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免费观看_亚洲丰满少妇自慰呻吟_97日韩有码在线_资源在线日韩欧美_一区二区精品毛片,辰东完美世界有声小说,欢乐颂第一季,yy玄幻小说排行榜完本

首頁 > 學院 > 網絡通信 > 正文

OSI IS-IS 域內路由協議(2)

2019-11-04 10:51:14
字體:
來源:轉載
供稿:網友

  7子網獨立功能
本章描述路由函數使用的算法和相關數據庫。為系統治理目的定義的治理對象和治理屬
性(managedobjectsandattributes)將在第11章描述。
以下是子網獨立功能內部的進程和數據庫。每一個進程或數據庫標題后的圓括號內
是必須保持(keep)此數據庫的系統類型。系統類型分為L2(第2層中介系統)和L1
(第1層中介系統)。注重:一個第2層中介系統在它的本域(homearea)內也是一個
第1層中介系統,因此必須象維護第1層數據庫一樣維護第2層數據庫。
過程:
-決定過程(L2,L1)
-更新過程(L2,L1)
-轉發過程(L2,L1)
-接收過程(L2,L1)
數據庫:
-第1層鏈接數據庫(L2,L1)
-第2層鏈接數據庫(L2)
-鄰近數據庫(AdjacencyDatabase)(L2,L1)
-線路數據庫(CircuitDatabase)(L2,L1)
-第1層最短路徑數據庫(L2,L1)
-第2層最短路徑數據庫(L2)
-第1層轉發數據庫,每路由算法(routeingmetric)一個(L2,L1)
-第2層轉發數據庫,每路由算法一個(L2)

7.1尋址(Addresses)
網路服務程序訪問點(NSAP:NetworkServiceaccessPoint)地址和系統的網絡
的長度數量(lengthquantities)是可變的,這符合ISO8348/Add.2的要求。ISO8473
PDUs中包含的相應的NPAI和此PDUs(如LSPs和IIHs)必須首選二進制編碼;這種信息
的根本(underlying)句法也許是抽象的二進制的句法或抽象的十進制的句法。此協議將
可能用到任一AFIs(AuthorityandFormatIndicator)和他們相應的DSP語法。

7.1.1路由域內系統的NPAI
圖3顯示了一個NSAP地址編碼或網(NET)的結構。
以下將用由此國際標準描述的協議來解釋NPAI的結構:
范圍地址(AreaAddress)——路由域內一定范圍的地址,一個可變字長的量,包括NPAI
的全部優先部分(entirehigh-orderpart),不包括下面定
義的ID和SEL字段:

ID(系統標志符)——長度范圍從1到8字節(octets)變化。每個使用此協議的路由
域的ID字長范圍取一定值,域內所有中介系統的系統IDs將使
用此長度。假定至少有一個答應范圍內的值能被接受,一組被某
設備(implementation)支持的ID長度稱為該設備的設備選擇
(implementationchoice)。路由域的治理者必須確保域內所有
的ISs能使用為該域所選的ID字長。
SEL(NSAP選擇開關)——一個八位字段,用作接收PDU的實體(entity)(可能是傳輸
實體也可能是中介系統網絡(IntermediatesystemNetwork
entity)實體本身)的選擇開關。它是最不重要的NPAI的后
八位(theleastsignificant(last)octet)。


7.1.2系統配置(DeploymentofSystems)
為使本國際標準定義的路由協議正確運行,路由域內配置的系統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a)對所有系統:
1)域內的每一系統必須有唯一的系統ID,即不答應同一域中的兩個系統有相同
的ID值。
2)每一個域地址必須在全球開放系統互連環境(globeOSIE)內唯一,即一個
給定的域地址只能對應唯一的域。
3)擁有同一給定的域地址值的所有系統必須在同一域中。
b)對中介系統的附加條件:
1)域內每個第2層中介系統必須有唯一的ID字段,即不答應一個路由域內的兩
個第2層ISs擁有相同的ID字段。
c)對終端系統的附加條件:
1)不答應同一域內的兩個終端系統有除SEL字段外完全相同的地址
d)只有當一個終端系統的域地址與鄰域IS的手冊里的入口地址(entriesintheadjacent
IS'smanual)AreaAddressesparameter相同時,它才能與第1層連接(beattached
to)上。
強制要求7.1.2的配置是路由域治理的職責。本國際標準定義的協議假定這些要求得到
了滿足,但是沒有對其檢查的手段。

7.1.3手動域尋址(Manualareaaddresses)
一個IS對若干同義域地址的使用是通過治理參數-手動域地址(manualAreaAddresses
來適應的。
TheuSEOfseveralsynonymousareaaddressesbyanISisaccommodatedthrough
theuseofthemanagementparametermanualAreaAddresses

這個參數由系統治理為每個第1層IS在本地設置;它包含一個與IS相關的所有同義域
地址列表,表中包括IS自己的NET所包含的域地址。每一個第1層IS分配它的manual
AreaAddresses給它的第1層LSP(LinkStatePRotocolDataUnit)的域地址字段(Area
Addressesfield),在就答應第2層IS產生一個所有給定域支持的地址的合成列表。第2

層IS把合成列表放入它們的第2層LSP的域地址字段,以此在第2層子域內依次廣播該合成
列表,這樣就把信息發布到了與整個路由域相關的所有域地址上。在兩個第1層IS間建立鄰
域的過程要求至少有一個地址域為兩個manualAreaAddresses列表所共有,且在兩個第1
層IS和一個終端系統和間建立一個鄰域的過程,要求終端系統的域地址與IS的manualArea
Addresses列表中的一個入口相匹配。因此,系統治理的職責是確保每一個與某IS相關的域
地址被包括在其manualAreaAddresses列表中。非凡是,與某給定第1層IS鄰近的所有
ES和第1層IS必須包括在其中。假如一個8473PDU的目的地址的域地址字段或它的源路由
域(sourcerouteingfield)的下一個入口的域地址字段不存在于接收此PDU的第1層IS
的域地址參數表(parameterareaAddresses)中,那么目標系統不會在(notresidein)
此IS的域(area)中。這樣的PDU將采用第2層路由(level-2routeing)。

7.1.4第2層地址編碼(EncodingofLevel2Addresses)
當一個完整NSAP地址采用ISO8348/Add.2中指定的首選二進制編碼方式來編碼時,IDI
(InitialDomainIdendifier)的前幾位(leadingdigits)被填充(假如需要),以此獲
得AFI(AuthorityandFormatIndicator)指定的最大IDP(InitialDomainPart)長度。
一個第2層地址前綴是一個完整NSAP地址的前端子串(leadingsub-string),因此,它可
以匹配一組擁有相同前端子串的完整的NSAP地址。然而這種切斷匹配(truncationand
matching)在由NSAP地址的抽象句法描述(representedbytheabstractsyntax)的NSAP
上完成,而不是編碼形式(andhencepadded)上的。前綴匹配的例子可參見附錄B的B.1。
LSP中的第2層地址前綴與完整NSAP地址的編碼方式相同,除非前綴的末端進入IDP.
這時該前綴直接編碼為無填充的四位信息串。

7.1.5地址比較(ComparisonofAddresses)
除非另外聲明,地址的數字比較將按照地址的編碼形式進行,給較短的地址添零,使其
與較長的地址等長,然后進行數字比較。這種比較適應于NSAP地址,網絡實體標題(Network
EntityTitles)SNPA地址。

7.2決定過程(TheDecisionProcess)
此過程使用鏈接狀態數據庫的信息來計算轉發數據庫,而轉發過程從轉發數據庫獲得每
個NPDU的下一轉發的正確信息。第1層鏈路信息數據庫用于計算第1層轉發數據庫,而第2
層鏈路信息數據庫用于計算第2層轉發數據庫。

7.2.1輸入和輸出(Inputandoutput)
輸入
-鏈路狀態數據庫:它是最新的鏈路狀態PDU的一組信息,而這些鏈路狀態PDU來自所有已
知的中介系統(對第1層而言在本域內,對第2層而言在第2層子域內)。次數據庫從更新過
程獲得信息。
-事件通告:這是更新過程的一個信號,表明域內某處的一個鏈接已發生了變化。
輸出
-每路由算法(routeingmetric)一個第1層轉發數據庫;
-(僅在第2層中介系統)每路由算法一個第2層轉發數據庫;
-(僅在第2層中介系統)若域內第1層鏈接最低ID可達,第1層決定數據庫把域內第2
層中介系統的標志符通告第2層更新過程
-(Level2Intermediatesystemsonly)TheLevel1DecisionProcess
informstheLevel2UpdateProcessof
theIDoftheLevel2Intermediatesystemwithinthe
areawithlowestIDreachablewithreallevel1links
(穿過第2層子域的路徑組成的虛連接是不答應的)
-(僅在第2層中介系統)假如中介系統是部分指定(PartitionDesignated)第2層中介
系統,第2層決定過程通知第1層更新過程,默認路由算法的值(valuesofdefaultrouteing
metric).
-(Level2Intermediatesystemsonly)IfthisIntermediate
systemistheLevel2Intermediate
systeminthispartition,theLevel2Decision
ProcessinformstheLevel1UpdateProcessofthe
valuesofthetoandIDofthe
partitiondesignatedlevel2Intermediatesystemin
eachotherpartitionofthisarea.

