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式通常在網絡核心POP節點之間實現,因為網絡核心是全網流量交匯中心,對核心實施TE可以在盡可能小地配置工作量下,盡可能大地提供TE功能。運營商在實施局部戰略式TE中,外圍通常為NativeIP或LDPEnabledIP,前者主要是沒有在全網啟用MPLS技術的運營商采用,后者主要是在全網提供MPLS VPN業務(2547 bis)的運營商采用。對于后者,需要注重穿越核心TE Domain的LDP LSP需要在TE Domain內部實現IP Over RSVP功能,才能保證端到端PE之間的LDP LSP互通,從而實現端到端VPN業務。
全局戰略式TE就是在全網所有路由器上配置實現RSVPTE,這是TE最理想的部屬方式,可以實現TE的所有功能。此方式存在N方效應,擴展性很差。而且一旦全網新增任何一個節點甚至新增任何一臺路由器,全網都需要重新配置新增的TELSP。據了解,在網絡中所有路由器上配置TE實現Fullmesh TE LSP 隧道的運營商幾乎沒有,可能擴展性是其主要制約。
(2) FRR保護鏈路只在很短的時間內有效,之后系統會分別進行IGP收斂和首端LSP重優化,采用make before break機制,并采用顯式共享來進一步降低對帶寬的占用,假如為備份隧道預留帶寬不僅浪費網絡資源,還會影像其他正常TE LSP的最優路徑計算。因此不建議為FRR的保護鏈路提供預留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