研究確定NGN體系和參考模型;研究NGN的協議分層體系,以體現NGN業務和網絡分離的特性;研究基于GMPLS的控制和協議體系;研究光VPN的體系結構和協議;考慮使用通用的參考模型來標示運營商內或運營商間支持NGN所需要的通信流程;定義與傳統終端所需要的互通功能;定義BICC協議用于中繼層面;確定跨越異構網絡如何支持端到端業務、呼叫控制和用戶移動性;根據終端軟件升級機制和版本協商等因素定義NGN類終端的功能。
——網絡控制和端到端的QoS:研究和定義QoS業務量工程要求;研究基于GMPLS/以太網傳送的OAM和鏈路控制協議;完成用于話音的端到端QoS等級,研究用于端到端多媒體業務QoS的等級要求及其各自媒體組件的QoS等級要求;研究如何使用網絡低層的QoS機制獲得高層QoS;研究運營商間網絡低層QoS控制機制;研究QoS的端用戶規則;研究傳輸網規模對QoS的影響和接入網上傳輸呼叫對QoS的影響等。
——業務平臺:定義API和代理因素的業務要求和業務控制體系;完善跨越多網絡的業務互聯和用戶漫游所需要的業務支撐和提供機制;開發支持用戶控制和客戶化業務的機制,研究用戶移動性的業務平臺的影響等。
——網絡治理:實現NGN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必須有一個適當的網絡治理解決方案。由于NGN是基于開放式接口并且答應不同種類的業務進入一個網絡的,網絡治理必須在多廠商和多業務的環境下進行,因此有必要定義適用于NGN要求的基本網絡治理業務和接口(故障治理、性能治理、用戶治理、計費治理、業務量和路由治理等);研究光網絡的FCAPS(故障、配置、計費、性能、業務)模型;完善核心網絡治理的體系等。
——網絡安全:NGN的一個特點是開放式接口增多,安全性方面的風險也相應增大,因此有必要開發NGN的安全性體系和操作安全性準則;開發NGN所需的特定安全性協議、API和工具,例如加密、信息摘要和數字簽名等。
——其它問題:研究會晤和呼叫治理(包括用于計費、統計和故障監視的可靠的事件記錄等),研究支持緊急呼叫業務和優先服務的機制,研究NGN的編址等。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