7.2.2路由算法(Routeingmetrics)
對應于ISO8473QoS維護組(QoSMaintenancefield)定義的四種可能的服務質量
(orthogonalqualitiesofservice),有四種路由算法。從一個中介系統發出的每一個線
程將被系統治理(Systemmanagement)分配一個值代表一個或多個算法(metric)
這四個算法如下:
a)缺省算法:能被域內的每一個中介系統理解。每個線程有分配給其算法的一個實際值
(positiveintegralvalue)。此值可能于線程中的任一目標函數有關,但根據習慣,
它可用來測量線程處理通信量(如每秒的吞吐量)的能力。數值越高表明容量越低。
b)延遲度量:此度量測量相關線程的傳輸延遲。這是一個可選的度量,假如它被分配給
一個線程,就會有一個正整的值。越高的值意味著越長的傳輸延遲。

c)花費度量:此度量衡量相關線程使用的金錢上的花費。這是個可選的度量,假如它被
分配給一個線程,就會有一個正整的值。這個國際標準中使用的路徑計算算法要求所有的
線程的任一個度量都具有一個正值。因此,一個花費度量值為0的免費線程是不可能的。
按慣例,通常1才指一個免費的線程。越高的值意味著越大的金錢花費。

Thismetricmeasuresthemonetary
costofutilisingtheassociatedcircuit.Itisanoptional
metric,whichifassignedtoacircuitshallhaveapositive
integralvalue22Thepathcomputationalgorithmutilisedinthis
InternationalStandardrequiresthatallcircuitsbeassigneda
positivevalueforametric.Therefore,itisnotpossibleto
representafreecircuitbyazerovalueoftheeXPense
metric.Byconvention,thevalue1isusedtoindicateafreecircuit.
.Highervaluesindicatealargermonetaryexpense.


d)錯誤尺度(Errormetric):此尺度測量整個線路的剩余錯誤概率。它是可任意選擇的
尺度,當指定于一個線路時有一個非零值。高數值表明該環路有未檢測到的錯誤的概率較
高。

注重-決定進程將尺度值簡單的加在后面。因而,這個尺度值的選定是很重要的。

每個中間系統應該能夠根據默認的尺度來計算路由。任何一個或全部其它尺度的支持
都是任選的。假如一個中間系統支持基于某個尺度的路由計算,它的更新進程應該在鏈路
狀態分組中向整個線路報告這個尺度值;否則,IS將無法匯報此尺度。
當決定進程為一個任選的路由尺度計算路徑時,它只用一個向相應尺度報告的值來使
用鏈路狀態分組。假如任何一個IS線路的尺度不包含任何值,系統將不計算基于此尺度的
路由。

注重-上述情況的一個結果是一個經過默認尺度可到達的系統是經過其它尺度無法到
達的。
看7.4.2可得到轉發進程如何根據ISO8473QoS中的維護選項的內容來選擇尺度的描述。
以上四種尺度中的任何一個都有兩種類型:內部尺度或外部尺度。內部尺度用來將通往
內部目的的鏈接/路由描述成路由域。外部尺度用來將通往外部目的的鏈接/路由描述成路由
域。尺度的這兩種類型是不能直接比較的,除非內部路由相對外部路由來說總是首選的。換
句話來說,即使外部路由整個耗費更低的話也會選擇內部路由。

7.2.3廣播子網絡
一個廣播子網絡不應被看成是一個完全連接的拓撲結構,它應被看成是一個和每一個附
屬系統都有連接的偽網點。附屬系統只報告與偽網點的連接。這個指定的中間系統用來代表
此偽網點,它將使每一個支持的路由尺度為零,構造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來報告與廣播子
網中所有系統的連接。這些路由尺度在通過與偽網點的連接被指定后被設為零值。在偽網點
中指定一個非零值,鏈路狀態分組有使真實值翻倍的效果。
偽網點會通過指定中間系統的源標志符識別,源標志符后面有一個被指定中間系統賦值
的非零偽網點標志符。此偽網點標志符對指定中間系統來說是唯一的。
指定中間系統分別在第一層和第二層定義。它們就是我們所知的局域網第一層指定中間
系統和局域網第二層指定中間系統。見8.4.4。
假如一個中間系統或它在廣播子網上的SNPA被關閉,或者有更高優先級的中間系統已經
接管了此功能,該中間系統就成為指定中間系統。當一個中間系統不作為指定中間系統時,
它通過將偽網點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剩余值設為零,并進行7.3.16.4中描述的操作,來在
整個網絡內清除偽網點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一個局域網第一層指定中間系統清除第一層
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一個局域網第二層指定中間系統清除第二層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
假如一個中間系統既不作為第一層指定中間系統,也不作為第二層指定中間系統,它將清除
兩層的鏈路狀態分組。
當一個中間系統成為指定中間系統,同時它有同一層的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該協議
數據單元是由前一個指定中間系統為線路發出的,它將像前文所述一樣,在整個網絡內清除
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

7.2.4鏈接
只有兩個中間系統中的一個通過它們的任一個SNPs可直接到達另一個,我們才可以說這
兩個中間系統是相鄰的。在一個連通的子網(點對點或一般的拓撲結構)中,當連接建立或
'hello'協議數據單元交換時,問題中的兩個中間系統應該確定它們的相鄰關系。然而,一個
故障的中間系統可能會報告與另一個中間系統是相鄰的,而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為了查出
此類錯誤,決定進程檢查以上連接在鏈路狀態分組上是否如兩個中間系統所報告的那樣。如
果一個中間系統排除某個連接,它將不在它的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中描述它。在子網廣播
中,此類錯誤應該被指定的中間系統所確認,該中間系統有責任確定所有的中間系統都與子
網相連接。該中間系統在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中包含這些中間系統(沒有其它的),此協議
數據單元是為代表子網的偽網點產生的。

7.2.5同一系統中的多鏈路狀態分組
更新進程為了保存連接帶寬和處理,可以將一個簡單的邏輯鏈路狀態分組分成許多獨立
的協議數據單元(見7.3.4)。另一方面,決定進程將非凡注重順序號為零的鏈路狀態分組。
假如順序號為零且生存期大于零的鏈路狀態分組在指定系統中不存在,那么決定進程將不應
該處理任何存儲在這個系統中的具有非零序列號的鏈路狀態分組。
下列信息只能從順序號為零的鏈路狀態分組中獲得。決定進程將忽略任何具有非零序列
號的鏈路狀態分組。
a)鏈路狀態分組數據庫超載位的設置。
b)中間系統類型域的值。
c)區域地址選項。

7.2.6路由算法概述
決定進程使用的路由算法是路徑最短的算法。比如說,這些算法是由所有的中間系統在
路由范圍中獨立且并發運行的。一個鏈路狀態分組的內部范圍的路由是發生在一個站對站的
基礎上的:即算法只是決定下一站,而不決定一個數據鏈路狀態分組到達目的的整個路徑。
為了保證在路由范圍中每一個中間系統能算出正確和一致的路由,國際標準是依靠以下性質:
a)路由范圍中的所有中間系統統一使用同樣的拓撲信息;
b)路由范圍中的每一個中間系統在輸入相同的拓撲結構和尺度時產生相同的路由組。
第一個屬性對防止出現不一致的路由是必要的,它是潛在的環型路徑。第二個屬性是為
了實現6.6中所規定的決定論所必須的。
一個系統運行SPF算法可在路由域中找出一組通往目標系統的合法路徑。這組路徑可由
下述幾種路徑組成:
a)一個有最小尺度數的簡單路徑:這些路徑被認為是耗費最小的路徑;
b)一組有相等的最小尺度數的路徑:這些路徑被認為是耗費同樣最小的路徑;或者
c)一組到達比本地系統更接近目標系統的協議數據單元的路徑:被稱為向下流程的路徑。
不具備上述幾種情況的路徑是不合法的,將不被使用。
決定進程在確定路徑時,也會確定通往目的每條路徑的下一站。此鄰接關系沿用前面進
程用來轉發協議數據單元的數據庫。
每一個路由層使用某個支持的路由尺度計算各自的路由。既然有四種路由尺度和兩個層,
系統可以使用多種最小路程優先的算法。例如,
--假如一個中間系統是一個第二層的中間系統,支持所有四種尺度,用所有尺度計算
最小路程耗費時,它將實現此算法八次。
--假如一個中間系統是一個第一層的中間系統,支持所有四種尺度,并附加計算向下
流程路徑,它將實現此算法4×(鄰居數+1)次。
在國際標準中條款12的動態及靜態適應條件下,任何最小路程優先算法的實現都是答應
的。推薦的實現方法在附錄C中有具體描述。

7.2.7多余路徑的移除
WhentherearemorethanmaximumPathSplitsminimalcostpathstoadestination,thisset
shallbepruneduntilonlymaximumPathSplitsremain.TheIntermediatesystemshall
discriminatebasedupon:

注重-為了順應6.6中定義的決定論,路徑的精確優先級應被確定下來。

--鄰接類型:連接到中間系統的路徑或第二層可到達的地址前面的鄰接保持對其它鄰
接的優先權。
--尺度數:較小尺度數的路徑對較大尺度數的路徑保持優先權。通過尺度數,我們可
以知道沿著路徑到達目的的尺度總數。
--鄰居標志符:在兩個或更多路徑與同一類型的鄰接相連時,具有較低鄰居標志符的
鄰接對具有較高鄰居標志符的鄰接保持優先權。
--線路標志符:在兩個或更多路徑與同一類型的鄰接相連,并且鄰居標志符相同時,
具有較低線路標志符的鄰接對具有較高線路標志符的鄰接保持優先權,它的線路標志符為下
列幾種值:
非廣播線路的7ptpt線路標志符,
運行第一層決定進程時廣播線路的711線路標志符,
運行第二層決定進程時廣播線路的712線路標志符。
--局域網地址:當兩個或更多的鄰接的類型,鄰居標志符和線路標志符都相同時(例如
一個系統在同一條線路上有多個局域網適配器)時,具有較低局域網地址的鄰接對具有較高局
域網地址的鄰接保持優先權。

7.2.8健壯性檢查
7.2.8.1在整個過載的中間系統中計算路由
決定進程將不使用從IS到鄰接中間系統的連接,該IS的鏈路狀態分組有鏈路狀態分組
數據庫檢測設備。當過載的IS沒有完全的路由信息庫時,這樣的路徑可能會引入循環。在路
徑保證沒有循環的情況下,決定進程仍然使用與終端系統鄰接的連接。
7.2.8.2雙向連通性檢查
除非兩個中間系統都報告它們的連接,否則決定進程將不使用該連接。
注重--此檢查不適用于和終端系統的連接。
報告連接指出默認的路由尺度至少有一個定義值。在一個連接中,同一個尺度的兩個端
點答應有兩個不同的定義值。因此,路由可能是不對稱的。

