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RP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是一種動態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它由Cisco公司八十年代中期設計。使用組合用戶配置尺度,包括延遲、帶寬、可靠性和負載。
IGRP 是Cisco 開發的私有協議,是為了彌補Rip 不足的地方而開發的.它的治理距離AD 為100,它有著和RIP 類似的特性,比如都是距離矢量(distance vector)路由協議,都通過廣播的方式周期性的廣播完整的路由表(除了被水平分割法則抑制的路由以外.并且它也會在網絡的邊界上進行路由匯總。不像RIP 是使用UDP 520 端口,IGRP 是直接通過IP 層進行IGRP 信息交換,協議號為9.IGRP 還使用AS 的概念.如下圖:

AS 10 中有2 個進程域(process domain),分別是IGRP 20 和IGRP 30,(分別定義的是AS 20 和AS 30).這樣就起到一個隔離通信量的作用,AS 20 和AS 30 之間可以通過路由的再發布(redistribute)來進行通信
在IGRP 的update 包里,把路由條目分為了3 個類別,如下:
1.內部路由(interior route):被宣告的路由條目是本地化的
2.系統路由(system route):到達被邊界路由器匯總的網絡地址的路由
3.外部路由(exterior route):來自外部,比如其他的AS 的路由
IGRP Timers and Stability Features
IGRP 的update 包發送周期為90 秒,是RIP 的3 倍,但是為防止timer 的同步,一般這個期為72 到90 秒之間的隨機數
當一條路由初次被學習到以后,這條路由的invalid timer 就設置為270 秒(RIP 的3倍).flush timer 被設置為630 秒(update 發送周期的7 倍).每次接收到該路由的update包以后,這些timer 都會重新的初始化.假如在invalid timer 超出,仍然沒接收到該路由的update,那么該路由就標記為不可達,但是該路由仍然會保存在路由表中,并且以目標不可達的方式宣告出去,直到flush timer 超出,該路由就被徹底從路由表中刪除.
IGRP 使用了3 倍于RIP 的timer, 優點是節約了鏈路的帶寬, 但是缺點是收斂(convergence)慢于RIP.比如當一臺路由器出問題down 掉了IGRP 要用3 倍于RIP 的時間才能檢測到該路由器狀態的變化
當一條路由標記為不可達的時候,或者下一跳的路由器增大了到達目標地址的metric 并引起觸發更新(triggered update),那么該路由將進入holddown 狀態,并且holddowntimer 的長度為3 倍update 發送時間再加10 秒(280 秒).這個時候,關于目標地址的任何新的信息都不會被接受直到holddown timer 超出.可以使用命令no metric holddown來關閉這個holddown 特性,一般在一個無環路的網絡拓撲里,holddown 特性是沒什么用的,關閉這一特性有助于加快收斂時間
各種timer 的修改命令如下:
timers basic {update} {invalid} {holddown} {flush} [sleeptime]
參數sleeptime 的單位是毫秒(ms),用來在接收到一個triggered update 以后,延遲普通的路由update
當你要調整這些timer 的時候,應該注重的是整個AS 內要統一的調整。
缺省情況下,IGRP每90秒發送一次路由更新廣播,在3個更新周期內(即270秒),沒有從路由中的第一個路由器接收到更新,則公布路由不可訪問。在7個更新周期即630秒后,Cisco IOS 軟件從路由表中清除路由?!?
1. 有關命令
注:1、autonomous-system可以隨意建立,并非實際意義上的autonomous-system,但運行IGRP的路由器要想交換路由更新信息其autonomous-system需相同。
2.舉例
Router1:
router igrp 200
network 192.200.10.0
network 192.20.10.0
!
新聞熱點
疑難解答