7.2.9轉發數據庫的建立
轉發數據庫需要的關于路由尺度k的數據,是每一個系統n的一系列鄰接。
7.2.9.1根據一個第一層IS辨認最近的第二層IS
對每一個路由尺度中間系統需要一條附加信息:根據此路由尺度到達的距最近的第二層
中間系統的下一站。第一層中間系統應該對尺度k確定整套套接的第二層中間系統R,使對
尺度K中間系統R的耗費最小。
IftherearemoreadjacenciesinthissetthanmaximumPathSplits,thentheISshallremove
excessadjacenciesasdescribedin7.2.7.
7.2.9.2第二層中間系統中套接標志位的設置
假如一個第二層中間系統在對尺度K計算第二層路由后,發現使用該尺度不能到達任何
其它區域,它將:
--為尺度K設置套接標志位為假;
--重新生成它的第一層鏈路狀態分組,其分組號為零;同時
--根據7.2.9.1中描述的算法為第一層中間系統對尺度k計算最近的第二層中間系統,
并將其插入到合適的轉發數據庫中。
注重--更新進程將檢查每一個尺度K的套接標志位,使它能夠在其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
的ATT域中報告該值。
假如一個第二層中間系統在對尺度K計算第二層路由后,發現使用該尺度能夠到達至少
一個其它區域,它將:
--為尺度K設置套接標志位為真;
--重新生成它的第一層鏈路狀態分組,其分組號為零;同時
--將與最近的第二層中間系統對應的尺度K的轉發數據庫入口設為本身。

7.2.10修補分割區的信息
一個區域可能會因為一條或多條連接的錯誤變得支離破碎。然而,假設第二層子域本身
是完整的,假如每一個分區都與第二層子域有連接,它將有可能經由第二層子域修補。見圖
4


系統A-I、R及P都在區域n中。當D和E的連接斷開時,區域將變得分割的。在每一
個分區中,從第二層中間系統中選出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在分區1中是P,在分區2
中是R。第一層修補通路建立在這兩個第二層中間系統之間。注重現在修補的連接是在P和R
之間,而不是在D和E之間。
系統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使用通往其它分區的轉發網絡協議數據單元,修補分區。它們
行使第一層中間系統的功能,并且向每一個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公告第一層鏈路狀態
分組中的鄰接關系。這就是眾所周知的虛鄰接和虛連接。這樣其它第一層中間系統通過分區
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就可以計算它們通往其它分區的通路。這樣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
統在8473數據網絡協議數據單元中,把它的虛網絡實體頭標當作源NSAP和把鄰接分區指定
的第二層中間系統虛網絡實體頭標當作目的NSAP,并壓縮第一層網絡協議數據單元,然后轉
發它們。以下章節將對此有更具體的描述。
7.2.10.1分區檢測和第一層虛連接的建立
通過在整個區域的操作,第二層中間系統可以檢測出第一層區域的分區。為了參與分區
修補進程,這些第二層中間系統必須行使第一層中間系統的功能。無論是兩個和更多的第二
層中間系統在第二層鏈路狀態分組中報告它們成為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則給定的區
域的分區將存在。反過來說,當只有一個第二層中間系統報告時,整個區域就不會被分割。
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就完成了分區修補。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的選取,在下一
章有具體描述,應該在探測之前完成,這樣修補進程才能開始。
為了修補第一層區域的分區,分區指定的中間系統產生一個虛網絡實體來代表分區。這
個虛網絡實體的頭標由第一列地區地址、第二層連接狀態協議數據單元和分區指定的第二層
IS的標志符組成。這個IS將同時用記錄在檢驗屬性中的分區網絡來建立一個通往每一個分
區指定的第二層IS的虛擬連接(用一個新的虛鄰接關系處理對象來表示)。這些虛聯接是分區
的修補路徑。第二層中間系統通過在它的第一層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的中間系統鄰接關系
域加入每一個鄰接的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的標志符來向整個第一層區域報告。這些中
間系統鄰居應該將虛連接標志位置成真。這個虛連接的尺度值應該是從系統的第二層路由數
據庫中獲得的默認尺度值d(N),N表示鄰接分區指定的第二層IS經由第二層子域。
為了探知第一層區域的分區和創立修補通路,一個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在完成第
二層最小路程計算后應該執行下列步驟:
a)檢查所有第二層中間系統的第二層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

假如發現匹配并且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的標志符與這個系統的標志符不相等,將
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的認證以及到那個中間系統的默認尺度的路徑耗費,通知系統中
的第一層更新進程。
b)繼續檢查第二層鏈路狀態分組直到在其它的分區中找到所有的分區指定第二層中間系統,
并且通知其它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的第一層更新進程,這樣
1)第一層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可以被傳播到所有其它的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經由
第二層子域)
2)所有其它的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系統應該在系統的第一層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被告知
鄰接關系。假如一個分割已結束,該中間系統應該通過消除虛連接關系,消除網絡虛連接實
體和虛連接。在運行完分區檢測及上述的虛連接算法后,并且另一個分區指定的第二層中間
系統的在它的第一層鏈路狀態協議數據單元的虛連接沒有被檢測到,這個分區指定的第二層
中間系統應該檢測到一個修補完的分割。
假如這樣的一個虛鄰接關系被創建或銷毀,中間系統將產生一個"分區虛連接被改變"的
通知。
7.2.10.2分區指定第二層中間系統的選擇。
這個第二層中間系統應該是這樣的系統:
--在它的鏈路狀態分組中使用默認的尺度,接著報告本身;
--在實現分區修補選項時報告本身;
--像這個區域第一層中間系統那樣工作;
--不通過任何虛連接經由第一層就能到達;
--有最小的標志符。
在第一層決定進程結束后和第二層決定進程決定第二層路徑之前,通過運行決定進程運
算選擇分區指定第二層中間系統。
為了保證正確的選擇分區指定第二層中間系統,通過檢查那些虛連接位標志位為假的第
二層中間系統鄰居,決定進程只使用在這個區域中的第一層鏈路狀態分組來運行。這個決定
進程運行的結果得到了所有的不通過虛連接路徑而通過第一層就可以到達的第一層中間系
統。通過這種設置,第二層中間系統將從滿足下列條件的中間系統中選擇:
--IS類型(在第一層鏈路狀態分組中所報告的)是第二層中間系統;
--ATT指出必須具有默認尺度;
--P位指示支持分區修復選項;
--ID必須是第二層中間系統的子集中最小的。
7.2.10.3分區地址的計算
ALevel2IntermediateSystemshallcomputethesetofpartitionAreaAddresses,whichis
theunionofallmanu-alAreaAddressesasreportedintheLevel1LinkStatePDUsofallLevel2
Intermediatesystemsreachableinthepartitionbythetraversalofnon-virtuallinks.Ifmorethan
MaximumAreaAddressesarepresent,theIntermediatesystemshallretainonlythoseareaswith
numericallylowestAreaAddress(asdescribedin7.2.11.1).Ifoneofthelocalsystem's
ManualAreaAddressesissorejectedtheevent"ManualAddressDroppedFromArea"shallbe
generated.
7.2.10.4虛連接中網絡協議數據單元的封裝
通過虛連接的傳播的所有的網絡協議數據單元必須以ISO8473的標準來封裝。它必須包
含分區指定第二層中間系統的虛網絡實體頭標,在網絡協議數據單元前即在源地址域中加此
頭標,在目的地址域中加鄰接的分區指定第二層中間系統的虛網地址。在雙方NSAP中的SEL
域中都應包含IS-IS路由選擇值。輸出協議數據單元的服務質量維護域應被設成表明轉發使
用默認路由尺度的值。(見32頁表1)
為了標識數據和錯誤報告網絡協議數據單元,外部的網絡協議數據單元應該從內部的網
絡協議數據單元中拷貝分割答應和錯誤報告位以及生存期域。當內部網絡協議數據單元未被
封裝,它的生存期域將被設成外部網絡協議數據單元的生存期域的值。
對LSP和SNP分割答應標志位應該設為真,錯誤報告標志位設為假。生存期域被設為255。
當一個內部LSP未被封裝,它的剩余生存期將消耗255與外部網絡協議數據單元的生存期域
的值的差的一半。
數據網絡協議數據單元未被封裝之前不答應被分割,除非它的長度(包括分組頭)超過
65535字節,在這種情況下,原始數據網絡協議數據單元應該分割后封裝。在任何情況下,
為了在分區指定第二層目標中間系統能夠將其重新組合并解封裝,在傳輸之前必須依據ISO
8473標準進行分割。在7.4.3.2中,封裝作為發送進程的一部分有更具體的描述。在7.4.4
中解封裝作為接收進程的一部分有更具體的描述。

7.2.11區域地址的計算(Computingofareaaddresses)
ALevel1orLevel2IntermediateSystemshallcomputethevaluesofareaAddresses(the
setofAreaAddressesforthisLevel1area),byformingtheunionofthesetsof
manualAreaAddressesreportedintheAreaAddressesfieldofallLevel1LSPswithLSP
numberzerointhelocalIntermediatesystem'slinkstatedatabase.
注重--這包括所有的源系統,不管現在是否能夠達到。它還包括本地中間系統本身的
鏈路狀態分組為零的鏈路狀態分組。
注重--這個設置對于數據庫內容的每一個改變,沒有必要馬上更新。計算可以延續到
下一個決定進程運行之前。
IfmorethanMaximumAreaAddressesarepresent,theIntermediatesystemshallretainonly
thoseareaswithnu-mericallylowestAreaAddress(asdescribedin7.2.11.1).Ifoneofthelocal
system'sManualAreaAddressesisrejectedtheevent"ManualAddressDroppedFromArea"
shallbegenerated.

7.2.12路由優先級(OrderofPerenceofRoutes)
假如一個中間系統參加第一層的路由并且通過檢查區域地址確定給定的目的的是可以到
達的,那么將只通過第一層路由到達目的。非凡的:
a)第一層路由總是建立在內部尺度基礎上的。
b)在這個區域的路由中,那些支持服務質量申請的路由優先于不支持的。
c)支持相同服務質量的路由,最小路徑優先。對于最小路徑的確定,假如一個支持非凡服
務質量的路由是可用的,將使用它,否則將使用默認尺度。

d)在相等成本的路線之間,分區方法(spilitting)可以被應用。
假如一個IS在第一層路由中,但不在第二層路由中,那么就必須找到一個目的地址至
少與第二層IS相連,則目的地址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路由到第二層IS:
a) 第一層路由總是根據內部的標準。
b) 在連接第二層ISs的路線中,支持所要求的QoS的路線是被優先考慮的。
c) 在相同的QoS情況下,最短路線是被優先考慮的。在決定最短路線時,
若路由上預先設定的QoS是被答應的,則使用這個設置,否則將使用缺
省設置。
d) 在相等成本的路線之間,分區方法(spilitting)可以被應用。
假如一個IS參與第二層的路由并且與第二層相連,則這個IS(通過尋找
地區地址)發現已給定的目的地址在這個區域中并不可達,尋路這樣的目
的地址可如下所述:
a)若路由路線上預先設定的QoS是被答應的,則優先使用這個設置所在
的路由路線。
b)若路由路線上的QoS都一樣,優先級這樣設置:
1) 最高優先級:有路線符合尋路領域中的地區地址
2) 中等優先級:有路線符合帶有內部標準的可達地址前綴。若有多
個目的地址符合上述要求,最長的前綴優先。
3) 最低優先級:有路線符合帶有外部標準的可達地址前綴。若有多
個目的地址符合上述要求,最長的前綴優先。
c)當優先級相同的路線選取時,最短路線優先。在決定最短路線時,支
持預先設置的QoS的路線優先;否則將使用缺省的設置。在相等成本
的路線之間,分區方法(spilitting)可以被應用。

7.3更新過程
更新過程是為了生成和繁殖鏈環狀態信息,并且要可靠的遍及路徑領域。
判定過程(Decisionprocess)使用鏈環狀態信息計算路徑。

7.3.1輸入和輸出
輸入
--鄰接數據庫維持在子網絡依靠的功能。
--可達成的地址治理目標維持在系統治理層次。
--鄰接數據庫變化的通知由子網絡依靠的功能實現。
(環路向上,環路向下的,鄰域向上,鄰域向下的,以及成本改變事件)
--附加幀(僅適用于第2層的間接系統)
此幀指示這個系統是否能到達其他領域(穿過第2層路由)。
--連接狀態的PDUs
接收過程傳遞連接狀態的PDUs到更新過程,并指示出它所在的鄰域。
――PDUs的序號
 接收過程傳遞PDUs的序號到更新過程,并指示出它所在的鄰域。
――其他分割
在第2層的判定過程(指對于第1層的更新過程,但是建立在第2層的間接系
統之上)能夠使一系列被指定的分割有效。

輸出
――連接狀態數據庫
――輸出信號到達判定過程的事件,此事件或者是接收一個具有信息的LSP,或是
清除一個數據庫中的LSP。假如被接收的LSP有一個不同的序列號,又或是其生存
壽命(RemainingLifetime)具有一可變化的長度部分,就不應產生輸出事件。
注――
一個執行功能會比較根據序列號的變化存儲的LSP的校驗和,與之比較的是,
接收到的校驗和。若其不同,則假定變化的長度部分不同,
并要把這一事件告知判定過程。若其相同,一個8位對照要產生,用以決定是否報
告此事件。

7.3.2局部鏈環情形的產生
更新過程是為了產生一系列的LSP。產生一系列的LSP的目的是通知其他的間接系
統(在第1或第2層的子域中)這個連接的狀態,此連接是在間接系統和其鄰系統
之間的。在間接系統中的更新過程,在以下的環境中產生一個或多個新的LSP:
A) 計時期滿的時候;
B) 當收到來自鄰域數據庫的變化(AdjacencyDatabaseChange)的子網依靠性功能
(SubnetworkDependentFunctions)的通知;
C) 當有一些網絡治理特征改變時會引起LSP信息的改變(例如,在尋址手冊中的
改變)。

7.3.3手冊路由信息(ManualRouteingInformation)的應用

手冊路由信息是來自系統治理的路由信息。可分為兩類:
a) 手冊鄰域
b) 可達地址


7.3.3.1手冊鄰域(ManualAdjacencies)
一個終端系統的鄰域可能是由系統治理產生。這樣的一個鄰域被定義為
手冊終端系統鄰域。為了產生一個手冊終端系統鄰域,系統治理將按以下分類:
a) 可從鄰域到達的系統Ids
b) 相關的SNPA地址
這些鄰域將以帶種類手冊鄰域的形式和鄰近系統種類的終端系統的形式出現。這些
鄰域向更新過程提供輸入,類似于通過ISO9542操作產生的鄰域的形式。當狀態
改變到達上層鄰域時,信息被包括在間接系統自己的第1層LSPs中。
注――手冊終端系統鄰域不應被包括在代表虛結點的第1層LSPs中,因為那將預
示在廣播子網中的所有間接系統具有同樣的一系列手冊鄰域被這個環路定義。
被指派到手冊鄰域的規則必須是內部規則。
7.3.3.2可達地址
第2層間接系統應該擁有許多由系統生成的可達地址,來治理目標。
當一個可達地址處于狀態On下并且其產生環路同樣處在狀態On下時,其定義的路
由測量標準的名字和每個都將包括在這系統產生的第2層的LSPs內。
被分配給可達到的地址作為治理對象的目標的測量標準既可是內部的,也可是外部
的。
當全部下列條件都實現的時候,可達到的地址被認為是積極的:
a) 父環路處于狀態On下;
b) 可達到的地址處于狀態On下;
c) 父環路屬于廣播型或處于數據連接狀態運行中。
當一個可達地址由不活躍狀態變為活躍狀態時,將會使得更新過程包含第2層LSPs
的可達地址的地址前綴,它是由7.3.9的系統產生的。

當一個可達地址由活躍狀態變為不活躍狀態時,將會使得更新過程中不再包含第2
層LSPs的可達地址的地址前綴。

7.3.4多層LSPs
由于一個LSP的緩沖區的大小是受限制的,它不可能包含所有系統鄰域的信息。在
這種情況下,系統可以用多層的LSPs來傳遞這信息。
在同一個set中的每一個LSP具有同樣的源ID域(見第9條),但是他們各自的LSP
號域卻不一樣。雖然幾個不同的LSPs要獨立的被更新過程處理,但是答應運用管
道的方法對拓撲分配進行更新。不過,決定過程可以因為他們全部都使用相同的
sourceID來識別他們全部都附屬于同一開始系統。
注――
即使信息量的大小可以放在單一的LSP中,系統也可以選擇性地選擇用幾個
LSPs來傳遞它;
這里使用單一的LSP傳遞信息不是強制性的。
注――
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冗余信息的傳輸,建議根據環路的可達到的地址前綴信
息,將IS分組。
這樣去做將保證假如對另一個路由的領域的環路改變狀態,最少的LSP片斷
將必須被傳送。
在系統中的第1層和第2層的LSP的最大容量,分別由產生L1LSP和產生
L2LSP緩沖區的治理參數控制。
注重――
這些參數應該由系統從始至終的控制。假如不這樣做,一些鄰域的初始化將失
敗。
IS對于LSP號為零時,作如下規定:
a) 下列情況僅在LSP號為零時具有意義:
1) 對于LSP數據庫的設置溢出了。
2) IS的類型值field(?)。
3) 區域地址選項。(僅在LSP號為零時出現,見下)。
b) 當上述的項目的某一個的值被改變的時候,IS將用LSP的數字0重新發
行LSP通知變化給其他的IS。其他的LSPs沒有必要被重新發行。
假如特定的毗鄰關系被分配給特定的LSP數字,它不應再被分配到其他的
LSP數字。
因為把毗鄰關系從一個LSP移動到另一個LSP,能給那個系統的連接性造
成暫時的損失。他將會引起原來包括有關毗鄰關系的(現在不包括那個信
息)信息的LSP的新版本在其他的LSP的新(現在包括有關毗鄰關系的信
息)版本前面被傳播出去。
為了減少其影響,下列限制被放到LSPs的信息的工作任務上:
a)
區域地址選項將僅僅發生在LSP數字為的LSP中。
b)
將在地區地址任意選擇(AreaAddressesoption)后面,并且在任何的
中端系統(或者就第2層來說,給加上前綴)選擇的前面,發生中間
系統鄰居任意選擇(ISNeighboursoptions)。
c)
EndSystem(orPrefix)Neighbouroptions發生在任何一個AreaAddress
orIntermediateSystemNeighbouroptions的后面。
注――
在這里的上下文中,采用的方法是,從同一LSP或更高一層LSP號中的開始找
到高八位號。
注――
這里的一個執行是為了保證由特定的系統產生的LSPs的號,被包含在10%的
理想數字內。這些理想數字是必須的,假如所有的LSPs被緊密的打包。這樣
就可以重新使用那些較低的LSP號,為了新的鄰域的需要。假如要把一個鄰域
從一個LSP移到另一個LSP中,SRM幀將被作為基本動作。假如這兩個SRM
幀沒有被設為基本動作,競爭將會存在,兩個中的一個將會被先傳播,而另一
個則要等待一個完整的傳播周期。假如發生這,毗鄰關系將從拓撲結構中被錯
誤的刪除,并且,路線可以變得對于LSPGeneratonInterval來說潛在性的,對
時間的時期來說不穩定。當一些事件需要改變LSP信息和系統的時候,系統將
重新發行那個(或者那些)將有不同的內容的LSPs。它不要求重新發行那些不
變的LSPs。這樣單一的終端系統的毗鄰關系變化,僅僅需要把提到那個毗鄰關
系的終端系統鄰居任意選擇的LSP重新發行。參數的最大的LSP產生間隔和最
小的LSP產生間隔將個別地適用于每個LSP。

7.3.5周期性LSP產生
更新過程將定期地把全部LSPs(第1層或第2層)再生并廣播到所有環路(通過把
SRMflag放在每個環路上),這樣作是為了傳給當地的系統和任何它有關聯的虛結
點。中間系統將用最大的LSP產生間隔再生每個LSP,應用的是緊張不安(jitter),
如同10.1中描述。
這些LSPs可以在單一的計時器期滿時被完全產生,或者,對于個別的LSP有兩個
可供選擇的計時器,在這個計時器期滿時產生。

7.3.6事件驅動LSP產生
不僅是LSPs會周期性的產生,中間系統也將產生LSP,當有使得信息內容改變的
事件發生的時候。
下列事件可以引起這樣的變化:
-鄰域或者環路的Up/Down事件
-一個環路的規格(metric)變化
-可達地址的規格(metric)變化
-在手冊中變化

地域地址
-在系統ID中變化
-被指定的IS狀態的變化
-在等的狀態中變化
發生這樣的事件的時候,IS將會產生一個再生的帶有新的序列號的LSP(s)。假如
一個事件要產生一個以前未被產生的LSP(例如,對于一個不在現存LSP的鄰域的
鄰域向上事件),序列號將被設為1。IS將通過為每一個環路設置SRM幀,來廣播
這個LSP(s)。計時器的最大的LSP產生間隔將不被復位。在產生每一個獨立的
LSP時,都存在一個控制向下的計時器(最小的LSP產生間隔)。

7.3.7第一層LSPs的產生
(非虛結點的)
第一層的LSP(不代表虛結點的)在其變化的長度域中包含以下信息:
――在地區地址選項中,有一系列針對IS的手冊地區地址。
――在IS的鄰域選項中,有一系列IS的鄰域系統的IDs,形成于: 一系列鄰域
系統的IDs具有一個附加的八位零組(表示為非虛結點),來自鄰域的Up
態,環路的形式是點到點式,帶有類型L1和類型L2的xneighbourSystem的鄰域
功能。
測量標準(為每個被支持的路由的測量標準)被放到環路第1層的測量標準值上。
這一系列的具有附加八位零組的IDs,來源于IS的虛鄰域的網絡實體。(當要編碼
這些項目式,就要標注這個虛幀,見7.2.10.)
缺省的標準被設置為虛擬網所有成本,為了缺省的路由的設置。
剩下的測量標準將被設定為未得到支持。
――一系列的鄰域終端系統的IDs形成于:
IS本身的系統ID,根據標準的要求有一個零值。
來自鄰域的一系列終端系統IDs,自動設置成Up態,環路形式為點到點式,
進或出鄰域終端系統。
測量標準將設置為每個被支持的路由測量標準,并被放到環路的第1層的
標準值上。
――在鑒別信息的領域中
假如系統地區有傳輸信號功能口令非無效,包括在鑒別信息區包含鑒別信息
類型以及值的承認型的傳輸口令。

7.3.8第1層的虛結點的LSPs產生
IS將產生一個第1層的虛結點的LSP,環路中的IS是被指定的局域網IS系統。LSP
將在其變化的長度范圍內指定下列信息。在零值情況下,支持所有的路由標準。
-不答應地區的地址選項。
注:
因為這些將要設置為虛結點LSP的地區地址已經被設置為可以通過它自己的非
虛結點LSP。
-在IS鄰域選項中
對于在環路中鄰接IS的一系列IS的IDs,其虛結點LSP產生于:
被指定的IS自身的系統ID,帶有附加的八位零(表示非虛結點)。
來自環路鄰域的,鄰接(xneighbourSystemTypeL1)的IS,鄰接(xL2的IS),
鄰接(UsageLevel1),并且環路處在Up態,一系列鄰域系統IDs。
(neighbourSystemIDs,帶有表示非虛結點的附加八位零)
-在終端系統鄰域選項中
一系列鄰域終端系統的IDs產生于:
這樣的終端系統IDs,它們是自動設置的,處于Up態,并且其環路中有與鄰域
系統類型有關的虛結點。
-在鑒別信息的領域中
假如系統地區有地區傳輸信號口令(areaTransmitPassWord)非無效,則包括在鑒
別信息區內,包含有鑒別信息類型的以及值的地區傳輸信號口令。
7.3.9第二層LSPs的產生
(非虛結點的)
第二層的LSP(不代表虛結點的)在其變化的長度域中包含以下信息:
-在地區地址選項中
如同在7.2.11所描述的那樣,給定這中間系統的地區地址的一套計算。
-在分割指定的第二層IS選項中
為了劃分第二層的IS,定義了分割指定ID。
-在IS鄰域選項中
有一系列IS的鄰域系統的IDs,形成于:
IS本身的系統ID,根據標準的要求有一個零值。
來自鄰域的一系列終端系統IDs,自動設置成Up態,環路形式為點到點式,進
或出鄰域終端系統。
測量標準將設置為每個被支持的路由測量標準,并被放到環路的第2層的標準
值上。
廣播類型的全部12個回路的IDs。(即鄰域虛結點的IDs)
測量標準(為每個被支持的路由的測量標準)被放到環路第2層的測量標準值上。
-在前綴鄰域選項中,一系列不同長度的前綴來源于:
在所有的環路處于On的狀態時,一系列操縱對象的可達地址的名字處于On的
狀態。
標準被設置為第2層的可達地址的標準值。
-在鑒別信息的領域中
假如系統地區有鄰域傳輸信號口令(domainTransmitPassword)非無效,則包括
在鑒別信息區內,包含有鑒別信息類型的以及值的領域傳輸信號口令。

7.3.10在第二層的虛結點LSPs的產生
在第二層的虛結點LSP產生于每一個環路,環路中的IS是被指定的第二層局域網IS。
而且,這個LSP在其可變的長度域中包含以下信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零值被用于
所有被支持的路由規則中。
-不提供地區地址選項。
注重- 因為這些將要設置為虛結點LSP的地區地址已經被設置為可以通過它自己
的非虛結點LSP。
-在IS鄰域選項中。
對于在環路中鄰接IS的一系列IS的IDs,其虛結點LSP產生于:
被指定的IS自身的系統ID,帶有附加的八位零(表示非虛結點)。
一系列帶有八位附加零的領域系統IDs(neighbourSystemIDs),它們來自于處在
Up態的環路(此環路鄰接鄰域系統類型L2的IS)。
-不提供前綴鄰域選項。
-在鑒別信息的領域中
假如系統地區有鄰域傳輸信號口令(domainTransmitPassword)非無效,則包括在
鑒別信息區內,包含有鑒別信息類型的以及值的領域傳輸信號口令。


7.3.11校驗和的產生
這個國際標準利用了在ISO 8473中定義了的校驗和功能。
當LSP產生時,源IS應當計算其校驗和.這個校驗和不能再被任何其他系統修改.
此校驗和使偵測存儲錯誤成為可能,進而防止其被使用在正確的路由信息中以及被更新
過程進一步傳播.
校驗和的計算應當包括LSP中出現在RemainingLifetime域之后的所有域,而這個域
和其之前的域不包含在內.以便系統不通過計算就能夠使用和更改LSP的生命周期.
作為對硬件失敗的一項附加的預防,當源端計算校驗和時,應當在開始時將兩個校驗和
變量初始化為計算出的系統ID(源ID的一部分,例如6字節).(當網絡實體有效時,只要系統
ID改變,此值將被計算且存儲起來.)然后IS應當在源ID域的第一個ID長度的字節后的內
容上繼續校驗和的計算.
注重-所有對LSP校驗和計算軍將源ID域作為第一個字節.這個過程防止了源端
將其它系統的ID當作源而發出連接狀態(LinkState)PDU.

7.3.12初始傳遞
IS應能在連接狀態數據庫中存儲生成的連接狀態PDU,覆蓋掉系統以前生成的相同LSP
號碼的連接狀態PDU。然后IS為連接狀態PDU設置SRMflag標志,指示這些連接狀態PDU
將在IS鄰接的所有環中傳播。
一個IS應能確保(通過預定資源,或其他發放)它總能存儲,并能內部化(internalise)其自
己的非偽網點的零LSP。當它不能存儲或不能本地化它自己的LSP的時候,它應當進入7.3.19.1
描述的那種超載情況。
注重-推薦IS能確保(通過預定資源,或其他發放)它總能存儲,并能內部化它自己的
LSP(零LSP,非零LSP,偽網點或非偽網點)

7.3.13順序保持
當一個已存在的連接狀態PDU(以相同或不同的序號)被重新傳送,但由于本地拓撲數據
庫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因而它傳送相同的消息時(即可變長部分),那么可變長部分帶有的消息
順序應當與原來傳送過的LSP相同。
注重-假如數據庫的狀態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而回到某個以前的值,則不需要保持順
序。只有在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才要求保持順序。這就答應接收者通過對可變
長部分逐字節比較以偵測信息內容沒有任何變化,進而無需重新運行決策過程。

7.3.14LSP的傳播
更新過程負責在整個域(在一級的情況下,整個區域)中傳播連接狀態PDU。
傳播的基本機制是擴散,即每個IS會向到所有與其相鄰的系統傳送某個PDU,除了發送這
個PDU的系統.重復數據被檢測到并廢棄。
連接狀態PDU由接收過程接收。一個系統能夠接收的控制PDU(連接狀態PDU或序號
PDU)的最大尺寸為ReceiveLSPBufferSize規定的字節數。(也就是說更新過程必須至少提供這
個尺寸的緩沖區,用來接收,存儲以及轉發收到的連接狀態PDU和序號PDU)。假如接收到一
個比該尺寸大的控制PDU,將被認為具有無效的校驗和(被更新過程忽略,并卻產生一個
corruptedLSPReceived消息)。
一旦收到連接狀態PDU,更新過程應當執行下列功能:
a)二級連接狀態PDU應當在至少有一個二級鄰接的環上傳播。
b)一級連接狀態PDU應當在至少有一個一級鄰接或至少有一個沒有標志為僅為二級的
二級鄰接上傳播.
c)當在一個廣播型子網上傳播一個一級連接狀態PDU,IS將傳到地址為ALLL1IS的
多目的子網。
d)當在一個廣播型子網上傳播一個二級連接狀態PDU,IS將傳到地址為ALLL2IS的多
目的子網。
注重-當一個連接狀態PDU在一個一般拓撲子網絡上傳播時,數據鏈接地址是明確的
(因為連接狀態PDU不能通過在動態分配的環傳播).
e)一個IS接收到一個有錯誤的校驗和或無效的PDU語法的連接狀態PDU將會:
1)記錄一個環消息corruptedLSPReceived.
2)用0覆蓋校驗和和剩余生存期
3)將連接狀態PDU視為剩余生存期已過期來處理(見7.3.16.4)
f)當一個中介系統收到一個新的(在7.3.16中定義)連接狀態PDU時,應當:
1)將連接狀態PDU存儲到連接狀態數據庫中
2)將其標志為需要在除了發送這個PDU的環以外的所有環上傳播.
g)當一個IS從源S收到一個連接狀態PDU,而且認為這個PDU比存儲在為S而設的數
據庫中的PDU要舊,它應將連接狀態PDU設置SRMflag標志為與接收到舊的連接
狀態PDU的環相關聯,以指示這個已存儲的PDU需要發送到接收到舊的連接狀態
PDU的環。
h)當一個系統收到一個與已經存儲的完全相同的連接狀態PDU,則IS應當
1)如在7.3.17中所描述,對它做出應答
2)為收到的連接狀態PDU以及環清除SRMflag標志
i)收到0校驗和的連接狀態PDU應視為其剩余生存期為0.此時,若它的壽命不為0,則
以0覆蓋.
更新過程掃描連接狀態數據庫中連接狀態PDU的SRMflag標志設置.當找到某一個時,
倘若時戳lastSent指示傳播時間超過minimumLSPTransmissionInterval,IS應當:
1)為它設置SRMflag標志,并在所有的環上傳播它
2)更新lastSent.

7.3.15SRMflag與SSNflag標志的處理
對每一個連接狀態PDU和每一個需要交換路由信息的環(也就是不在DA環上),有兩個標
志:
SRMflag標志(SendRouteingMassege):假如設置了此標志,表示連接狀態PDU應
在那個環上傳送。在廣播型環上,一旦LSP已傳送完畢,SRMflag標志清除,但在非
廣播型環上,SRMflag標志只有在收到了一個連接狀態PDU或序號PDU時才清除,
如下所述:

對于一個序列號為0的LSP或一個externalDomain屬性為真的環(見7.3.15.2),不設
置其SRMflag標志.

SSN標志(SendSequenceNumbers):假如此設置了標志,表示連接狀態PDU的信息
應當包含在環上傳送的部分序號PDU上.當序號PDU傳送完畢,SSNflag標志清除。
注重,部分序號PDU作為連接狀態PDU已經被接收的應答。

對于一個externalDomain值為真的環,不能設置其SSNflag標志。

7.3.15.1接收到連接狀態PDU的動作
當在環C接受到一個連接狀態PDU,IS將執行以下功能:
a)執行以下PDU接受測試:
1)假如LSP在一個externalDomain屬性為真的環上被接收,IS應當放棄這個
PDU。
2)假如PDU的ID長度域不等于IS的routeingDomainIDLength的值,PDU應當
被放棄并且產生一個IDfieldLengthMismatch的消息。
3)假如這是一個一級LSP,并且areaRecievePasswords非空,那么執行以下測試:
i)假如PDU不包含認證信息域,則PDU將被放棄并且產生一個
authenticationFailure消息。
ii)假如PDU包含認證信息域,但認證信息的類型不是密碼,則這個PDU應當被
接受,除非IS實現的認證過程指出密碼類型。在此情況下,IS應當接受還是忽
略這個PDU不在本國際標準討論范圍內。
iii)否則,IS應當將收到PDU的密碼和areaReceivePasswords(擴充到
areaTransmitPasswords)進行比較。假如PDU的密碼與以上任一個值匹配,IS
應當接受這個PDU進行進一步處理。否則IS應當忽略這個PDU,并產生一個
authenticationFailure熟悉失敗消息。
4)假如這是一個二級LSP并且domainReceivePasswords為非空,則執行以下測試:
i)假如PDU不包含認證信息域,則這個PDU應當被廢棄,并產生一個
authenticationFailure認證失敗消息。
ii)假如PDU包含認證信息域,但認證信息的類型不是密碼,則這個PDU應當被
接受,除非IS實現的認證過程指出密碼類型。在此情況下,IS應當接受還是忽
略這個PDU不在本國際標準討論范圍內。
iii)否則,IS應當將收到PDU的密碼和domainReceivePasswords(擴充到
domainTransmitPasswords)進行比較.假如PDU的密碼與以上任一個值匹配,IS
應當接受這個PDU進行進一步處理。否則IS應當忽略這個PDU,并產生一個
authenticationFailure熟悉失敗消息。
b)假如LSP有0剩余生存期,執行7.3.16.4中的動作。
c)假如LSP的源S為一個IS或為一個除了最后一個字節全部都與接收IS的SystemID
相等的偽網點,并且接收IS數據庫中不存在此LSP或是存在此LSP但是此LSP不
被認為是在由這個系統生成的LSP集合中(例如:此LSP是由以前的系統生成的),
則執行7.3.16.1中描述的動作。
d)假如LSP的源S是一個第一個ID長度字節等于接收IS的systemID的系統(偽網點
或其他),并且接收IS在其數據庫中當前由源S生成的LSP系列中有一個LSP(例
如:一個由此IS生成的LSP),執行7.3.16.1中的動作。
e)否則(源S是其他系統):
1)假如該LSP比存儲在數據庫中的新,或者原本在數據庫中就不存在:
i)存儲新的LSP,用接收到的LSP覆蓋數據庫中已經存在的此源的LSP。
ii)為該LSP設置環C以外的其他環的SRMflag標志。
iii)清除環C的SRMflag標志。
iv)假如C是一個非廣播型環,為該LSP設置環C的SSNflag標志。
v)為該LSP清除環C以外的其他環的SSNflag標志。
2)假如該LSP與存儲在數據庫中的相等(有相同的序列號,剩余生存期都為0
或非0,相同的校驗和):
i)清除環C的SRMflag標志。
ii)假如C是一個非廣播型環,為該LSP設置環C的SSNflag標志。
3)假如該LSP比存儲在數據庫中的舊:
i)為環C設置SRMflag標志。
ii)清除環C的SSNflag標志位。
當存儲一個新的LSP時,IS應先確定它有足夠存儲資源來存儲該LSP以及更新程序處
理該LSP所需要的任何內部數據結構。假如這些資源是無效的,則該LSP被忽略。它既不能
被存儲也不能應答。當一個LSP因為上述原因被忽略時,IS將進入“等待狀態”(見7.3.19)。
當試圖為一個已存在的LSP存儲一個新版本時(有相同的LSPID),這個新版本長度小于
或等于已存在的LSP,已存在的LSP將從路由信息中移出,新的LSP將作為一個單獨的原子
動作存儲。這就確保了這樣一個LSP(它能從一個超載的IS中攜帶LSP數據庫超載的指示)
將不會因為存儲資源的缺乏而被忽略。

7.3.15.2接收到序號PDU時的動作
當在環C上接收到序號PDU(完全或部分的序號PDU,見7.3.17)時,IS應該執行以下功能:
a)執行以下PDU接受測試:
1)假如接收到的SNP屬于一個externalDomain屬性為TRUE的環,則IS應當廢棄該PDU.
2)假如PDU的ID長度域不等于IS的routeingDomainIDLength,則該PDU應當被廢棄,
并且產生一個ID域長度不匹配消息.
3)假如這是一個一級SNP并且areaReceivePasswords為非空,則執行以下測試:
i)假如PDU不包含認證信息域,則這個PDU應當被廢棄,并產生一個認證失敗消
息。
ii)假如PDU包含認證信息域,但認證信息的類型不是密碼,則這個PDU應當被接受,
除非IS實現的認證過程指出密碼類型。在此情況下,IS應當接受還是忽略這個
PDU不在本國際標準討論范圍內。
iii)否則,IS應當將收到PDU的密碼和areaReceivePasswords(擴充到
areaTransmitPasswords)進行比較。假如PDU的密碼與以上任一個值匹配,IS應
當接受這個PDU進行進一步處理。否則IS應當忽略這個PDU,并產生一個
authenticationFailure熟悉失敗消息。
4)假如這是一個二級SNP并且domainReceivePasswords為非空,則執行以下測試:
i)假如PDU不包含認證信息域,則這個PDU應當被廢棄,并產生一個
authenticationFailure認證失敗消息。
ii)假如PDU包含認證信息域,但認證信息的類型不是密碼,則這個PDU應當被接受,
除非IS實現的認證過程指出密碼類型。在此情況下,IS應當接受還是忽略這個
PDU不在本國際標準討論范圍內。
iii)否則,IS應當將收到PDU的密碼和domainReceivePasswords(擴充到
domainTransmitPasswords)進行比較。假如PDU的密碼與以上任一個值匹配,
IS應當接受這個PDU進行進一步處理。否則IS應當忽略這個PDU,并產生一
個 authenticationFailure熟悉失敗消息。
b)對于每個在序號PDU中報告的LSP數據
1)假如報告的值等于數據庫值,并且C是一個非廣播環,則清除LSP的環C的SRMflag
標志。
2)假如報告的值比數據庫值舊,則清除SSNflag標志,并設置SRMflag標志。
3)假如報告的值比數據庫值新,則將設置SSNflag標志,并且若C是非廣播環,清除
SRMflag標志。
4)假如不存在這個LSP的數據庫入口,并且報告仍在生命期內,LSP的校驗和以及序號域
均非零,則使用序號0創建一個入口(見7.3.16.1),并且設置入口和環C的SSNflag標
志。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設置一個零序號的LSP的SRMflag標志。
注重-這是因為0序號的LSP在語義上等價于沒有LSP的信息.假如這樣的LSP
設置了SRMflag標志進行傳輸,將會導致不必要的帶寬和存儲資源的浪費。
c)假如此序號PDU是一個完全的序號PDU,則應為C和所有的LSP設置SRMflag標志(所
有的LSP指LSPID在CSNP中由StartLSPID和EndLSPID域指定范圍內的LSP)。

7.3.15.3完全SNP間隔過期時的動作
IS應當在每個環C的CompleteSNPInterval秒內執行以下操作:
a)假如C是一個廣播環,那么
1)假如IS是在環C上的一級指定IS,應當在環C上傳送一個一級完全序號PDU完全集,
忽略一級連接狀態PDU中的SSNflag標志。假如IS的areaTransmitPasswords非空,
那么IS應當在傳送的CSNP中包含認證信息域,指示密碼認證類型并包含
areaTransmitPasswords作為認證值。
2)假如IS是在環C上的二級指定IS,應當在環C上傳送一個二級完全序號PDU完全集,
忽略二級連接狀態PDU中的SSNflag標志.假如IS的domainTransmitPasswords非空,
那么IS應當在傳送的CSNP中包含認證信息域,指示密碼認證類型并包含
domainTransmitPasswords作為認證值.
CSNP完全集是指其startLSPID到endLSPID范圍覆蓋整個可能的LSPID范圍的集合.(例
如不存在可能的LSPID值卻不在集合中某個CSNP的范圍內).在一個廣播環中當有超過一個
CSNP傳輸時,他們之間的時間間隔至少為minimumBroadcastLSPTransmissionInterval秒。
注重-IS答應以較短的時間間隔(甚至連續的)傳輸少量CSNP(不超過10個),保證每秒
傳輸的CSNP數量不超過1000/minimumBroadcastLSPTransmissionInterval。
b)否則(C為一個點對點環,包括非動態分配動態確定數據連接環和虛連接)不作任作。CSNP
只在點對點環初始化時傳輸。

7.3.15.4部分SNP間隔過期時的動作(ActiononexpirationofPartialSNP
Interval)
系統可以產生的一級或二級PSNP的尺寸是由originatingL1BufferSize或
originatingL2BufferSize的值分別決定的。IS應當在每partiaLSNPInterval秒時間內使用在10.1
中描述的抖動(jitter)對環C執行以下動作:
a)假如C是廣播環,那么
1)假如此IS是一個一級IS或manualL2OnlyMode域為False的二級IS,而不是環C上
的一級指定IS,則在環C上傳輸一個一級部分序號PDU,包含所有適合于此PDU
的,設置有SSNflag標志的一級連接狀態PDU的入口,之后清除這些入口的
SSNFlag標志。為了防止饑餓現象的發生,對于設置有SSNflag標志的LSP,對數據
庫的掃描僅在下一個LSP不在上一次掃描結果中時才進行。假如沒有設置有
SSNflag標志的一級連接狀態PDU,則不傳送一級部分序號PDU。假如IS的
areaTransmitPassword非空,則IS應當在傳輸的PSNP中包含認證信息域,指示密碼
的認證類型,并包含areaTransmitPassword作為認證值。
2)假如此IS是環C上的二級IS,但不是二級指定IS,則在環C上傳輸一個二級部分序
號PDU,包含所有適合于此PDU的,設置有SSNflag標志的二級連接狀態PDU的
入口,之后清除這些入口的SSNFlag標志。為了防止饑餓現象的發生,對于設置有
SSNflag標志的LSP,對數據庫的掃描僅在下一個LSP不在上一次掃描結果中時才
進行。假如沒有設置有SSNflag標志的二級連接狀態PDU,則不傳送二級部分序號
PDU。假如IS的domainTransmitPassword非空,則IS應當在傳輸的PSNP中包含
認證信息域,指示密碼的認證類型,并包含domainTransmitPassword作為認證值。
b)否則(C為一個點對點環,包括非動態分配動態確定數據連接環和虛連接)
1)假如此系統是一個一級IS,則在環C上傳輸一個一級部分序號PDU,包含所有適合于
此PDU的,設置有SSNflag標志的一級連接狀態PDU的入口,之后清除這些入口的
SSNFlag標志。為了防止饑餓現象的發生,對于設置有SSNflag標志的LSP,對數據
庫的掃描僅在下一個LSP不在上一次掃描結果中時才進行。假如沒有設置有
SSNflag標志的一級連接狀態PDU,則不傳送一級部分序號PDU。



1)產生一個LSP第一層數據庫超載(恢復的)通知。
2)在其本身的第一層LSP中用零LSP數清除LSP數據庫超載位,并重傳之。
3)l1狀態設為開。
4)繼續常規操作。
7.3.19.3第二層等待狀態中的動作
當在第二層等待狀態時
a)假如一個鏈接狀態PDU不能被存儲,IS將忽略它并重啟動等待時間秒定時器。
b)IS將如常繼續運行決議和轉發進程。
c)當等待時間計時器滿,IS將
1)產生一個LSP第二層數據庫超載(恢復的)通知
2)在其本身的第二層LSP中用零LSP數清除LSP數據庫超載位,并重傳之。
3)l2狀態設為開。
4)繼續常規操作。

7.3.20連結狀態數據庫的使用
數據庫與決定過程相聯系的唯一部分是鏈接狀態PDUs的數據部分。
更新進程又使用字段序號,殘余壽命,和可變SRMflag。已存儲的鏈接狀態PDUs中的殘
余壽命不是被周期性的消耗,就是在接收時轉化成內部時間信息,并在傳送時轉換回殘余壽
命。

7.3.20.1隨決定過程同步化
因為更新進程和決定過程共享鏈接狀態數據庫,所以必須注重當決定過程正在運行時,
更新進程不會修改鏈接狀態數據庫。
達到該目的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當決定過程運行時發信號。這時更新進程排隊等待引入
的鏈接狀態PDUs,并且不把它們寫入鏈接狀態數據庫。當決定過程運行時,假如比被分配的
等待隊列更多的鏈接狀態PDUs到來,更新進程丟掉它們并且不承認(回應?)它們。
另一種方法是保存兩個鏈接狀態數據庫的備份,一個用于決定過程運算,另一份用于更
新進程在第一數據庫之上的初始拷貝,在這個備份中,所有新的鏈接狀態PDUs被寫入。另外,
根據散列法方案,可能要求一個地址雜亂信號平臺的二次拷貝,因此為了提高效率有時更新
進程會作一個重復品。
當決定過程預備再次運行時,它鎖住鏈接狀態數據庫的新備份,讓更新進程把信息復制
到第一區,并且當決定過程再次運行時寫入新的更新。
第一種方法的優點是內存少。第二種方法的優點是鏈接狀態PDUs不會被丟掉。

注重:假如決定過程依照C.2規范執行,一個好的層對應將是可能的,如下所述。
答應系統的新鏈接狀態PDU在系統未被裝入TENT之前到來。當系統最終被裝入TENT時,使用
新的鏈接狀態PDU。同樣的,答應系統的新鏈接狀態PDU在系統被裝入TENT之后到來。這樣的系統
已經被完全執行。新的鏈接狀態PDU的到來被告知,在當前的執行完成后,決定過程重新運行。一個
進行中的決定過程的執行將不會被忽略,因為其能防止決定過程不斷的執行。
一個系統的鏈接狀態PDU在系統被裝入TENT和被轉移到PATHS之間到來,將被視為與前兩個例
子之一等同(例如,緩沖,或一些糾正動作)。

7.3.20.2緩沖器和鏈接帶寬的使用
執行將有一個緩沖器治理策略,不因更新進程額外的使用而阻止其他用戶從獲得的緩沖
器提供的緩沖服務。它們還將保證更新進程不會消耗所有的鏈接可變帶寬。非凡的,任何類
型的通信量都無法接受長于可接受反應時間的資源匱乏。
可接受的反應時間近似如下:
?Hellotraffic-Hellotimer×0.5
?DataTraffic-10秒。
注重:這些必要條件中的首要條件可能會在一個傳送回路里限制更新進程使用一個專門的緩沖器的情況下
遇上。這也可能導致第二個必要條件,依靠于處理器的速度。

7.3.21參數
最大壽命(MaxAge):這是從源端存儲的鏈接狀態PDU的判定發源到LSP預計過期的時間
流逝量。當一個更多的ZeroAgeLifetime過期后,過期的LSP將被從數據庫中刪除。
最大壽命應比最大的LSP產生間隔大,從而不會僅僅因為缺少報告鏈接狀態PDUs的事件而
使系統清除。
MaxAge是一個等于20分鐘的構造常量。
零壽命生存時間(ZeroAgeLifetime):這是當一個過期的LSP的報頭被零保留生存時間
沉沒后還能被保留的最小時間。適合其的一個非常安全的值是2WMaxAge。然而報頭必須保
持到零保留生存時間LSP能被安全地傳送到所有鄰居。
ZeroAgeLifetime是一個等于1分鐘的構造常量。

最大LSP產生間隔(maximumLSPGenerationInterval):這是從源端產生鏈接狀態PDUs
的最大時間答應間隔。它應比MaxAge小。
設置此參數過快會增加算法的開銷(太多鏈接狀態PDUs)。設置此參數太慢(且不違反
約束)會使算法等待過長的時間去恢復不太可能的事件(錯誤鏈接狀態信息存在于系統范圍內
某處)。
一個合理的設置是15分鐘。
最小LSP產生間隔(minimumLSPGenerationInterval):這是產生鏈接狀態PDUs的最
小時間答應間隔。在重新產生一個他自己的鏈接狀態PDUs前,源中間系統將至少等待這么
久。設置此參數太大將會引起新信息報告的延遲。
設置太小會答應過多的開銷。
一個合理的設置是30秒。
最小LSP傳送間隔(minimumLSPTransmissionInterval):這是中間系統從同一源系統
進一步傳播另一個鏈接狀態PDU前將等待的時間。設置它太大會引起傳播路由信息和穩定路
由算法的延遲。
設置其太小會引起如下可能,即在低可能性的環境下,路由算法卻使用了太多資源(CPU
和帶寬)。
設置最小LSP傳送間隔比最小LSP產生間隔大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源端將被答應產生LSP
比把它們傳播出去更快。設置最小LSP傳送間隔比最小LSP產生間隔小可以恢復丟失的LSPs。
一個合理的值是5秒。

完整SNP間隔(CompleteSNPInterval):這是由指定的中間系統在一條廣播鏈路上對一
套完整的序號PDUs進行周期傳送的時間間隔。設置該參數太低,當鏈接狀態PDUs由于該廣
播鏈路上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報環境而丟失時,會使路由算法的收斂變慢。
設置其太高引起額外的控制流量開銷。
一個合理的值是10秒。

7.4轉發進程
轉發進程對于傳送由該系統產生的NPDUs和轉發由其他系統產生的NPDUs都是可靠的。
7.4.1輸入和輸出
輸入
-從ISO8473協議機制來的NPDUs
-從更新進程來的PDUs
-從接受進程來的PDUs
-轉發數據庫(第一和第二層)一個對每一個路由metric。
輸出
-到數據鏈路層的PDUs

7.4.2路由metric選擇
轉發進程為每一個被延遲的NPDU選擇一個轉發數據庫是基于:
-轉發發生的層:第一或第二層:和
-在中間系統支持的路由metric之上的ISO8473QoS維護字段的一個映射。
前者的選擇是通過檢測NPDU的目的地址字段作出的。
后者的選擇通過以下作出:
a)假如Qos維護字段不在當前NPDU中,則IS將選擇為默認metric計算出的轉發數據庫。
b)假如Qos維護字段在當前NPDU中,則IS將檢測參數八位字節值的第7和第8位。如
果這兩位指定任何不同于11(意味全球唯一的Qos)的組合,則IS將選擇為默認metric
計算出的轉發數據庫。否則:
c)IS將選擇映射表格1中顯示的參數第1,2,3位值的轉發數據庫,并如下進行:
1)假如IS不支持選擇的路由metric,IS將基于默認metric轉發。
2)假如某種可選路由metric的轉發數據庫被選擇,但其既不包含NPDU延遲時目的地
址的入口,也不包含指示用該metric不可到達的目的的入口,則IS將嘗試基于默認
metric轉發。
3)否則,轉發基于選擇的metric。

表1-對路由metric映射的QoS維護位
bit1
bit2
bit3
選擇的路由
metric
0
0
0
開支metric
1
0
0
默認metric
0
1
1
默認metric
0
1
0
開支metric
0
0
1
延遲metric
1
1
0
出錯metric
1
0
1
延遲metric
1
1
1
出錯metric


7.4.3轉發的決定
7.4.3.1基本操作
讓DEST等于將轉發的PDU中網絡層的目的地址,或源路由字段的下一個入口,假如它
存在的話。它由子字段區域地址,ID和SEL組成。
注重-目的地址中的SEL字段不被中間系統檢測。它被末端系統用于選擇正確的傳送體來遞交
NSDUs。
這個系統(其為了轉發決定的正確性而保留該PDU)的地址由子字段區域地址和ID組成。
a)Ifthelocalsystemtypeisalevel1Intermediatesystem,orthelocalsystemtypeisalevel2
Intermediatesys-temandAttachedFlagk=False,then:
1)Iftheareaaddressmatchesthen
CALLForward(Level1,metrick,DEST;ADJ),
andforwardonadjacencyADJ.
2)ELSE
CALLForward(Level1,metrick,0;ADJ)
andforwardonadjacencyADJ.(i.e.passtonearestLevel2Intermediatesystem.)
b)IfthelocalsystemtypeisLevel2,andAttachedFlagk=Truethen:
1)Iftheareaaddressmatchesthen
CALLForward(Level1,metrick,DEST;ADJ),andforwardonadjacencyADJ.
2)ELSE
CALLForward(Level2,metrick,DEST;ADJ)
andforwardonadjacencyADJ.i.e.ForwardaccordingtonormalLevel2routeing

a)假如本地系統類型是第一層中間系統,或本地系統類型是第二層中間系統且
AttachedFlagk=False,則:
1)假如要轉發的PDU的區域地址和這IS中的任一區域地址匹配,則考慮第一層轉發數
據庫去確定鄰域,該鄰域是通到NPDU目的的路徑上的下一跳。轉發這個NPDU到
該鄰域上。
2)否則,考慮第二層轉發數據庫去確定鄰域,該鄰域是通到本地最近的第二層的路徑上
的下一跳,并轉發這個NPDU到該鄰域上。
7.4.3.2封裝修改的部分
假如這個中間系統是已指定為第二層中間系統的部分,且PDU正在被轉發在特定的鄰域
上到本地一個已指定為第二層中間系統的部分,則封裝這個完整的PDU作為一個數據NPDU
的數據字段(也就是用一個報頭的附加層),使該系統成為源系統及另一個已指定為第二層中
間系統的部分(從虛擬鄰域治理目標的??標志符屬性得到(oBTainedfromtheidenti-fier
attributeofthevirtualAdjacencymanagedobject)外部PDU報頭的目的地址字段。設置外部
PDU的Qos維護字段去指示通過默認得路由metric來轉發(見表1),然后轉發該封裝的PDU
到一鄰近的ADJ,通過調用如下節所述的轉發程序得到。
7.4.3.3轉發程序
PROCEDUREForward(
level:(level1,level2),
metric:(default,delay,expense,error);
dest:NetworkLayerAddress,
VARadj:POINTERTOadjacency
):BOOLEAN

該程序選擇(從一個第一層轉發數據庫,當是第一層時;從一個第二層轉發數據庫,當
是第二層時)一個能在其上轉發NPDUs到目的的鄰域。指向這個鄰域的指針在ADJ中被返
回,程序返回真值。一個第一層的目的地為最近的第二層IS(用7.2.9.1中描述的方法計算
得到)選擇鄰域。
假如因為多重最小花費路徑導致多重可能鄰域,則其中的一個鄰域將被選擇。一種執行
方法是隨機地選擇鄰域,或按循環方式使用可能的鄰域。
假如為目的地址選擇的轉發數據庫沒有入口,且產生自本地傳送體和系統的NPDU有一
個或多個中間系統鄰域,則將隨機選擇其中之一(或按循環調度方式),程序返回真值。否則
程序返回假值。*

*這樣做可以使在過載狀態下的系統仍能產生或轉發NPDUs。假如一個有局部路由信息
庫的系統被禁止嘗試轉發到未知的目的域,系統治理器將不能為了診斷并(或)改正下層錯
誤而與該系統通信或通過它路由。???

注重-既然本地鄰域數據庫是預裝在決定過程中的,到一個已存在鄰域的目的域的轉發數據庫的入口
通常存在。
注重-將被轉發的PDU需要按照其被轉發的回路進行分割。產生重傳的PDUs除了轉發一個NPDU外,IS
將通知本地ISO9542協議機制產生一個重傳的PDU,假如這PDU被轉發到它所??來的同一回路中并且
假如NPDU的源SNPA地址指示該NPDU已被末端系統接收。



7.4.4接收進程
接收進程從任何下列資源中傳遞信息。
-用域間路由的NLPID接收PDUs。
-從ISO9542協議機制來的配置信息。
-被ISO8473協議機制傳給路由功能的ISO8473的數據PDUs。
當一個區域被分割,一個第二層路徑被用來作為第一層鏈接去修復分割的區域。當它發
生時,所有的PDUs(在那些必須使用多級跳路徑來通信的鄰居間)應被封裝在一個數據NPDU
中,地址通往域間路由選擇器。流量控制(LSPs,序號PDUs)也應被封裝,同將被在鄰居間
傳遞的數據NPDUs一樣。
注重-傳送封裝的在虛鏈接上的IIHPDUs并不是必要的,因為虛擬鄰域是被決定過程的操作(而不
是被子網絡的附屬功能)建立和監控的。

接收進程會執行如下功能:
-假如是一個數據NPDU,地址通往SEL="Intra-Domainrouteing",,則
??解封該NPDU(移去外部NPDU報頭)。
??假如這個解封后的PDU是一個數據NPDU,移去對解封后NPDU的擁塞指示,并送到ISO
8473協議機制中。
??否則,假如解封后的PDU不是一個ISO8473PDU,在該解封后的PDU上執行以下步
驟:
-假如是鏈接狀態PDU,傳給更新進程。
-假如是序號PDU,傳給更新進程。
-假如是IIHPDU,傳給合適的子網絡附屬功能。
-假如是數據NPDU或對另一目的域的錯誤報告,傳給轉發進程。
-否則,忽略該PDU。

7.5路由參數
每一個被治理對象的路由參數(由系統治理器設置(?))列舉在條款11中。
7.5.1構造常量
構造常量描述在表2中。














表2-路由構造常量
常量名

描述
最大鏈接metric
最大路徑metric
所有第一層IS
所有第二層IS
所有中間系統
所有終端系統
ISO-SAP
域間路由-PD

域間路由-選擇器
序列系數
接收LSP緩沖器大小
MaxAge
ZeroAgeLifetime

最大區域地址
保持乘法器


ISIS保持乘法器


Jitter

63.
1023.
01-80-C2-00-00-14
01-80-C2-00-00-15
09-00-2B-00-00-05
09-00-2B-00-00-04
FE
TBSbyTR957710000011

0.
232
1492
1200.
60.

3.
3.


10.


25.

一個路由metric可分配給一回路的最大值
一條完整路徑的最大總metric值
所有中間系統第一層的多目的地址
所有中間系統第二層的多目的地址
所有被ISO9542使用的中間系統的多目的地址
所有被ISO9542使用的終端系統的多目的地址
在ISO8802-3局域網上的ISO網絡層SAP
由ISO/TR9577為該協議域間路由器分配的網絡
層協議鑒別器。
中間系統網絡體序列系數的NSAP選擇器
被更新進程使用的序號空間大小
所有中間系統能夠接收的LSP的大小
在LSP預計過期前的秒數
在傳播一清除后一個零保留生存時間LSP將保持
的秒數
在單個區域中能存在的最大區域地址數
ThenumberbywhichtomultiplyhelloTimerto
obtainHoldingTimerforISHPDUsand
forPointtoPointIIHPDUs.
ThenumberbywhichtomultiplyISIShel-loTimer
toobtainHoldingTimerforLevel1andLevel2
LANIIHPDUs.
Thepercentageofjitterwhichisappliedtothe
generationofperiodicPDUs.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星子县| 塘沽区| 哈尔滨市| 康乐县| 临江市| 商都县| 明星| 铜陵市| 加查县| 图们市| 陇西县| 从江县| 彩票| 镶黄旗| 和田市| 新田县| 淮滨县| 浏阳市| 江阴市| 阳江市| 新昌县| 红桥区| 绥宁县| 嘉义市| 科技| 阿克苏市| 广宁县| 金溪县| 苍溪县| 皮山县| 青铜峡市| 奉新县| 泰顺县| 固原市| 会昌县| 清水县| 集贤县| 吉林省| 恩平市|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